最新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刷子》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2582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刷子》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刷子》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刷子》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刷子》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刷子》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刷子教案设计【设计意图】刷子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不可缺少的帮助,而现在的孩子,由于父母长辈的包办代替,已经失去认识,操作,使用这些常见生活用品的机会,以至于除了知道牙刷,其他长柄刷、地板刷、厕所刷、衣服刷等等刷子用品一概不知,有的连见都没见过。为了丰富幼儿的认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设计本次活动,让幼儿对刷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了解其相应的用途,同时增加幼儿的一些生活经验。【活动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主动探索,了解刷子的不同名称、外形特征及用途。2、对生活中的小工具产生兴趣,体验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活动准备】1、发动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各种各

2、样的刷子,如:牙刷、鞋刷、洗衣刷、杯刷等等。2、有标记的筐若干。【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种神奇的物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刷子)2、你们都认识吗?那现在请小朋友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刷子,看一看,摸一摸,比较一下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二、通过比较、操作了解其名称、外形特征及用途。今天许老师要去参加一舞会,你们能不能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1、谁先来给我化化妆。请你选一把刷子。(幼儿操作)你真棒,这把刷子刷在脸上软软的,真舒服,你也来试试。你知道这叫什么刷子吗?(化妆刷)2、看,我的眉毛太乱了,谁来帮我刷整齐?(幼儿操作)这个刷子和化妆刷有什么不同?你

3、知道它的名字吗?3、谁帮我把皮鞋擦亮呢?(幼儿操作)你为什么选这把刷子?小朋友,你们真棒,我很满意你们刚刚的打扮,我可以漂漂亮亮的去参加舞会了,谢谢你们。三、迁移生活经验,探索刷子的使用方法。1、平时你们还见过哪些刷子?它们有什么用?板刷(洗衣服、洗布鞋、洗牛仔裤等)、油漆刷(刷墙壁、刷柜子、刷门等)、牙刷(刷牙保护牙齿)等等师总结刷子的用途:鞋刷可以把皮鞋刷的又亮又干净,杯刷可以刷洗杯子里的脏物,掸尘刷可以刷床上、衣服、玻璃上的灰尘,等等。2、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刷子,刷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做许多事,我们一起拿一把你喜欢的刷子试一试吧!四、游戏:送刷子回家。1、刚才

4、小朋友做了很多事都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吧。2、谁来告诉我,你用了什么刷子?做了什么事情?(幼儿讲述)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

5、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3、现在我们把这些刷子送到外面的超市去卖吧!不过老师有个要求,放的时候要按标记分类摆放整齐。(送到相应的塑料筐)“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

6、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