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家门前新事多》教案-教案汇编.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2730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家门前新事多》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家门前新事多》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家门前新事多》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家门前新事多》教案-教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家门前新事多》教案-教案汇编.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家门前新事多教案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憧憬家乡的未来,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行为与习惯:留心观察家乡的变化。知识与技能:善于观察,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过程与方法:学习用多种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简单地整理和应用;在老师的帮助下,汇总、表达获得的信息;乐意和同伴合作、交流,共同分享成果与快乐。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飞速发展,近几年国家对农村建设的大量投入,农村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变化相对缓慢,特别是边远农村地区,这些变化可能是细微的,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发现

2、。如村村通工程、远程教育、农村医保、农村文化建设,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农家乐)等。从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程度来看,农村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是能感受到这种变化的,但因为认知水平的差异,学生是否会留意观察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感受到这些变化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和体验。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对周围生活的变化,学生虽然能看到一些,但是关注的内容仍需要教师的分层次引导,从家庭到学校最后是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这样学生在调查时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生活周边事物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教学难

3、点是使学生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教学本课题时,教师在课前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组织学生到自己生活的地方进行环境、交通、生活状态等方面的小调查,使学生在课前对自己生活地方的变化有初步的感受。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在引导学生发现、了解家乡变化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认识这些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的情感体验。通过引导学生畅想家乡未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爱家乡,从小树立为家乡作贡献的情感与愿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生活周边事物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教学难点使学生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教

4、学准备师生课前共同调查自己生活的地方和学校的变化(环境、交通、生活状态等),搜集各种新旧照片进行对比。课时安排1课时。完成话题“我家门前新事多”的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活动一小红家乡的变化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像,是一个叫“小红”的小姑娘介绍她家乡变化的录像。大家想看一看吗?请大家认真看,想一想,小红的身边发生了什么变化。2播放视频:我家门前新事多3提问:小红的身边发生了什么变化?4小结:小红她们村子里盖了新房子,人们的住房更宽敞了;新添了健身器械,人们可以锻炼身体;道路比过去宽了,人们出入更方便;她们的学校新挂上了提示牌,让同学们注意安全;新添了计算机教室,同学们也能用电脑进

5、行学习了5提问:看了小红向我们介绍的内容,你觉得小红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6小结:小红的身边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这些变化让小红和他的乡亲们、同学们生活得更快乐、更健康,他们真的非常高兴。7谈话:其实和小红一样,我们的身边也发生着一些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一起学习新的一课我家门前新事多(板书:我家门前新事多)【设计意图:以小红家乡的变化为范例,了解到可以从多方面发现身边的变化。初步感知,环境的变化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活动二我们村里的变化1提问:在你周围,都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从自己家门前环境的变化,自己家中的住房条件、环境的变化,自己学校的变化,周围道路的变化等角度进行交流。)

6、2当学生从不同角度介绍自己家门前的变化时,可做以下提问:环境变了,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环境变了,人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你是怎么发现的?看到这些变化,你想说些什么?看到这些变化,你们心情怎样?为什么?3小结: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家门前的变化,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也感到我们的家乡变化真大呀!【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发现的眼光看待自己周围,如社区、学校等的变化,并为之感到自豪。】活动三畅想未来的变化1谈话:刚才我们提到了家门前的变化。我们的家乡越变越美了,越变越好了。让我们更加喜欢她。作为一个小学生,你还希望我们家乡的哪些地方变得更好吗?2学生运用课前搜集的资料来阐述自己的

7、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3当学生发言时可进行追问:为什么你希望家乡发生这样的变化?4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老师感觉到同学们是那么热爱我们的家乡。家乡的更加美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下面我们就把自己心中的家乡的未来画出来。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

8、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5学生进行绘画。6作品展示:请学生讲讲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画,并且将画贴在黑板上。7总结:今天的家乡是美的,明天的家乡会更美好!我们的生活也将越来越好。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

9、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憧憬家乡的未来,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的情感,并愿为家乡更美好做力所能及的事。】板书设计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我家门前新事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