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鲜艳的红领巾》教案-教案汇编.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2959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鲜艳的红领巾》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鲜艳的红领巾》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鲜艳的红领巾》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鲜艳的红领巾》教案-教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鲜艳的红领巾》教案-教案汇编.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鲜艳的红领巾教案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热爱少先队组织和红领巾,为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感到自豪和光荣;体会革命英雄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感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从祖辈和父辈儿时故事中受到启发和鼓励,乐于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行为与习惯:不忘先辈们曾经为了今天的和平生活流血牺牲。知识与技能:了解红领巾的来历,知道一些革命英雄的故事。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了解红领巾的来历、革命英雄的故事和祖辈父辈儿时的故事。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识程度看,二年级学生戴上红领巾不久,对少先队刚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加上对少先队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为本

2、课的学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从学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生能从祖辈和父辈儿时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和鼓励,感受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而周围高年级少先队员们的榜样作用,也更加激发了他们热爱少先队组织和红领巾,这是本课教学的有利因素。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红领巾的来历,感受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从祖辈和父辈儿时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和鼓励,从而更加热爱少先队组织和红领巾。教学难点是通过对少先队组织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对少先队的向往,体会作为少先队员的自豪感。针对学生的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教师就要以“情”入手,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唤起学生刚入队时的激动心情与美好感情,由

3、此拉开此课的序幕。同时在为整节课做好情感铺垫的基础上,自然开题,激发学生对少先队知识和光荣故事的了解兴趣,最终引导学生体验作为少先队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执教本课时,很容易出现形式主义。为了避免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出现形式上的“互动”,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少先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既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又要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少先队的知识,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红领巾的来历,感受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从祖辈和父辈儿时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和鼓励,从而更加热爱少先队组织和红领巾。教学难点通过对少先队组织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对

4、少先队的向往,体会作为少先队员的自豪感。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少先队的材料。调查、了解自己祖辈和父辈儿时的故事。课时安排1课时。完成话题“我们都是少先队员”“红旗一角的故事”的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活动一我们多神气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一起看看,图片展现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出示图片:我们入队了2提问:看到别人入队的情景,你想到了什么?当你戴上红领巾的时候,你是怎样的心情?3齐唱队歌。4小结:少先队是光荣的少年儿童组织。我们每个孩子入队的时候,心中都充满了骄傲与自豪。其实,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小的时候也曾经是少先队队员,胸前也曾经飘扬着鲜红的领巾。课

5、前老师请大家采访了自己的长辈,今天就请大家把采访到的内容在班里进行汇报。(板书:鲜艳的红领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入队时的感受,激发骄傲、自豪之情。】活动二他们曾是少先队员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采访结果。2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班级当中进行采访汇报。3在学生汇报当中,教师可以适时从以下角度引导学生思考:(1)长辈加入少先队的时候都要为大家做一件好事。你的长辈当时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做?(2)你的长辈是怎样爱护红领巾的?(3)你的长辈小时候曾经参加过什么少先队活动?4小结:加入少先队是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红领巾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设

6、计意图:通过调查了解过去,并从祖辈和父辈儿时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和鼓励。】活动三少先队知识知多少1谈话:少先队员要了解少先队的知识。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内容,我们一起赛一赛,看谁掌握的知识和本领最多。播放动画:认识红领巾、如何系红领巾、队的知识、关于队礼2提问:你了解到什么?3小结:少先队员要掌握一定的少先队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加爱护和珍惜红领巾,才能为红领巾增添光彩。【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少先队知识的了解。】活动四红旗一角的故事1谈话: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为什么是三角形的?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请大家认真看,边看边思考这个问题。播放视频:董存瑞舍身炸暗堡2讨论:为什么红领巾是红色的?为什么红领

7、巾是三角形的?3小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它时刻提醒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加倍珍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红领巾增添光彩。4谈话:当年的少先队员是怎样用自己的行动为红领巾添光彩的呢?我们一起看一看雷锋叔叔的故事。播放视频: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5小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许许多多的先辈用鲜血“染”红的。先辈们在用自己的行动为红领巾添光彩,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同学们利用课后的时间再去了解,我们有机会再来进行交流。【设计意图:了解“红领巾是红旗一角”的由来,了解先辈们为红领巾添光彩的事迹。】板书设计鲜艳的红领巾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

8、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9、,“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

10、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为红领巾增添光彩“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