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半期试卷(附答案和解释).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3225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半期试卷(附答案和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半期试卷(附答案和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半期试卷(附答案和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半期试卷(附答案和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半期试卷(附答案和解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半期试卷(附答案和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半期试卷(附答案和解释).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半期试卷(附答案和解释)距离期中考试越来越近了,半学期即将结束,各位同学们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对于初二学习的复习,在背诵一些课本知识点的同时还需要做一些练习题,一起来看一下这篇2018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半期试卷吧!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8秋阳泉校级期中)下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3)B.(1)(2)C.(2)(4)D.(2)(3)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1)不是轴对称图形,(2)是轴对称图形,(3)是轴对称图形,(4)不是轴对称图形.2.(2018春东阳市期末)平面内点A(1,2)和点B(1

2、,6)的对称轴是( )A.x轴B.y轴C.直线y=4D.直线x=1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分析:观察两坐标的特点,发现横坐标相同,所以对称轴为平行与x轴的直线,即y=纵坐标的平均数.解答:解:点A(1,2)和点B(1,6)对称,3.(2018秋博野县期末)下列各组图形中,是全等形的是( )A.两个含60角的直角三角形B.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C.边长为3和4的两个等腰三角形D.一个钝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考点:全等图形.分析:综合运用判定方法判断.做题时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全等的判定方法逐一验证.解答:解:A、两个含60角的直角三角形,缺少对应边相等,所以不是全等形;B、腰对应相等的

3、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符合AAS或ASA,或SAS,是全等形;C、边长为3和4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有可能是3,3,4或4,4,3不一定全等对应关系不明确不一定全等;D、一个钝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缺少对应边相等,不是全等形.4.(2018秋昆山市校级期末)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 )A.80B.20C.80或20D.不能确定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分类讨论.分析:此外角可能是顶角的外角,也可能是底角的外角,需要分情况考虑,再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求出顶角的度数.解答:解:若100是顶角的外角,则顶角=180100=80若100是底角的外角,则底角=18010

4、0=80,那么顶角=180280=20.5.(2018泰山区模拟)已知,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BC=32,且BD:CD=9:7,则D到AB的距离为( )A.18B.16C.14D.12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首先由线段的比求得CD=16,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到边AB的距离等于CD的长.解答:解:BC=32,BD:DC=9:76.(2018秋广水市校级期中)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 )A.26B.24C.22D.2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多边形的对角线.分析:先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出边数,然后根据对角线的条数的公式进

5、行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设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1080,7.(2018襄阳)以长为13cm、10cm、5cm、7cm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从4条线段里任取3条线段组合,可有4种情况,看哪种情况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舍去即可.解答:解:首先可以组合为13,10,5;13,10,7;13,5,7;10,5,7.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发现其中的13,5,7不符合,则可以画出的三角形有3个.8.(2018秋天津期末)如图,A=15,AB=BC=CD=DE=EF,则DEF等于( )A.90B

6、.75C.70D.6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解答:解:AB=BC=CD=DE=EF,A=15,BCA=A=15,CBD=BDC=BCA+A=15+15=30,BCD=180(CBD+BDC)=18060=120,ECD=CED=180BCDBCA=18012015=45,CDE=180(ECD+CED)=18090=90,EDF=EFD=180CDEBDC=1809030=60,(1)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

7、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9.(2018秋曲阜市期末)如图,DE是ABC中AC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8厘米,AB=10厘米,则EBC的周长为( )厘米.A.16B.28C.26D.18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AE=CE,再等量代换即可求得三角形的周长.解答:解:DE是ABC中AC边的垂直平分线10.(2018张家界)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如图所示,则所得的图形是( )A. B. C. D.考点:剪纸问题.专题:操作型.分析:把一个正方形的纸片向上对折,向右对折,向右下方对折,从上部剪去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展开,看得到的图

8、形为选项中的哪个即可.解答:解:从折叠的图形中剪去8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易得将从正方形纸片中剪去4个小正方形,故选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2018秋渝北区期末)从商场试衣镜中看到某件名牌服装标签上的后5位编码是: 则该编码实际上是 BA629 .考点:镜面对称.专题:操作型.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分析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12.(2018春泰山区期末)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它的顶角为 60或120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类讨论.分

9、析:等腰三角形的高相对于三角形有三种位置关系,三角形内部,三角形的外部,三角形的边上.根据条件可知第三种高在三角形的边上这种情况不成了,因而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解:当高在三角形内部时,顶角是12013.(2018秋阳泉校级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3,2a+b)与点Q(ab,1)关于y轴对称,则a+b的值为 .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可得 ,解出a、b的值,进而可得a+b的值.解答:解:点P(3,2a+b)与点Q(ab,1)关于y轴对称,14.(2018秋兴化市校级期末)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

10、7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15cm或18cm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两种情况:当腰长为4cm时,当腰长为7cm时,解答出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当腰长为4cm时,周长=4+4+7=15(cm);15.(2018春金台区期末)如图,ABC中,A=40,B=72,CE平分ACB,CDAB于D,DFCE,则CDF= 74 度.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之间的关系计算.解答:解:A=40,B=72,ACB=68,CE平分ACB,CDAB于D,BCE=34,BCD=9072=18,16.(2018绵阳)如图,在ABC中,BC=5cm,BP

11、、CP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且PDAB,PEAC,则PDE的周长是 5 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分别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求得DBP和ECP为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BD=PD,CE=PE,那么PDE的周长就转化为BC边的长,即为5cm.解答:解:BP、CP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ABP=PBD,ACP=PCE,PDAB,PEAC,ABP=BPD,ACP=CPE,PBD=BPD,PCE=CPE,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

12、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BD=PD,CE=PE,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2018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半期试卷就分享到这里,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