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三顾茅庐教案-教案汇编.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3272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关于三顾茅庐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关于三顾茅庐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关于三顾茅庐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关于三顾茅庐教案-教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关于三顾茅庐教案-教案汇编.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三顾茅庐教案课前,让学生自行预习第20课,并发表感言,记在书上。第一课时师:今天,我们来学一学第二十课,题目是?生:三顾茅庐师:(板书课题)用3分钟时间大声朗读一边单元训练目标,然后找出在这篇课文中详写的部分。师:来说说详写的部分是第几自然段到第几自然段?生1:36自然段师:(板书自然段,正中)哪么是不是剩下的就分在了一起了呢?生:不是。师:哪么怎么分?要说出依据。生:1、2自然段要分开,因为第一自然段是刘备一访诸葛亮,第二自然段是二访诸葛亮,应该分开来。(板书1、2自然段,最上方,注明一访,二访。)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刘备三顾茅庐是为了什么?”,并画出刘备的

2、言行。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生3: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大业。(句子)师:那么,就来说说段落大意?生4:刘备想请诸葛亮帮助自己统一大业,但诸葛亮出门去了,没能请到。(失望而归,板书)师:很好,下面来说说在一访中,对刘备的印象。(板书印象)师:那么就与同桌对读一下,待会儿就来向大家展示一下。师:谁愿意先来读一读?生5:我!师:好,我们就带着自己的理解听一听,他们有没有读出味道来。师:评价。生:刘备没有读出味道,不像刘备。师:那你和你的同桌来读一读,我们看一看有没有读出味道。师:有没有?生6:有。师:下面,我们来学学二访。同样的要求,划出刘备的言行。师:第一句?生7:(句子1

3、)。师:好,我把它概括为立即出发。(板书)下一个读的时候,就要把概括的内容一起说出来了。生8:(句子2)。斥责张飞。(板书)师:很好,下一个。生9:(句子3)冒雪拜访。(板书)师:下一个生10:(句子4)怏怏而回。(板书)师:很好。从这些句子中你看出了什么?生11:刘备很有诚意。(板书)生12: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板书)师:能否来研究研究张飞的语言,你读出了什么?生13:张飞十分粗鲁,莽撞,这就体现出了刘备的谦虚。师:(板书)你说得真好,我们再来对读一下,体会体会与一访的不同之处。(请一组同桌,评价)师:打开练一练评一评,完成1、2、3题,这就是作业。下一堂课,我们就要来学一学祥写的三访

4、,到时候我们还要演一演。第二课时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刘备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并深入地学习了“刘备一访、二访诸葛亮”。这节课,我们要来学学三访诸葛亮,也就是课文详写的部分。先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可以画出刘备的言行,谈谈自己的感受。生1:(读)师:(根据学生读的句子,分别概括写出斥责张飞、下马步行、阶下恭候、赶紧谒见)。我们根据板书,再来体会一下刘备的言行,写写自己的感受。生2:(感受)板书师:很好,那么我们再来研究研究张飞的言行,看看作者侧面描写了刘备的哪些特点?生3:张飞十分粗鲁,莽撞,这就体现出了刘备的谦虚。师:很好,下面拿出发下来表格,大家边

5、做边讨论,就把它完成掉了。一顾 二顾 三顾 怎样一个人刘备(言、行、神态) 问又问 失望而回张飞(言、行、神态) 怏怏而回师:既然主要人物是刘备,为什么要把张飞的语言和神态写进去呢?你和同桌讨论讨论。生2:作者通过描写张飞,来反映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师:那我们自行组合,来演一演,我们要看看,谁更像刘备或张飞。(5分钟后,展示,评价)作业:完成练一练评一评剩下的题目。第三课时师:中心思想,主要内容,段落大意,以及故事背景。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

6、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

7、,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并配上易中天评三国三顾茅庐(杨义贤)(适当板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

8、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清理订正,排疑解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