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4464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活之迷、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接下来,和小编一起来练习一下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2018年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1.一个数由8个千万,4个十万,8个千,3个百和7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为( )万。2.36分钟=( )小时 2.8升=( )升( )毫升3.x =235,y =255,x和y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4.把3米长的电线平均截成5段,每段长( ),占电线全长的( )。5.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高3

2、厘米,底是( )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6.用a表示商场中商品原价,按八折出售,现在的售价为( )元,一件原价200元的衣服,现在可以便宜( )元。7.李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从所给的运行图可以看出:李明去图书馆路上停车( )分。返回时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8.掷一枚骰子一次,掷出“1”的可能性是( ),掷出偶数的可能性是( )。9.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43,在同样的时间里两车所行路程比是( );行完同样的路程,两车所用时间比是( )。10.把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立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体,圆柱的体积是( );如果削成一最大的圆锥体,体积是( )。二、选择

3、:(每题2分,共8分)1. 9点钟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平角2.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 )。A.数量的多少 B.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C.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D.数据的分布情况3.将3克药放入100克水中,药与药水的比是( )A.397 B.3100 C.100103 D.31034.电影院第一排有m个座位,后面一排都比前一排多1个座位。第n排有( )个座位。A.m+n B.m+n+1 C.m+n-1 D.mn三、计算:(共38分)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8分)46 + 38 = 4.20.07 = 0.62524 = 8

4、- =0.55 - = 1 = 7.2 = 0 =2.用递等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2108+5401824 ( +2 )(2+3 ) 4.83.用简便方法计算:(每题2分,共6分)6.73.151.85 0.253212.5 4.解方程:(每题2分,共6分)x:1.2=3:4 3.2x-43=52 0.4x+2x=16.85.图形计算:(每题3分,共6分)求图形的周长。 求旋转所成图形的体积。四、动手做:(2分+4分=6分)1.画出一个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梯形。2.画出方位图。以家为观察点,根据下列条件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所在的位置。(1)家在学校东偏南30方向1000米处。(2)公园在

5、学校西偏北60方向800米处。五、应用与探索:(共28分)1.买5支钢笔需要28元,照这样计算,再买8支钢笔,还需要多少元?2.建筑工地需要54吨水泥,先用拖拉机运16次,每次运1.5吨,剩下的改用卡车运,每次运5吨,还要运多少次?3.2009年第一季度某市出口总额为45.7亿美元,比进口总额的1.5倍少3.2亿美元,2009年第一季度该市进口总额为多少亿美元?4.看统计图回答问题。(1)九月销量比八月下降百分之几?(2)每件游泳衣售价30元,按8%的税率缴纳营业税,商店五个月营业额的税后收入是多少元?5.某市为应对金融危机,加大投资力度振兴经济,今年一季度投资总额为2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

6、增加60%,去年同期投资总额多少亿元?6.一项工程,甲队独做6天完成,乙队独做8天完成,两队合做几天完成?7. 一个圆柱体粮囤,底面直径为2米,高2.5米,装满稻谷后,又在囤上最大限度地堆成一个0.6米高的圆锥。每立方米稻谷重640千克,这囤稻谷一共有多少千克?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

7、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

8、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8.运一批货物,运走的与剩下的比为3:7,如果再运走30吨,那么剩下的货物只占原有货物的 ,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9.甲、乙两种管子共25根,已知甲种管长8米,乙种管长5米,甲种管比乙种管总长短21米,两种管子各有多少根?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

9、,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成绩!希望提供的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