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计划:第二学期.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8025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四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计划:第二学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年四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计划:第二学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年四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计划:第二学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年四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计划:第二学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年四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计划:第二学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四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计划:第二学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四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计划:第二学期.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四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计划:第二学期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四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一、复习旧知,了解起点1.天平演示、形象理解师:新面孔的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出示天平图),利用它首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说你答”,你答的要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师: “我在天平的左边放一个100克杯子”,(你?)生:“我在天平的右边放一个100克的杯子”,“我在天平的左边放一个100克的砝码”师:“我在天平左边增加一个20克的球”生:“ 我在天平右边增加一个20克的球”师:“我从天平左边拿走一个100克的杯子”,

2、生:“我从天平右边拿走一个100克的杯子”,通过这个游戏,你们得出什么结论?(生说)2、师结:刚才的演示,让我们回顾了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质量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板书:同时+或- 相同。)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课件出示例1图)(一)、生成方程,提出问题。师: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接着玩,现在老师要把右边的球换成20克的砝码,平衡吗?左边加个X克的杯子,天平平衡吗?那老师告诉你,我右边加上一个50克的砝码。此时天平保持平衡。你能根据这个列出一个方程吗?(板书:X+20=50+20、X+20=70、70-X=50)方程列出来了,那X的值是多少呢?(板书:X=?)你是怎么

3、知道的?(二)、结合天平,探究解法。1、师:这个方程比较简单,我们能很快找出它的答案,可是我们还会遇到像这样的方程,你也能吗?-6.2=41.6 +0.430=23遇到困难别灰心,老师愿意和大家一起探索解方程的方法。(板书:解方程)我们从X+20=70这个简单的方程研究起。2、要想求出的值,其实就是使天平左边只剩“”,右边要有一个使它保持平衡的值?大家想想可以怎么做呢? (生说:把左边球去掉就只剩X,右边去掉20克的砝码就平衡)3、老师听明白你的意思了,是这样的:一起来看拿走变化的过程( 演示)。现在能一眼看出等于多少了吗?4、天平刚才变化的过程,如何把他以式子的形式表示出来呢?我们一起来对照

4、天平图来解这个方程!(三)、规范书写,指导验算。边写边讲解:方程就像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我们要先把这个结解开,所以解方程要先写一个“解”字,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写出使方程左边只剩“”,所以左边(板书:+20,要相应减去20(红色粉笔板书-20,右边也拿走了20(板书:70-20)。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板书:=)方程的两边都减去20得到X=50,等号要对齐就显得很美观,就像一根拉直的绳子。2、师:方程解出来了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请问问大家: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20,而不是其它数呢?(小组讨论:课件)生:左边减去20是为了使方程左边只剩,右边减去20是为了使方程两边仍然

5、相等!师结: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0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像这个50就是X这个未知数的值。3、指导验算。师:会解方程了,那要怎么知道我们算出来的值是不是正确的解呢?总不能每次都用天平验证吧,特别是遇到更大的数。(生:可以验算!)师:怎么验算?学生交流(将X=20代入方程中,算算左右两边会不会相等)老师板书验算方法:验算:方程的左边=X+20=50+20=70=方程的右边所以,X=50是方程的解。(四)、揭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师:像上面X=50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课件出示两个概念:判断(明辨是非):X=5是不是方

6、程X+10=15的解?X=2呢?(说一说想的过程,进行口头验算)选择(慧眼识珠):课件出示三、学习拓展,完善认知(学习解形如“x-a=b”这样的方程)。1、创设情景,生成探究材料。同学们都会解这样的方程了,那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去解决一道不一样的方程,请大家不看后面,回答:今天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人?(不知道。)用什么表示?(X)。学生有多少人?(20人),要想准确知道共有几人,老师再给同学们一些信息老师有15人。现在你能根据这些条件列出一个方程吗?(X-学生数=教师数)2、好,怎么解这道方程可以先跟同桌交流一下办法,再独立写在练习本上。我要请一个最勇敢的同学到黑板上写。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

7、演(做完说一说思路)2)、重点说说:为什么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20?3、小结:我们一起学会了解加减法的方程,大家说说解这样的方程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后)归纳出方法:解方程第一步写“解”字,表示解方程的全过程,第二步利用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或-相同的数,第三步就是算出未知数的值,最后再进行验算。四、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师:带着今天所学知识跟老师一起去闯关吧第一关:争先恐后(抢答):1、如果 x=y?那么x+5=y+( ), x-( )=y-22、如果x+a=b,那么x+a-a=b ( )3、如果x-a=b,那么x-a+a=b ( )第二关:步步精心(解方程):3+ x=5.4 x-2=15第三关

8、:看图列方程并解答:(课件)第四关:解决问题1、一条路X米,已经修了600米,还剩下1000米没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思考题:在 (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方程的解都是X=10。X+ ( )=91 X- ( )=8.9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解方程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课前的这2个方程相信大家也会解了(再次出示-6.2=41.6 +0.430=2.3),课后希望大家能利用今天所学习的内容解决生活中更多的数学问题。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7,58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理解方程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2、能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的简易的方

9、程。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4、通过创设情境,经历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渗透代数思想,并通过验算,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重点:(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2)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解形如xa=b方程的方法。(3)正确书写解方程及验算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形如Xa=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解方程教学反思解方程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本节课是在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新课程解方程教学与以往的最大不同就是,不是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而是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等式的基本

10、性质解方程。我对课时安排及教学设计均做了较大调整。原订计划是第一课时完成“方程的解”及“解方程”概念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方程检验的书写格式,第二课时完成加、减、乘、除各类型方程解法的教学。调整后的教案改为第一课时完成“方程的解”及“解方程”概念教学、会解形如XA=B的方程,掌握检验的格式;第二课时只完成乘除法方程的解法。我上的是第一课时,其次对于教学设计也做了相应处理,将例1 改为:X+20=70,又将X-a=b形式的方程穿插学习过程之中。为什么我会做如此改动呢?基于以下两点原因:1、考虑到学生一节课内如要掌握加减乘除各种类型方程的解法、理解解方程的原理,规范书写格式,内容太多,怕影响教学效果。

11、2、如果能将“解方程”与“方程的解”这两个概念结合规范的解方程书写过程和结果来向学生解释,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总体思路如下:1、从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入手,引出课题,引导学习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积极性。2、通过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合作,达到培养学生自主、互助的精神。3、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让学生发现。4、多层次的练习形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并及时有效地巩固强化概念。5、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去想去说,去回味知识掌握过程的舞台,这样将更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总结失败原因,发扬成功经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自学思考汇

12、报交流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保证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感受天平的平衡现象,悟出等式的性质变化。教学中我先利用课件演示了“我说你答”的游戏让学生回顾:天平两端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重量,天平任然保持平衡,目的是让学生直观感受天平保持平衡原理,为学生迁移类推到方程中打基础。然后出示例题X+20=70二、利用 等式性质解方程-,初步感悟它的妙用在计算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通过讨论:方程X+20=70中左右两边同时减去

13、的为什么是20,而不是其它数呢?让学生明白:左边减去20是为了使方程左边只剩,右边减去20是为了使方程两边仍然相等!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从而,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是那么的有滋有味,进而使我很顺利地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三、确保正确率,及时进行检验。原来的检验过程需要完整地写出左边与右边相等的过程,小学生在这个方面就会显得不耐烦,在经历了一个详细的检验过程之后,然后教给学生一个简便的检验方法,学生都很兴奋,积极性也很高涨,而且主动性也很好,这样解决问题的正确率也提高了。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这种方法掌握的很好,而且很乐意用等式的

14、性质来解方程,但同时让我感到了一点困惑:从教材的编排上,整体难度下降,有意避开了,形如:AX=B 和 AX=B等类型的题目。把用等式解决的方法单一化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用等式性质来解就比较麻烦。很显然这种方法存在着目前的局限性。对于好的学生来说,我们会让他们尝试接受解答X在后面这类方程的解答方法,就是等号二边同时加上X,再左右换位置,再二边减一个数,真有点麻烦了。而且有的学生还很难掌握这样方法。但是用减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答就比较简单。这会不会与教材主倡导的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有矛盾呢?以上即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计划,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相关链接

15、:2018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学计划?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小学四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计划:第二学期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