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训练.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9640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年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年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年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年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训练.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训练小升初数学是学习生涯的关键阶段,下面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分享的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训练,希望大家认真练习!一.填空:1.( )互为倒数, ()叫百分数2.军军 小时采蘑菇 千克,平均采1千克蘑菇需要( )小时,4小时采蘑菇( )千克。3.若 a大于 ,则a ( ) 1若 a大于 ,则a ( )14.客车4小时行驶300千米,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这个比表示的实际意义是( )5.把甲仓库货物的 调入乙仓库后,两仓库货物的质量相等,原来乙仓库与甲仓库货物的质量比是( )6.大圆的直径是8cm,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和小圆的面积比是( )小圆的与大圆的周长比值

2、是( )。7.一根绳子的长度等于它本身长度的 加上 米,这根绳子长( )米。8.浓度为20%的100g盐水中加入30g盐,现在盐占水的( )%。9.一批种子,第一次活了100粒,有25粒死了,第二次补了25粒,全都发芽。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 )10.一根绳子9米,用去 后,又用去 米,一共用去( )米。11.如图,长方形和圆形的面积相等,如果长方形的周长是24.84cm,那么半圆的面积是( )。12.等腰三角形,腰和底边的比是5:2,腰长15厘米,三角形周长是( )分米。13.一个圆环,外圆的直径为8分米,圆环宽1分米,半环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14.生产同样多的零件,小东用了6小时,小明用

3、了8小时,小明明和小东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效率高了( )%。14.甲的50%等于乙的 ,乙比甲多()%15.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25%,乙的时间比甲的多( )。16.一项工程投资40万元,比计划多了10万元,增加了( )%。17.长方形中正好可以画一个最大的半圆,已知半圆的面积约62.8平方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18.( ): = : ( ) =19.一根绳子,小明剪去 米,小东剪去 ,两个人()剪去多。20.一根绳子1米,剪去 米或剪去 后。剩下的长度()(填相等或不相等)21.两根绳子一样长,小明剪去 米,小东剪去4/7,两个人比较,谁剪的多?( )21.两根绳子一样长,

4、各5米,小明剪去 米,小东剪去4/7,两个人比较,谁剩下的多?()22.画半径是3厘米的圆,半圆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平方分米,圆的一半的弧长是( )分米。23.有一个长12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纸箱,小明要在其中一个面上画一个尽可能大的圆,那么这个圆的半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23.一个三角形的底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比试3:4,相对应的高的比是5:8,它们的面积之比是( )。27.一个半环的外圆直径是14厘米,环宽是2厘米,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半环的周长是()分米28.一种消毒水,药水和药粉的比是501:1,现在药粉有10g,有4000g,最多能配制这样的消毒

5、水()g,如果药粉全班用完,还需要( )g水。29.购物满300元送180元购物券,相当于现价是原价的( )%。满5送1,现价是原价的( )%。30.小明第一周花了本月生活费的 ,第二周花费了余下的2/3,最后剩下总数的( )31.种下100棵树苗,死了5棵,又种下10棵,全部成活,死亡率是( )32.姐姐的年龄比妹妹大 ,妹妹比姐姐小3岁,姐姐( )岁。33.冰化成水,体积减少了 ,水结成了冰,体积增加了()24、体育老师去商店买了2个篮球和4个足球,一共花了226元,其中足球的单价比篮球贵7元,篮球的单价是( )元,足球的单价是( )元25、12个圆片,如果将其中的34 涂成红色,需要涂红

6、( )个圆片,那就需要涂红( )个圆片判断:24.在含盐50%的盐水中,加入5g盐,10g水,这是盐水含盐百分率比50%( )二.解决问题1.王叔叔有一笔钱,如果单买上衣正好可以买20 件,单买裤子正好可以买30条。可以买这样的服装多少套?2.甲仓库与乙仓库的存粮吨数比是3:4,如果从从乙仓库运40吨粮到甲仓库,那么甲仓库与乙仓库存粮的吨数比是5:4,甲仓库原来存粮多少吨?3.一根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47.1厘米,如果用这根绳子围成一个圆,圆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一种商品,售价450元,第一天跌价3%,第二天又跌价3%,现在价格是多少元?一共跌了百分之几?5.一个200g的苹果约

7、含有1/8kg的水,占一个人一天所需水的 ,一个人一天需要多少g水?6.甲乙两人绕直径是30米的花坛练习跑步。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相背而行。过2分钟首次相遇.已知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3:2,他们两人各行了多少米?7.爸爸乘客车从A城出发去B城,行了全程的2/7还多18千米,离中点的C服务区还有42千米,再行多少千米就到达B城?8.汽车的速度是火车的4/7。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在离中点15km处相遇,这时火车行了多少千米?9.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1/4,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少行全程的1/20,这时离中点还有2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0.某门票第一周比前周涨价5%,第二周比第一周涨价5%,两

8、周一共涨价( )%。11.一种商品现在售价80元,比原价提高了16元,现价比原价提高了百分之几?12.5角硬币和1元硬币共30个,共24元。5角硬币共多少钱,1元硬币共多少钱?13.文艺书与科技书,其中科技书占4/5。如果用文艺换走科技书20本,总数不变,那么科技书占全部的8/15。问原来科技书有多少本?14.有一堆糖果,其中奶糖45%,再投入48块水果糖后,奶糖就占了1/4,这堆糖中的奶糖有多少块?两种糖相差多少块?15. 一辆自行车的车轮半径是36cm,这辆自行车通过一条长720m的街道时,车轮转多少周?(得数保留整数)16.修一条路100米,甲队用了 天,乙队用了 天,两队合作修同样长的

9、两条路,一共要多少小时?17.有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看的比第一天多看1/5,多15页。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18.一批货物,运出3/5后,又运进20t,这时仓库里的货物正好是原有的1/2。仓库里原来有货物多少吨?19.原来甲箱粉笔的盒数是乙箱的5倍,如果从甲箱取出12盒放入乙箱,甲乙之比是7:5,那么两箱粉笔一共有多少盒?20.买钢笔用去我钱数的1/3,买故事书用去4元。这是用去的钱数与剩下的钱数比是5:4,你知道还剩下多少钱?21.师徒共同加工,师父和徒弟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比是5:3,徒弟比师父少加工了64个。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22.刘老师带了25个男生和16个

10、女生去划船。共租了10条船,每条大船坐了6人,每条小船坐了4人,问大船、小船各租几条?23.鸡与兔共有80只,鸡脚比兔脚多52只。鸡、兔各有多少只?24.求出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25.如下图,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圆的面积正好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这个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26.一个长方体的周长是840cm,长、宽、高的比是4:2: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分米?27.一批零件,先由王师傅和李师傅合作完成了这批零件的710 ,剩下的由老师傅单独完成,这样李师傅一共做了10.5天,已知李师傅独做共需要15天,合作时李师傅完成了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师”

11、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

12、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28.亮亮统计六(1)班和六(2)班的人数后,告诉爸爸,两个班的人数恰好相同,六(1)班的男生人数比六(2)的女生人数少20%,六(2)班的男生人数比六(1)的女生人数比为5:7,六(2)班女生人数是30人,你知道两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希望提供的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训练,能够帮助大家学好数学这门课程,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