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青岛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62639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青岛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青岛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青岛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青岛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青岛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青岛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青岛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青岛版)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查字典数学网编辑了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填空(24分)1、14个320的和是( ),480的20倍是( )。2、5003407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5表示( )个( ),3表示( )个( ),4表示( )个( ), 7 表示( )个( )。3、3570200000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4、角的两边是( )线,角的大小和( )无关,和( )有关。5、学校大门做成的伸缩门,这是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 )的特性

2、。6、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其中一个角是90,那么其他三个角是( )角,这两条直线( )。7、一列火车每小时可行使60千米,它的速度可以写成( ),光的速度的每秒30万千米,可以写成( )。8、4500047万 49230000049亿9、把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 ) ) )10、 如右图,1=90,2= 40 那么,3=4= 5= 。二、判断对错(5分)1、在数位顺序表中,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2、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一定是平行线。 ( )3、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一个五位数。 ( )4、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不变。 (

3、 )5、读5000500时,只读一个0。 ( )三、选择题( 10分 )1、从一点出发,可以画( )直线,过两点能画( )直线。A、1条 B、2条 C、无数条2、小明从学校回家要用15分钟,他每分钟走70米,他家到学校有多少米?这道题要我们求的是( )。A、时间 B、路程 C、速度 D、数量3、五百万、三十万、六万、九千组成的数是( )A、5003069000 B、5369000 C、50036090004、( )的四边形叫做梯形。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C、有一组对边平行5、9时整,分针和时针组成的角是( ),6时整,分针和时针组成的角是( )A、30 B、 60 C、9

4、0 D、180四、计算题(16分)四.计算题1、直接写出得数。(6分)1450= 11030= 28007= 15040= 248 = 6004= 36+ 64 = 728+7=5119 30149 27939 9973五、操作题(9分)1、分别画出60 、 135 、 100 的角。2、过点A分别画两条直线的垂线。 过点B分别画两条边的平行线。A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

5、”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B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希望为大家提供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

6、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