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数学故事整数的诞生.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64981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数学故事整数的诞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数学故事整数的诞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数学故事整数的诞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数学故事整数的诞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数学故事整数的诞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数学故事整数的诞生.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数学故事整数的诞生数学故事整数的诞生公共汽车上,有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她的小宝宝坐在车窗边,她正在教她的小宝宝数数呢。她伸出一个手指问:这是几呀?正在咿呀学语的小孩望了望妈妈,答道:一。妈妈伸出了两个手指问:这是几呀?小孩想了想答道:二。妈妈又伸出三个手指,小孩犹豫了好一阵,回答:三。再伸四个手指时,小孩答不出来了。在这个小孩看来,那些手指实在太多了,他已经数不清了。其实,能数到三,对一个黄口孺子来说,已经很不简单了。要知道,学会数数,那可是人类经过成千上万年的奋斗才得到的结果。如果我们穿过时间隧道来到二、三百万年前的远古时代,和我们的祖先-类人猿在一起,我们会发现他们根本不识数,他们

2、对事物只有有与无这两个数学概念。类人猿随着直立行走使手脚分工,通过劳动逐步学会使用工具与制造工具,并产生了简单的语言,这些活动使类人猿的大脑日趋发达,最后完成了由猿向人的演化。这时的原始人虽没有明确的数的概念,但已由有与无的概念进化到多与少的概念了。多少比有无要精确。这种概念精确化的过程最后就导致数的产生。上古的人类还没有文字,他们用的是结绳记事的办法(周易中就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的记载)。遇事在草绳上打一个结,一个结就表示一件事,大事大结,小事小结。这种用结表事的方法就成了符号的先导。长辈拿着这根绳子就可以告诉后辈某个结表示某件事。这样代代相传,所以一根打了许多结的绳子就成了

3、一本历史教材。本世纪初,居住在琉球群岛的土著人还保留着结绳记事的方法。而我国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也还在用类似的方法记事,他们的首领有一根木棍,上面刻着的道道就是用于记事的。2018年数学故事整数的诞生:又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原始人终于从一头野猪,一只老虎,一把石斧,一个人,这些不同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一个共同的数字-1。数1的出现对人类来说是一次大的飞跃。人类就是从这个1开始,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地数出了2、3,对于原始人来说,每数出一个数(实际上就是每增加一个专用符号或语言)都不是简单的事。直到本世纪初,人们还在原始森林中发现一些部落,他们数数的本领还很低。例如在一个马来人的部落里,如

4、果你去问一个老头的年龄,他只会告诉你:我8岁。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他们还不会数超过8的数。对他们来说,8就表示很多。有时,他们实在无法说清自己的年龄,就只好指着门口的棕榈树告诉你:我跟它一样大。这种情况在我国古代也曾发生并在古汉语中留下了痕迹。比如九霄指天的极高处,九派泛指江河支流之多,这说明,在一段时期内,九曾用于表示很多的意思。总之,人类由于生产、分配与交换的需要,逐步得到了数,这些数排列起来,可得1,2,3,4,10,11,12,这就是自然数列。可能由于古人觉得,打了一只野兔又吃掉,野兔已经没有了,没有是不需要用数来表示的。所以数0出现得很迟。换句话说,零不是自然数。后来由于实际需要又出

5、现了负数。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西汉(公元前二世纪)时期,我国就开始使用负数。九章算术中已经给出正负数运算法则。人们在计算时就用两种颜色的算筹分别表示正数和负数,而用空位表示0,只是没有专门给出0的符号。0这个符号,最早在公元五世纪由印度人阿尔耶婆哈答使用。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

6、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

7、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

8、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到这时候,整数才完整地出现了。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