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67204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季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秋季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秋季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秋季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秋季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季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季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秋季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小编准备了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帮助。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三.教学目标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2、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6、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10以内的加法

3、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五、内容变动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

4、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2.降低了难度(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但在实验过 程中 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2)只认识整时。“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反映: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

5、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认识“整时”。六、方法与措施: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8.对学

6、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七、 教学进度安排:单元教学内容课时1. 数一数 (1课时)2. 比一比 (2课时)3.位置 (2课时)4. 15的认识(3课时)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5. 认识图形(1课时)6. 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整理复习(2课时)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7. 数1120各数,读数、写数 (2课时)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8.认识钟表(1课时)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

7、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9. 认识钟表 (1课时)“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

8、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10. 9加几 (3课时)8、7、6加几 (4课时)5、4、3、2、加几 (3课时)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11. 总复习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