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数学如何做到考试答题规范.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72580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数学如何做到考试答题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数学如何做到考试答题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数学如何做到考试答题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数学如何做到考试答题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数学如何做到考试答题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数学如何做到考试答题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数学如何做到考试答题规范.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高考数学如何做到考试答题规范一、网上阅卷的优势: 公平 高效1.一份答卷至少两个教师评阅(有的答卷甚至需要三评或四评),并且阅卷教师在评卷过程中不知道这份试卷是一评还是二评,更不知道别人的评卷结果,有利于评卷人员独立判评,从根本上实现了“控制评卷教师的评分误差”,使评分误差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考试的公平性。2.实时控制评卷速度,监控评卷质量,管理评卷进程,从而解决了原有部分评卷教师因评卷速度过快,容易造成超出规定误差范围的给分误差,或部分教师评卷效率低下的问题,保证了评卷质量。3. 加分自动化;统计准确化;评卷高速化;评估全程化:能够对每个评卷教师进行评卷质量的量化评估,

2、显示出教师“评卷吻合指数”、“自评指数”、“有效阅卷数”等各项指标的优劣。二、答题的规范化高考答题的规范化要求有很多方面:答题工具、答题规则与程序、答题位置、答题过程及书写格式要求等。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可以帮助考生多得分,至少不会失去一些应得分。1.答题工具答选择题时,必须用合格的2B铅笔填涂,如需要对答案进行修改,应使用绘图橡皮轻擦干净,注意不要擦破答题卡。禁止使用涂改液、修正带或透明胶带改错。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2.答题规则与程序先选择题、填空题,再做解答题;先填涂再解答;先易后难。3.答题位置按题

3、号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切不可超出黑色边框,超出黑色边框的答案无效。如需对答案进行修改,可将需修改的内容划去,然后紧挨在其上方或其下方写出新的答案,修改部分在书写时与正文一样,不能超过该题答题区域的黑色矩形边框,否则修改的答案无效。4.解题过程及书写格式要求选择题的填涂填空题的规范考试说明中对解答填空题提出的要求是“正确、合理、迅速”,因此,解答的基本策略是:快运算要快,力戒小题大做;稳变形要稳,防止操之过急;全答案要全,避免对而不全;活解题要活,不要生搬硬套;细审题要细,不能粗心大意。关于填空题,常见错误或不规范的答卷方式有:字迹不工整、不清晰、字符书写不规范或不正确、分式写法不规范、通项

4、和函数表达式书写不规范、函数解析式书写正确但不注明定义域、要求结果写成集合的不用集合表示、集合的对象属性描述不准确。解答题的规范解答题与填空题比较,同属提供型的试题,但也有本质的区别,首先,解答题应答时,考生不仅要提供出最后的结论,还得写出或说出解答过程的主要步骤,提供合理、合法的说明,填空题则无此要求,只要填写结果,省略过程,而且所填结果应力求简练、概括的准确;其次,试题内涵解答题比起填空题要丰富得多,解答题的考点相对较多,综合性强,难度较高,解答题成绩的评定不仅看最后的结论,还要看其推演和论证过程,分情况判定分数,用以反映其差别,因而解答题命题的自由度较之填空题大得多。在答题过程中,关键语

5、句和是否答出是多得分的关键,如何答题才更规范?答题过程要整洁美观、逻辑思路清晰、概念表达准确、答出关键语句和。比如要将你的解题过程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得分,代数论证中的“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移为 “文字语言”,尽管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因此得分少。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对容易题要详写,过程复杂的试题要简写,答题时要会把握得分点。5.常见的规范性的问题1解与解集:

6、方程的结果一般用解表示(除非强调求解集);不等式、三角方程的结果一般用解集(集合或区间)表示,三角方程的通解中必须加kZ。在写区间或集合时,要正确地书写圆括号、方括号或花括号,区间的两端点之间、集合的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2带单位的计算题或应用题,最后结果必须带单位,特别是应用题解题结束后一定要写符合题意的“答”。3分类讨论题,一般要写综合性结论。4任何结果要最简。5排列组合题,无特别声明,要求出数值。6函数问题一般要注明定义域(特别是反函数)。7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要考虑消参数过程中最后的限制范围。8轨迹问题注意轨迹与轨迹方程的区别。轨迹方程一般用普通方程表示,轨迹还需要说明图形情况。有限制条

7、件的必须注明轨迹中图形的范围或轨迹方程中x或y的范围。9分数线要划横线,不用斜线。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做到解题的规范性,需要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从点滴做起,重在平时,坚持不懈,养成习惯。做好以下几点: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

8、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课堂教学有示范;平时作业要落实;测验考试看效果;评分标准做借鉴。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