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联动助“三农(工商局).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774252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轮”联动助“三农(工商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轮”联动助“三农(工商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轮”联动助“三农(工商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轮”联动助“三农(工商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轮”联动助“三农(工商局).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四轮”联动助“三农(工商局) “四轮”联动助“三农”xx市工商局构建四大平台服务“三农”发展初见成效今年以来,xx 市工商局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登记便农、品牌兴农、维权护农、订单帮农四大主题,进一步优化服务举措,创新服务形式,真心实意服务“三农”,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犯,受到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一、登记便农,构建优质服务平台。一是零距离登记服务。该局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三农企业在登记、验照、换照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除公司外,登记、年检(验照)事宜全部由基层工商分局办理,减少了农村群众的办事环节。基层工商分局与市局实现网络互通,各项受理信

2、息可以实时上传,使群众办事基本上可以做到随到随办,即时办结,缩短了农村群众的办事时间。二是放宽准入条件。对农产品加工制造企业在经营范围、注册资本审核、冠名核准等方面放宽限制,对经营良好的企业予以免检;对种养殖户新办农林牧副渔产业企业当年予以收费减免,扶持农业产业化;对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生产企业,该局还采取了全程代理服务。截至目前,发展种养殖业、农副产品收购、加工业经营户达120多户,培育农村经纪人47人,免收登记费、管理费3000多元。三是优化服务方式。为了方便农民经营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各分局将注册窗口的办事人员姓名、联系方式对外进行公示,开通了非工作日服务热线。今年3月,xx鲟业有限

3、公司与德国一家公司签订鱼子酱加工协议,因德国公司要求合作方的注册资本达到5000万元,该公司急需增加公司的注册资本,xx公司董事长拨通了非工作日服务热线。正在家休息的工商干部迅速赶到办公室,仅用半天时间就帮助该公司顺利办好手续。二、品牌兴农,构建特色产品展示平台。该局面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倡导“品牌兴农”战略,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品牌,提高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一是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为了全面掌握和了解全市农副产品商标注册、使用和保护等方面情况,该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副产品商标专项调查活动,面向农副产品销售(加工)企业和广大农民朋友,广泛听取对农副产品商标注

4、册、使用、保护以及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履行商标管理职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农副产品销售(加工)企业和农民树立品牌意识,为其在商标注册、变更、许可、转让、续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及时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注册农字号商标,保护企业权益不受侵害。目前,共指导企业申报农产品商标12件。二是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市工商局制定了加强农产品商标注册与地理标志保护推动宜都品牌发展的工作方案,将着重围绕宜都蜜桔、清江肉羊、清江鲟鱼、宜红功夫茶、天然富锌茶等优势品牌创建,将商标注册领域向农副土特产品和特色产业、服务产业延伸,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有特色、有市场前景的农副产品商标,促进品牌农业的发展,扩大商标

5、总量。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实施商标战略推动xx 品牌发展的三年(2005-2007)规划。建立商标品牌联系人制度、商标品牌信息通报制度、商标品牌推介制度等三项制度,开展品牌注册、驰名(著名)商标争创、商标使用管理、品牌宣传、权利保护等工作。在全市现有的120件注册商标中筛选出三山农贸有限公司的“x云”牌白尖有机茶和祥恒富锌茶庄的“xx”牌富锌茶等3件有扶持潜力的注册商标作为扶持对象,争创全省第五届“xx省著名商标”。力争三年内,我市的省著名商标达到8件以上。同时,确定发展前景广阔的12件商标进行重点帮扶,力争我市三年内实现全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今年,重点帮扶专业协会申办注册“xx蜜桔”“x

6、x红茶”“xx富锌茶”等证明商标,并建立使用上述商标的管理规范、标准和要求,扩大xx柑桔和茶叶的知名度。xx野菜开发有限公司在工商部门帮扶下,成功注册“x憨”牌商标,经过两年的运作,其生产的干腌、腊菜系列产品2004年被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评为“全国消费者质量放心满意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该商标经北京一家评估公司评估,价值达到80万元。三是积极保护涉农老品牌商标。2003年,xx富锌茶叶公司在办理“xx”商标的续展宽展手续时发现,该商标在1999年末因没有办理商标续展宽展,被国家商标局强制注销。凝聚几代人的心血并享有盛誉的“xx”牌富锌茶叶商标已被密切关注该商标价值的xx茶叶公司注册。为

7、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保护涉农老品牌商标的无形资产,该局在全面清理盘活闲置商标的同时,适时开展了抢救老品牌工作,动员购买改制企业的民营企业抢先申请注册老品牌。通过工商局有效的指导,现已有改制后的xx茶业有限公司重新申请注册了“宜”字牌茶叶商标,4件已被强制注销的涉农商标进行了重新申报。三、维权护农,构建农村维权平台。一是完善农村打假维权投诉网络。今年以来,市工商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农村维权网络,开展了“一会两站”建设,即在乡镇建立消委会分会,在行政村建立12315维权站和农村消费者投诉站,把维权站点向农村延伸,全面推进农村维权进村组、进农户、进田头,让农民投诉不出村,调解不出村,赔偿不出村。 3

8、月11日,xx市消费者委员会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了消委组织进乡村活动,拉开了消委组织向农村延伸的序幕,首个乡村消委组织在xx镇正式成立,9名有一定法律基础知识、热心公益事业的村组干部被聘为农村维权员。农村维权网络建立以来,已受理农村消费者投诉216件,为农民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5.3万元。二是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大了对农资市场及农资经营户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近三个月已检查各类农资经营户125家,查处擅自经营农资的违法个体业主4户,依法立案查处7户,查封假冒磷肥90余吨,收缴过期变质农药243瓶,价值达20余万元。三是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了对乡镇农贸

9、市场、农村小店、小超市的重点商品和重点行业的整治力度,确保村民消费安全。先后对调味品、夏季饮料、小副食、奶粉等商品进行抽检,查处违法制售食品案件24件,查扣过期变质调味品1015袋,饮料399瓶,粉丝140公斤,奶粉29袋,火腿肠157根,大米7袋,其他副食品2935袋。四、订单帮农,构建合同监管平台。一是指导订单签订。该局将订单农业纳入日常监管的范围,为订单双方提供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咨询培训,加强对合同条款的指导,帮助审查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引导买卖双方签订规范合同,实行订单产前、产中、产后跟踪监管,在指导签订“农业订单”中立足五抓:即抓龙头企业、抓基地大户、抓合同签订、抓订单履约、抓

10、争议调解,协调解决合同纠纷,切实注重保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二是审查订单内容。该局对全市42家柑桔加工企业和128家茶叶加工企业签订的订单进行备案,要求各涉农企业签订订单时必须将合同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条款具体明确地列入订单,涉农产品经营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订单时,除合同双方签字外,当地政府或村级组织必须签署意见。同时,订单中严格详细地写明价格变动、市场变化时的处理解决条款及发生纠纷的争议解决途径,确保签约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对等;三是推行示范订单使用。该局在茶叶、柑桔、生猪养殖等重点行业中推行示范“农业订单”。按照龙头企业+经纪人+农户+农业订单的模式,推广使用示范“农业订单”,并立足于服务

11、,加强合同法律意识的宣传和规范签约行为的指导,积极并及时协调和调解签约当事人的矛盾或纠纷。目前,全市已初步建立起涉农企业和农产品大户“农业订单”事前、前中、事后的监管和服务机制,探索出一条监管“农业订单”、指导和规范“订单农业”健康发展的新路子。去年以来,该局指导签订农业订单4320份,合同金额2234.7万元,已履约3210余份,金额2000多万元,全市经济作物实行合同种植的面积近300万亩,水产品养殖业由年初的31户发展到94户,年产鮰鱼1500吨、鲟鱼1200吨,产值达3000余万元。 新时期应树立的教育观念      &nbs

12、p;                                                  &nb

13、sp;                                           甘肃省镇原县三岔中学     &nbs

14、p; 王*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新教材的实施为目前进行教学改革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以及其他条件的制约,目前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及个性受压抑的现状并未从根本上医治。在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教育教学改革难以形成一次大的突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

15、如何面对新形势的要求和目前教育现状?笔者认为,要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关键是更新观念问题,只有把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才能真正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只有树立新观念,才能走进新课堂。一、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二十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西方国家在造成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在70年代占5070%,80年代达80%,90年代更高,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其实质又是科技知识的竞争,归根到底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什么是人才,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有用人才”?是按照我们统一的模

16、式培养出来的任意摆布毫无生机的机器,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能够不断充实、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生命体?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这就要求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变成有个性、有创造性的“自己”。教育家泰勒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科专家们,不要把学生变成你”。如果变成你就谈不上发展,谈不上创新。任何学科都是人类认识的结果,是随着人类的进步而进步的。但是,目前的教育现状是片面强调高分、高升学率,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用这样的教育观念培养的学生成为“人才”的很少,而成为“有用人才的”更是廖廖无几,更谈不上国际

17、竞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我们把教育的目标不放在培养优秀人才,提高人口素质方向上来,后果不堪设想。翻开现代史我们不难发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发展速度快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普遍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1979年印度的科技人员己达230万,比50年代增加了十培,而且还是世界上拥有电子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较多的国家之一。别国成功的经验提醒我们,本国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必须重新定位教育观念,从根本上解放思想,打破束缚,把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化到素质教育上来,改变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把个性教育、创新教育

18、、素质教育放在首位,与时俱进,真正使我们的教育对象成为高素质的“有用人才”。二、开拓创新的教学观确立了教育观,如何去实施,就离不开教学,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入手:1、适应新课程,重视创新与开发。传统课程倡导的教学观是课程与教学相分离,课程规定“教什么”,教学规定“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目标,教学过程就是忠实地传递课程的过程,教材是圣经,教师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学生没有创新思维,教师越教越死板、机械,学生越学越厌烦、枯燥,这种现象正是俄国教育学家kg乌姆勃什科批评的那样:“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教师是权威的论述者,学生是努力的听众”。假如学生没有家庭、学校及社

19、会的压力,没有将来考学、就业利益的驱动,这样的课堂谁乐意进、乐意学呢?而新课程正是抛弃了“文本课程”而走向“体验课程”,抛弃了“封闭”走向“开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抛弃“本本主义”,积极参与课程的创新与开发,把给定的内容变成“自己的课程”,用活教材、激活学生、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要引导学生向教材挑战、向权威挑战,向教师挑战,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核心,以提高素质为目标。2、改变教学过程,注重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提到教学,我们就想到教师教,学生学,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讲台是“神坛”,从学习

20、内容到学习方法都以教师为“主宰”,整个课堂突出教师权力至高无上,学生变成被动接受,复制教师知识的容器,教支配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不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及创新的空间,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泯灭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多少尖子生在这种教学过程下变得没有梭角,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创新的闪光点。我们应该清楚,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其实质是交往和互动,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没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就没有达到教学的目标。如果教师在讲台上津津乐道,而学生却无所事事,甚至于蒙头睡觉,这就根本没有发生教学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教

21、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一种教学过程,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3、注重教学过程,教给学习方法。传统教学是一种重结论,轻过程的走捷经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论证,名词解释、历史评价、公式定理只要求学生记下来,从源头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思想个性,其实质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高分低能现象就是这种教学现状导致的悲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由教会、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给学生“授之一渔”注重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智力,鼓励学生创新,注重将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和相应的探究过程

22、及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一个既有结论,又有过程的学科认识结构,使学生的理性世界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三、研究促进的教师观。树立怎样的教师观其实质是教师角色的定位问题。研究就是要求我们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传统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分离,教师的任务就是教,研究只是专家的问题,这就导致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一定为教学所需,而在一线的教师缺乏理论指导,而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念难以解释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之中,以研究的眼光去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反思和总结,从而形成规律性的东西,真正把教学与研究

23、溶为一体,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促进,就是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即促进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现代科技知识数量之多,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教师要将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把传授知识再不能作为唯一的目标和任务,“讲台”不能是“神坛”,而要变成师生讨论问题的平台,教师本身要变成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总之,随着时代的推进和教育需要的变化,要求我们只有树立新观念才能走进新课程,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突出富民便民两条主线创建高效务实服务型政府 中共乌敦套海镇

24、委员会 近两年来,乌敦套海镇党委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坚持以带领和组织群众增收为重心,以方便群众和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为宗旨,以群众的满意程度为标准,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从而形成规范运转、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转变,工作方法转变,群众生活提高。一、 以民为本  创建便民服务政府1、 面向群众  组建五支队伍    为最大程度地方便群众办事,让群众少走路、少花钱、少耗时,能到户办的事不到村,能到村办的事不到镇。镇党委将服务窗口前移,根据干部的岗位职责和专业特长,成立了科技服务下乡、文化服务下乡、医疗服务下乡、政策

25、法律服务下乡、政务服务下乡五支工作队。在先做好公示的前提下,对于救灾款物、退耕还林草补贴、粮食补贴等都由干部亲自送到农户家中,或以自然村为单位定点发放;小规模的科技培训,由技术人员带着设备、资料到农户家中举办;政务活动尽可能通过电话联系,让干部深入基层,上门服务。宅基地审批,林木采伐、计生指标审批等事项,均可通过电话联系,由工作人员3日内上门办理,办结后将有关手续送到农户家中;民间纠纷处理随叫随到,上门调解;中心卫生院每个周日都由院长带队,组织各科室资深大夫到各村农户义诊,免费为群众进行b超、x光检查;信贷发放和回收,也由信贷员上门服务。通过工作队进村到组入户为群众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树立了良

26、好的公仆形象,受到了群众的欢迎。2、方便群众  建好一个窗口镇党委着力把便民服务厅建成群众满意的窗口,为保证服务质量,设立“一楼、两厅、十二室”,即政务服务楼、政务公示厅、便民服务厅、农民服务室、督察室、导政室、信息室、农牧业服务室等,实现一站式办公,高效快捷服务;全镇设立十三处政务公开栏,实施政务活动阳光操作,自觉主动接受民主监督;制定完善了首问负责、责任倒查追究、群众听证质询等十二项制度,用严格的制度约束干部行为;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责任人,收费标准,办事服务大厅实行不间断、无缺位服务,每缝农历一、四、七集贸日集中办公,每个办公日至少有一名领导监督办理,设立一站式办公统计

27、表和便民告示,每件政务的办理情况都详细登记,由承办人、办事群众、值班领导签字备案,跟踪随访。印发了便民联系册、干群连心卡,开通了便民服务电话,让干部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主心骨;实行党员挂牌服务,干部佩证上岗,增强宗旨意识,践行执政为民。3、服务群众  做到六个转变通过服务型政府建设,镇党委实现了“六个转变”:一是过去群众有事上政府,现在是群众有事干部下基层,这是“便民”,体现了“群众利益没小事”;二是过去我“收税”,现在我“创税”,这是“利民”,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是过去主要抓“三难”(计生、收费、大会战),现在主要抓“三化”(产业化、城镇化、工业经济),这是“富民”;四是过

28、去我叫你干,现在我干给你看,领着你干,帮你致富,给你实惠,这是“扶民”;五是过去管理无限,服务有限,政府什么事都管,但又什么事都管不好,服务只局限于口头上,现在是管理有限,服务无限,把不该管的事交给经纪组织和中介人,把服务落实到行动上,这是“为民”;六是过去主要抓内部经营,现在主要抓外部环境。过去政府的经营活动产权不明,责任不明,机制落后,不但不盈利,多数都赔钱,现在主要抓投资环境的优化,吸引客户,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发展工业,拉长农牧业产业链,使农民转变“唯农是种”的观念,从田间向工厂转移,从农村向城镇转移,这是“移民”。二、 完善机制  创建效能服务政府1、大胆创新 

29、把干部推向市场乌敦套海镇党政机关、事业站所共有在职干部136人,农村税费改革,乡镇重心工作转移,明显表现机构雍肿,人浮于事,同时政府也承受着巨大的财政压力。而这些干部,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政策法律意识,想问题全面,看问题准确,社会诚信度很高,有较强的资金实力,积累了很多应对市场挑战的经验。这些因素,决定了干部能够成为民营经济的带头人,或发展成为民营经济的主力军。为把这些人才资源开发好,运用好,镇党委、政府遵循渐进性、专业性、实效性原则,在稳定并加强涉农服务以及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事业站所的基础上,围绕减员增效,积极推行事业站所改革,实行事业站所企业化管理,将干部推向民营经济主战场。站

30、所工作人员在完成业务职责的前提下,发放6080%工资,不再承担镇内中心工作,放开搞活,推向社会,运用市场规则,拓展服务空间,通过政策驱动,让干部发挥潜能,发展自己,辐射地区,带动群众,最终达到富己、富民、富镇。两年来,全镇已有87名干部放开搞活,融入市场,从事社会化服务。现在,这些干部内引外联,广泛分布于特色种养、劳务经济、中介服务、生态经济、个体经营等各领域,个人收入从五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同时,培育并形成了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玉米制种业,成立了玉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引资625万元,建立了2.5万亩生产基地,20名干部负责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指导与服务,可使全镇人均增收

31、200元;40名干部带头改变传统养殖模式,成立了养羊协会和养羊技术服务中心,带动形成了两个养羊专业村,一个优质种羊示范小区,推动了肉羊产业开发,羊存栏达5.6万只。2、严格奖惩    实行服务与利益挂钩 镇党委鼓励和支持干部通过有偿服务,增强服务的生命力,建立服务长效机制,真正将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动的应付式服务,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主动的积极的服务,使服务质量与个人经济效益连为一体。制定奖惩机制,实行完成业务职责和发展民营经济双百分责任制,将发展民营经济做为考评、任用干部的重要指标。干部带头搞工业,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10万元以上,或招商引资一项10

32、万元以上,或自办企业年税金500元以上的发百分之百工资,年纳税13万元的,另奖励税金的10%,招商引资10万元以上的奖励2000元,50万元以上的奖励10000元,100万元以上的奖励30000元,对发展民营经济有特殊贡献的干部,推荐为科级后备干部,公务员及事业站办所干部招商和从事民营经济效果与第十三个月奖金挂钩,与年终评优奖励挂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评聘两条线,不从事民营经济的不聘职称,机构改革时不予聘用。通过服务与利益挂钩,调动了干部主动服务的积极性,消除了服务报酬的大锅饭,服务形式的错位、越位与缺位现象得以扭转,服务的内容和效果变得具体生动,干部能够丢掉权利,放下架子,端正态度,追求服

33、务效能。3、落实“四限”  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乌敦套海镇党委根据干部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细化了服务方式,制定并落实了“四限”工作制度,即限时、限地、限事、限费。让干部直接面对群众,使服务更具实效。在服务过程中,简化手续,限定时间,不推诿。能直接办的事不带回来,能当天办结的事不隔夜。复杂的事项不超过三个工作日。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服务不受作息时间约束;深入基层,限定地点,不绕弯。镇设服务大厅,村设便民服务室,村妇联主任和记帐员为便民工作联络员。明确具体事项的办理地点,不能自己方便,群众麻烦;明确权限,限定事项,不越权。服务职责要想得周到,办得圆满,管理权限尽量压缩,不能扰

34、民;政务公开,限定标准,不滥收费。所有收费必须有相应部门文件规定,并以群众能够接收和理解的方式公示,在此基础上,能免的则免,不能免的则减,不能减的则缓。凡具有弹性的收费,只公开收费下限,并按最低标准收取。三、 优化环境  创建利民政府1、问计于民   走好群众路线      为实现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镇党委扩大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一切工作尊重群众的意愿,重大决策均由群众直接参予。干部在下乡服务过程中,既要把服务和方便带下去,又要问计于民,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带上来。不论是个别走访,还是召开会议

35、,都要收集、归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镇党委成立了由群众代表、党员代表、老干部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议政小组,长期对政务活动进行监督和评议,定期召开会议征求意见,随时进行沟通了解情况,重大事项到场听政质询。镇党委听民声,顺民意,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如退耕还林草项目,六开项目,德援项目,新城镇区建设等,都由群众提出,群众决策,政府落实,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让利于民   制定出台发展优惠政策 为加快民营化、工业化进程,镇党委立足当地,制定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降低红山创业门槛,让每一个有发展愿望的群众都能够有所为,并通过

36、政府的大力扶持,达到有所作为。在镇区南侧筹建了占地300亩的产业化园区,由政府出资,先期解决了交通、供电、给排水、通讯等问题,给投资兴业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凡在红山创办民营企业,可以先发展,后规范,你投资,我服务,你发展,我服务。政府协调,现场办公,所有企业都由副科级以上领导负责联系,证照半个月之内办结,落实收费最低制、首犯不罚制。工商、国税、地税、公安、交警、土地、防疫等执法执纪部门实行服务承诺制度,为经济发展作导航、亮绿灯。对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万元,或年创税金1万元,或安排就业15人的企业主,政府出资给于2000元以上的奖励。这些举措,繁荣了红山经济:原有企业不断扩大规模,新增企业60

37、多家,业主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工商税收也增长了80%以上。3、创利于民  依托城镇建设带动经济发展镇党委实施小城镇发展大战略,从2002年起,全面启动小城镇综合开发、建设工程,拉大城镇框架,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镇品位,促进社会发展。仅用两年半的时间,投资700万元,开通了东西出口,城区面积扩大一倍;完成红山路、新城街硬化工程,硬化18米宽路面3100延长米,硬化面积55800平方米;完成主街两侧人行道硬化工程,主街两侧人行道铺垫彩砖20000平方米;完成新城集中供水工程,彻底解决了镇内5000口人饮用健康纯净自来水问题;完成农网改造工程,淘汰了陈旧、安全性能差的老设备,满足了镇内

38、用电需求;完成镇内排水工程,街区不再污水横流,净化了环境;新建贸易市场24000平方米,取缔了马路市场,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现象;另外,投资300万元开发住宅楼3900平方米,40户居民即将喜迁新居。现在,镇内已形成了一街一路连三区的格局,小城镇一改往昔,实现了硬化、亮化、美化、绿化、净化,优雅的环境,给居民带来便利,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环境的改善吸引了投资,蒙涵脱水蔬菜、前何地毯、佳成酱油、阳光纸业、兴发饲料等企业先后入驻红山,红山工业逐步兴起。经过两年多的开拓进取,全镇经济社会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小城镇建设,提高了城镇品位,繁荣了地方经济。2001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今年有望达到2400元,财政收入2001年250万元,今年有望达到450万元。 19 /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