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办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78168 上传时间:2025-07-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务办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政务办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政务办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政务办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政务办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政务办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今年以来,区政务办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全面深化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努力打造服务更好、效率更高、环境更优的政务服务阳光大厅。一、*年工作总结(一)抓基层延伸“广度”,拓展就近办事“服务网二一是打造“示范型”便民中心。以国家标准OSm大厅现场管理为基础,对标市级*项标准化建设量化指标,在服务场所建设、政务服务行为、窗口服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着力,推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年截至目前,已完成*个示范型、*个标准型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其中*镇被评为省级

2、优质便民服务中心。二是延伸“自助办”服务触角。持续深化“政银合作”“政企合作”打造政务服务新场景,实现医保、社保、市场监管等部门*个事项手机银行“掌上办”、*个事项智能柜员机“自助办”、*个支行网点“就近办工推进综合自助终端布点拓面工作,实现涉及*个部门的*个事项“自助办”,省内和长三角重点城市的*个常办事项“一端、一网受理三是推进“政务*”基层延伸。以政务服务*建设为重点,不断推进*平台向镇村延伸,逐步构建*区镇村三级联动模式,推进政务服务由单点办理向全域协同转变。*年截至目前,辖区内*个镇(街道)的便民服务中心和*个村(社区)的便民服务站均已完成*大厅上线,已接入*事项*项。扎实推动公安、

3、人社、医保部分高频事项下放,目前已试点下放企业职工参保、身份证挂失、门诊及住院费用报销等*项事项。(二)抓服务改革“精度”,激活窗口审批“新动能二一是推出高频事项“一窗办”。瞄准企业和群众办事高频“一件事”,在按照“一区域一特色”创新推出“专窗”一体式受理。已开设危房鉴定专窗、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专窗、不动产联动办理专窗、“水电气数”专窗、“证照办理”专窗等系列特色专窗。*年截至目前,不动产联动办理专窗已累计办理*件。二是迭代系统功能“一秒办”。通过加强数据集成和共享,使部分事项实现“机器审”替代“人工审”,申请人通过“浙里办”提交事项申请后,相关材料将由系统自动流转、自动审批,即报

4、即批、秒批秒办,全程无人工干预。*年截至目前,*个“一件事”办件量*万件、*个“智能秒办”事项办件量*万件、*个无感智办事项办件量*件。三是梳理本地特色”一件事:通过办事流程再造,有效避免企业和群众办事“多头跑”“重复交”现象,实现“一件事”一个流程、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办好。*年截至目前,共梳理本地特色“一件事”*项,累计减少办理环节*个,减少办事材料*份,办事平均提速*%。如推进夜间施工证明“一件事”改革,依托“企政通”平台实现全程“线上跑”,完成了*个重大建设项目共计*次夜间施工备案。(三)抓项目审批“速度”,畅通企业服务“高速路”。一是创新项目“帮小二”服务平台。创新开发企业投资项

5、目“帮小二”服务在线平台,将功能模块全面嵌入省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打造企业投资项目线上咨询、帮办代办、预警管理为一体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年截至目前,累计帮办代办企业投资项目*个,帮办事项达*余个,涉及帮办项目投资金额超*亿,平台月访问量达*余次。二是难办事项“会商式”联审联办。当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涉及多层级、多部门、跨区域的难办问题,区政务办联合发改、规划、环保、水利、住建、国土等部门启动“*+*”会商会审程序,通过联合咨询、联合研讨、联合审批为企业解决问题。年产*万套增材制造产品项目,区政务办联合区住建部门先行办理桩基施工许可证,项目备案到开工仅用*天。三是推进企业“链条式”一日办结

6、推进企业开办实现常态化“一日办结”,扩链至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社保登记、医保登记、公积金缴存登记、银行预约开户等七大业务,实现“全链条、一张网、一日办“,并免费发放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和税务Ukey,降低企业开办成本。今年截至目前,已完成企业一日开办服务*家。(四)抓数字赋能“力度”,搭建电子交易“云平台”。一是打造工程建设项目“云上办二已对接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目前已涵盖房屋建筑、市政设施、交通水运、水利水电、材料设备等各类工程领域,实现全省Ca互认,数字保函已接入全省平台,近三年数字保函应用率均达到*%以上。*年截至目前,采用数字保函缴纳保证金共计*次,为企业节

7、省流动资金*亿元。二是搭建基层项目交易“新平台二为进一步规范区小型建设工程项目交易,促进基层项目交易服务提质增效,修订完善了区小型建设工程项目交易管理办法,对小型建设工程项目、基层农村采购、产权交易等交易项目进行了系统整合,配套推出覆盖基层项目的全流程电子交易平台,实现小型建设项目交易“一次不用跑二*年截至目前,累计发布*宗交易项目,陆续完成*宗交易项目,参与项目交易的市场主体共计*余家。三是拓展远程异地评标“朋友圈”。依托“不见面”政府采购云平台,持续深化政府采购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建立标准化远程异地专用评标室,完善远程评标软硬件设备,持续深化远程异地评标拓展应用,进一步扩大异地评标战略合

8、作范围。*年截至目前,已与余姚市、文成县合作完成*个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实现项目交易额*万元,节约评标成本*万余元。(五)抓标前服务“温度”,安装重大项目“加速器二一是“标前问诊”解难题。主动联系重点项目招标采购单位,及时掌握重点项目清单,协助项目业主制定招标方案,完善招标文件编制,为项目实施单位做好业务咨询、协调等工作,提高招标采购效率,用心用情帮助企业解决“围墙外”的疑难杂症。*年截至目前,累计电话服务*人次,上门服务*人次。二是“三色预警”保进度。建立“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编制进场交易项目动态清单,实时掌握项目流程进度,对容缺资料补齐进度缓慢、中标结果公告和合同信息公开环节办理拖沓,及时

9、安排“预警专员”介入。*年截至目前,累计编制动态清单交易项目*个,对*个项目发出红色预警。三是“流程优化”提效率。以告知承诺形式“容缺受理”招标文件备案所需的非关键性资料,在出具承诺书后可先行办理备案事项;建立招标文件备案“秒办”模式,将招标文件预公示和备案程序同步推进。*年截至目前,累计受理容缺招标项目*个,平均压缩时间*%以上。(六)抓立体监管“强度”,筑牢阳光交易“防火墙”。一是深化监管平台应用。全面启用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依托全流程电子化招标平台,应用全程监控、预警、追溯和监管功能,现场实时抓取ip地址、mac地址和加密锁序列号等投标人信息,实现对潜在串围标行为进行智能比对、

10、智能预警和线上移交,全面提高全流程监管质效。*年截至目前,共监管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宗,通过电子监管系统发现*个项目、*家企业的违法投标行为线索,均依法展开立案调查。二是优化代理机构服务。严格落实招标代理机构日常考核机制,围绕代理机构进场服务全过程,设置了从项目进场登记、招标文件备案、公告发布、专家选聘等*个行为规范进行考核,同时每季度进行招标代理机构服务评分晾晒。*年截至目前,梳理代理人员日常执业不规范行为记录*条,对*家代理机构*个违规行为进行扣分处理,如招标文件资信内容设置不规范、评标组Z混乱、未按规定支付专家费等相关问题。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提升机构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规范招标代理服务行为

11、已累计召开*次业务培训,组z*家代理机构共*人次参与。三是强化评标专家考核。积极对接省评标专家库,智能随机抽取项目评标专家,重点对评标专家的签到情况、专业素养和评标纪律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落实“一标一评”和“量化扣分”机制。*年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专家“一标一评”考评事项*个,对*位评标专家作出扣分处理。(七)抓队伍建设“深度”,淬炼政务服务“先锋军”。一是dj统领建品牌。以“火炬手”dj品牌为核心,常态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建设,陆续创建“先锋圆桌汇”“创业晓管家”“拓荒牛”等特色做法,机关第三党支部“拓荒牛”dj品牌,获评全区十大优秀机关dj品牌。*年,“火炬手”获评市首届优秀机关dj品牌;

12、年,连续五年获“市五星级基层党组z”称号。二是评优竞优树标杆。结合窗口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积分考核、考勤等情况,持续开展“文明窗口、服务标兵、服务明星、微笑之星”的评先评优活动,并在中心宣传栏进行公示宣传,营造以优促优的良性工作氛围。*年截至目前,已评选季度服务标兵*人,评选“微笑之星”*人。三是技能比武展风采。深入推进“考级制”管理办法,对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实务操作能力三方面考核,根据技能水平等级发放奖励金,充分调动窗口人员学习主动性和工作认同感,提高窗口工作人员跨部门、跨区域综合业务能力。*年截至目前,共计*名新进人员通过了一级技能考试,在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比武竞赛中,获得

13、团体二等奖。二、*年工作思路明年,区政务办坚持以*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公共资源交易迭代升级等重点工作,通过在“服务升级、平台优化、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推动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生动实践做出更大贡献。(一)聚焦好办易办,推动政务服务迭代升级。一是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依托区政务服务中心,打造一站集成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做好涉企服务事项和人员进驻、跨系统跨领域业务协同、线上平台运维管理、协调解决疑难问题、服务全程跟踪督办等工作,实现企业增值服务需求“一口子”受理、“一

14、站式”服务。二是持续优化基层便捷办事服务。加强镇(街道)示范型、标准型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示范型、标准型便民服务站建设;拓展“政银合作”“自助终端”等多元化多场景的基层政务服务办事路径,实现高频事项“自助办、就近办”;协调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基层延伸和下放,加大人口密集的重点村(社区)进行部分高频民生服务事项下放力度。三是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从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出发,围绕企业从设立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的全生命周期,持续梳理整合本地已实现的“一件事”,推动“一件事一次办”向社会服务、工程项目等领域延伸拓展,推动办事需求量大、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强的政务服务集成化办事,实现“一表申请、一套

15、材料、一次提交、一次办结二(二)聚焦规范高效,推动交易平台优化整合。一是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高效利用数字化“智能监管”手段,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实现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将监管重心从事前向事中事后全程监管转移,做好项目一标一评及标后评估工作,督促落实招投标“七个不准”,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升监管主动性和覆盖面,持续强化与纪检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协作配合。二是深化特色创新交易服务。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标前问诊”、“进度预警”、“容缺受理”、保函(单)保证”、“中介超市”等特色创新服务,提高交易活动的透明度和便利度,构建环节少、流程优、成本低、效率高、服务好的招投标交

16、易环境,全力保障我区重点项目快速落地。三是推进交易数据系统对接。根据市交易中心数字档案管理办法,对照*系统,做好数字档案系统的对接及应用推广工作;根据市中心交易见证服务办法,依托*系统功能,深入推进全流程见证服务应用;同时做好公共资源交易开评标区域软硬件迭代升级;积极探索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仓建设工作。(三)聚焦队伍建设,推动业务素质全面提升。一是深化窗口标准化建设。深入实施OSnI现场管理标准,重点推进“主任巡查制”“窗口考级制”“积分考核”等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业务能力。持续推进窗口文明创优专项行动,深化“肩并肩”帮办代办服务,为办事群众提供全流程、全方位、全覆盖的咨

17、询、导办、帮办、代办服务,持续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和满意度。二是强化干部党风作风建设。根据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方案,驰而不息强化干部队伍党风作风,营造干部职工“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良性氛围,以“清廉机关”建设为载体,建立“五廉”工作机制,全面压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忠诚、作风优良、业务精湛、服务优质”的窗口服务队伍。三是推进组Z品牌化建设。丰富主题党日形式和内容,组Z开展知识竞赛、心理培训等,提升主题党日的吸引力、感召力、参与度;深化“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活动,持续推进融合各区域特点和窗口特色的支部品牌建设;深入推进“支部+项目”活动,发挥先锋示范,以dj促政务服务竞优争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