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s my schoolbag?”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87827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here is my schoolbag?”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Where is my schoolbag?”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Where is my schoolbag?”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Where is my schoolbag?”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here is my schoolbag?”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Where is my schoolbag?”教学设计 一、 教材背景 本单元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Where is my schoolbag?在本学期乃至整个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今后疑问句的学习提供了最佳素材。本课时主要谈论物品的位置,复习了上单元物品所属关系,又为下个单元动词一般疑问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 1.本课的对象是刚进初中不久的七年级新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并且对英语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 2.在知识和经验方面,学生对文具类物品名称有词汇储备,但对what/ how 等特殊疑问句有一定了解,但尚有不足,不够深入。 三、 教学目标 1

2、.知识目标扩充一些家具类词汇,掌握方位介词和用法,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大技能。 2.能力目标学会用in, on, under, behind等介词短语来准确描述物品所处位置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认知物品所在位置,激发学生要爱护和管理好自己的东西。并且通过房间设计大赛,使学生理解整理好自己的房间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美好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新课标要求,重点探索方位介词in/on/ under的用法。 2.教学难点介词短语在句子中的运用,灵活运用where 引导在特殊疑问句询问物品在位置。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分为4个部分热身回顾

3、,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学习探索 ;合作交流,巩固提高;归纳总结,迁移提升。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1.第一环节,利用图片复习巩固及音频文件欣赏英文歌曲LIVING ROOM进行热身活动,并提出问题“Whats in your living room?”导入新课。这样做可以很好地切入课题,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利用音频文件比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具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第二环节,运用资源网上下载的有关图片,并结合身边已有的实物资源,创设情景,导入这个单元的新词table, bed, bookcase, sofa, chair 等。通过对网络资源与实物资源的结合利

4、用,有利于重点单词的掌握和形成学生牢固的记忆,有助于解决农村学生记单词难的问题。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

5、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3.第三环节,设计小组活动找茬(Whats missing)游戏,培养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这样充分利用幻灯片展示图片的优势,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激发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的欲望,从而高效的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

6、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4.第四环节,归纳总结,巩固延伸。展示投影的随堂练习,这样使用多媒体资源,可以高效地检测学生掌握程度,从而进行归纳总结,Wheres my / the baseball? Its in the backpack. Where are my / the books? Theyre on the sofa. Wheres my / the backpack? Its under the table. 并设计课外

7、探究活动,布置一个自己的温馨小家。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情绪。 六、教学反思与评析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课程亮点一方面,巧妙地运用视频和图片,用立体结构图示,让学生感知本单元重要的几个方位介词的用法,并采用多种游戏,积极响应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寓教

8、于乐,有效的突破的重难点,很好的而实现教学目标,使本节课成为有趣、活跃、高效的课堂。另一方面,本课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由家具词汇和方位介词的认知自然过渡到Wheres my backpack? Its under the table等重点句型,由浅入深,注重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提高。最后,开放性的让学生探究布置一个温馨的家,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升华学生情感,培养积极乐观的情趣。因此,本课充分体现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难题的实践能力。 2.课程不足第一,在第一环节,让学生听歌曲回答问题“Whats in your living room?”,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没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轻松地巩固以前所学的家具类词汇。第二,在第三、四各环节中,没有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应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操练机会,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江西省兴国县均村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