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有创意”项目课程中的技术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88766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有创意”项目课程中的技术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木有创意”项目课程中的技术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木有创意”项目课程中的技术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木有创意”项目课程中的技术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有创意”项目课程中的技术教学.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木有创意”项目课程中的技术教学 我校的通用技术课程以项目为主线,体现“做中学”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做项目来学习和实践相关的通用技术。在每一次项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校的五位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师都是全员上岗,分别担任不同的教学指导任务且任务不固定,但每一位教师在同一个项目课程不同班级的教学过程中都至少要做一次主讲教师,包括来我校做志愿工作的广西师范大学通用技术(创新实验)师资培训班的学员,也要确保至少做一次主讲教师。 “木有创意”项目课程缘起偶然。有个同事家里重新装修换下了一批实木地板要丢弃,我们教研组便“不客气”地把这批实木地板运回实验室简单加工成了50cm10cm2cm的木料备用,再“头脑

2、风暴”适合的教学项目。我们想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创意项目,比如做书架项目、做刀剑模型项目、做手机架项目、做笔筒项目等。忽然有人提议“我们能不能只提供材料,项目内容由学生自行选择,让学生去完整体验一次设计制作的全过程?让学生在给定材料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并制作一件作品,同时在制作环节学习基本工具设备的使用,这样既能承载我们学科的教学目标,也能培养学生旧物利用的环保意识,还能反映学生日常的关切。”这真的是一个更好的创意。于是,课程项目“木有创意”被我们全组一致通过。 一、项目课程目标 “木有创意”项目主要承载通用技术学科必修教材技术与设计I中“设计的一般过程”一节的内容,同时兼顾“技

3、术世界中的设计”“设计的过程、原则和评价”“明确问题和发现问题”“方案的构思及方法”“设计图样的绘制”“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等章节的知识。但是,在这个项目课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远不只这些,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完整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 (二)初步了解木材的力学性质;初步掌握木工基本工具的使用;尝试绘制设计图;利用相应工具,完成作品的制作。 (三)学习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二、材料工具准备 废旧木地板加工成的50cm10cm2cm木料,机械雕刻机、激光雕刻机、带锯、曲线锯、手工锯、钻铣床、直尺、角尺、画规等加工和绘图工具。 三、教学流程 (一)认识木材的力学性质。 师请同学们观察我手上这两块

4、木料,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大小厚薄一样,纹路不一样。 师能具体一点么? 生这块木料的纹路是顺着木头生长方向的,是竖纹;那块木料的纹路垂直于木材生长的方向,是横纹。 老师把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叫到自己身边,然后问全体学生“同学们猜一下,他们能不能徒手将木料掰断?”学生都认为男生“肯定行”、女生“难”。结果,一样长度一样厚度的两块木料,男生没掰断,女生却轻松地掰断了。 师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是男生不如女生有力气? 生两块木料的纹路不一样,男生掰的是直纹,女生掰的是横纹。 师那说明不同纹路木料的抗压能力有什么特点? 生竖纹不容易掰断,竖纹抗压能力强。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男女生的对比掰断演示,学生直观地认识

5、到了木材“横纹的抗压能力比竖纹弱”这一基本属性,从而为后面的设计与制作打下了认识基础,意识到了木纹方向与木料抗压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示范教学绘制设计图。 师老师手上的这些木料,来自老师家里淘汰掉的木地板。淘汰掉的木地板,也可以变废为宝哦。下面我们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项目活动,请小组长来领材料。 师同学们都领到了木料,用来做什么呢?瞧,这个是老师制作的功夫小子手机架。竖着可以放手机;横起来不仅可以放手机,还可以放ipad。这个作品是不是又可爱又实用? 学生观摩功夫小子手机架,跟老师一起探究其中的技术奥秘,比如踢腿的动作与脚上的插槽等,还知道了创意设计与制作来自生活需要的道理。忽然,一个

6、学生发现了功夫小子的一处缺陷 生老师,功夫小子的这只手怎么是断的呀?练功夫练的么?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这只手确实是断了。你们看,这地方是木料的横纹,横纹抗压能力弱,老师在加工的时候不小心把它碰断了,所以同学们在制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材料的特性,在受力大的地方选用直纹,细长条的下料也要选用直纹。 学生纷纷点头,若有所思。 师老师这里还有刻字挂件、多功能收纳盒、iPad支架,也是用同样的木料制作而成的。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手头材料的大小和特性制作一件作品,作品功能不限可以做任何你想完成的作品。但是注意,每个同学只能领取一块尺寸为50cm10cm2cm的木料,材料有限,请尽量用足用好。当然,也可

7、以几个同学合作,几块木料合起来做成一个大一些的作品。那么,谁知道制作一件作品应先从哪里入手? 生先想好要做什么,然后开始设计。 师对,设计是技术的灵魂。任何一个好的作品,都倾注了设计者的心血。有限的材料,无限的创意,就是通过设计实现的。完成设计的第一步是画设计草图,表现设计者最初的设计思想。我们在产品设计说明书上见到的通常是三视图,现在老师PPT展示的是功夫小子手机架的三视图。(生看图)物体的正面投影,即物体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图形,通常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称为主视图;物体的水平投影,即物体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俯视图;物体的侧面投影,即物体由左向右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左视图。由展开的

8、三视图可以看出,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同学们看出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了吗? 生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前后对应。 师通过看设计图怎么知道作品大小呢? 生要在设计图上标注尺寸。 师是的,这一点很关键,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画设计图的时候,一定要标明每一个部分的尺寸,而且设计图跟作品要等比例缩放,即长、宽、高缩小或放大的倍数相同,比如需要一个40cm30cm的长方形木料,长和宽同时缩小5倍,你的设计图上就要画一个8cm6cm的矩形代表40cm30cm,也就是说,设计图上的所有尺寸都是实际尺寸的1/5。那么,有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

9、等比例缩放吗? 生我们通过看设计图就知道作品的比例,想象实际作品的大小;如果不等比例缩放,有可能导致做出来的作品比例跟设计图看到的比例不一致的后果。 师是的。同学们可以用桌上的材料工具(A4纸、2B笔、尺子、圆规、橡皮擦等)绘制设计图。记住,首先要明确自己要做什么作品,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向老师提出来。画好设计图后,先给老师审核,与老师讨论、修改、完善,通过审核后再开始制作。 学生绘制设计图,教师巡堂答疑、指导,并提示学生在A4纸上画设计图时,要注意图样大小、确保清晰,“如果纸够大,可以画11的设计图”。当学生在纸上的设计图全部通过审核后,教师再提醒学生把作品各个部分分别画到木料上进行布料,布

10、料的时候需要注意从木料的边上开始,图与图之间的间隙不能太大,要尽可能不浪费材料,把材料用足用好。 (三)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当学生在木料上的布料工作通过审核后,学生开始进入操作室加工。教师根据学生所设计的作品的特点,指导学生使用相应的加工工具。 老师巡堂走到一名设计制作笔筒的学生跟前。 师你的这个笔筒设计得很有特点,但弧线、短线很多,你想用什么工具来加工呢? 生用曲线锯吧。 师曲线锯确实方便加工弧线,但是曲线锯的锯条比较细,锯齿也密,加工这种密集的弧线加折线会比较困难。电动带锯能把曲线切得更圆滑更好,速度也更快,就用这台电动带锯吧。旁边的同学站到黄线以外。 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指导注意用双手送料,

11、手在锯条两侧,不能放在锯条前面 生老师,我锯偏了!怎么办? 师(走到该生跟前,手把手地教)不急,现在慢慢退回来,回到画线的位置,沿着线重新起锯,注意往左右调整木料,使锯齿始终沿着画线的边缘锯。 师还要注意留线,以便打磨;如果恰好锯在线上,再打磨的时候尺寸会更小,拼接的时候会出现缝隙。 生老师,圆形怎么切? 师割曲线的时候,手要慢慢转动木料。转弯较大时,要进退结合,拓宽锯路,使锯条容易转弯。 生果然,轻松了很多! 生老师,我需要在这块木板上挖一个矩形凹槽。 师挖槽需要用到钻铣床,先把木板固定在水平钳上,然后开始钻。 生老师,木料冒烟了! 师停车!谁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木料会冒烟? 生摩擦生热呗!钻

12、头高速转动,钻进木料的时候与木料发生摩擦,摩擦生热。 师对!所以大家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每次下刀不宜太深,一般木料下刀深度在5mm左右,硬度大的话可以下到23mm。 生老师,已经挖出一条槽来了,接下来该怎样把整个矩形挖出来呢? 师现在沿线向垂直方向移动钻头,转动开关旁边的转盘,注意顺时针。 生慢慢转动转盘,沿线向垂直方向移动。 师非常好,我们在画线附近操作时一定要慢,现在沿水平反方向移动吧。 生老师,如果我要挖一个圆形的槽呢? 师那就要换一个圆底的铣刀。不是所有铣底或者钻孔都只能用同一种刀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 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换上圆底铣刀。 师(招呼其余学生)需要用机械雕

13、刻机或者激光雕刻机的同学先拿图纸到加工中心给老师审核,审核通过后由那边的老师指导你们操作雕刻机。 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有以下几大亮点第一,女生很勇敢、积极,动手能力以及创造力比想象中要强;第二,学生主动学习的劲头不亚于考试科目,对通用技术学科的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第三,学生之间很自然地互帮互助、互教互学。 不足之处是,学生有过度依赖电动工具的倾向。学生在使用电动工具时比较能够集中注意力;在使用手工工具时操作不够规范、细致,而且喜欢用蛮力完成作品。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经过设计、制作,学生的手上现在都有了自己的作品,于是课程进入到作品展示环节。学生按小组轮流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每组

14、学生的手上都有一个评分表,用来对同学的作品进行打分。 展示规则先是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进行作品展示(10分钟),并推选出各小组的一件优秀作品;然后是在班级内展示各小组的优秀作品,每组最多展示3分钟,展示内容包括分享作品的设计理念与制作过程,并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最后是其他小组的学生对该作品进行现场评价。 这个环节基本上是以学生为主进行自评、互评。 生我的作品是刺猬笔筒。平时我们在文具店买到的都是方方正正的笔筒,我想做一个不一样的、可爱一点的、动物形状的笔筒,我按照自己的想象画好设计图,把想法跟老师进行了沟通。老师指导我在电脑上画好了设计图,然后我利用机械雕刻机完成了这件作品。我觉得这个笔筒很好

15、看,很特别。我在制作的过程中很费心思,特别是在画图的时候。完成后的感觉很好,毕竟自己想做的东西终于可以亲眼看到它变成了“作品”,心血没白费,还学会了电脑绘图! 师这位同学的设计很有意思,做的东西也很实用。同学们觉得他的作品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生这个笔筒放笔很合适,可是放橡皮擦之类的小东西时取出来会不方便,如果可以在笔筒的下方开个小门,这样拿橡皮擦的时候就会更方便了。 师这位同学的建议考虑到了具体的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方法,非常棒!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

16、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

17、”,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四、教学总结 “木有创意”项目最大的亮点是注重体验,让学生亲身经历一次作品设计与制作的完整过程,而且形式开放,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在给定原材料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任何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对于高一新生来说,在没有任何设计、制作经验的前提下,能够完成这样一件作品听起来真的很难,但是经过老师在每个环节的悉心引导,多数学生从一点点的了解相关知识,到尝试设计、修改设计、利用工具制作和润色作品,在“做”中学,不断积累相关的知识与经验,最终都顺利地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责编白聪敏)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