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语文”教学策略探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88874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园语文”教学策略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田园语文”教学策略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田园语文”教学策略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田园语文”教学策略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园语文”教学策略探讨.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田园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在新课改大力施行的今天,语文教学浮躁和功利的特点并未减弱。如何让语文像语文,让语文课有语文味,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关注的问题。让语文课堂充满田园气息,把语文课堂营造成一片具有生态效应的“田园”,让学生在这片田园里按其自然天性及内在所需茁壮成长,回归自然,回归经典,不失为赶走喧嚣、关注个体生命价值、学习语文的一条新路子。 田园语文 语文味 民族文化 教学 【基金项目】2018年重庆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资助(课题批准号2018cqjwgz2050)“民族地区中学田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G633.3 A 2095-3089(2018)09-0062-0

2、2 一、引言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思考“语文是什么”、“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这些基本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这些问题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急功近利”的语文教育观一直在左右着我们,并没有因为新课改的实施而减弱。 语文素有“百科之母”之誉,然而曾几何时,语文课却倍受冷落,不受学生欢迎,学生戏称语文课是“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本该生动、吸引人的一门人文学科,竟遭此惨遇!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与语文课过分追求分数,失却了“田园味”不无关系。 这些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流派纷呈,“魅力语文”“本色语文”“生命语文”“本真语文”“真语文”“诗意语文”“人生语文”“激情语文”

3、“绿色语文”“快乐语文”“智慧语文”等等,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些研究者以他们自己所在的地域环境、学校背景为依托,提出了很多好见解,总结出了许多好方法。 但作为我们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好方法是不能照搬过来的。如何让中学语文教学接地气,既要让学生喜欢语文,爱学语文,适应中考、高考的需要,又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是摆在我们这些民族地区语文教师面前的严峻问题。 专家认为,学习语文的目的应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掌握一种终生使用的工具,能顺利应对中考、高考及将来的学习与工作;第二个层面是为一生打下人文素养的底子,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第三个层面是传承民族的文

4、明,固守民族的根本,让民族的血液永远流淌。我们提出“田园语文”,就是要让语文课回归到其学科本身,突显其人文特性,通过对语文学科人文资源和本地教学资源的挖掘,有效整合利用语文课程、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语文教师、语文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要素,建构具有田园气息的、接地气的语文课,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喜欢语文,从而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语文,最终使其语文能力和整体素质获得提高。语文学习不能快速“促成”,而需要营造一片具有生态效应的“田园”,需要一个自然的、非人刻意而为的“田园”,使其慢慢生长,循其规律自然“养成”。这样,我们就能最终找到一条适合我们民族地区中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二、研究内容 1.立足于

5、田园大地,重视接地气的民族性。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市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尤其是我校所在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更是处于渝、黔、湘、鄂四省市交界处,这一地理环境使它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土家族、苗族民族民间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神奇绚丽的民族民间艺术,使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散发出迷人的光彩。所以把我们本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加以收集整理,就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比如“秀山花灯”(2018年5月20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申报的“秀山花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秀山民歌”(2018年6月7日,秀山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及秀山民间艺术,还有秀山独具特

6、色的产品,比如金银花、土鸡等等。这些资源还包括(1)土家族苗族的历史;(2)土家族苗族民风民俗;(3)土家族苗族民间音乐、舞蹈;(4)民间文学等。把这些内容汇编整理,编辑成书,作为校本教材,走进课堂,成为学生阅读的书目之一。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参与研究的老师开设出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民俗风情、山歌民歌欣赏课、花灯及花灯文化欣赏课等等。这些就是“田园语文”最具特色的部分,也是最具生命力的校本课程。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利用和开发。各学校的课程资源是会有差别的,可能是拥有资源的量的差别,也可能是资源种类的差

7、别。各学校应该认真分析自己的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1开发出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这是“田园语文”的主要内容之一。 2.追本溯源,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享受浪漫语文的诗性特征。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唤醒学生内心美好的浪漫诗情,本就无比美好。湖南衡阳的特级教师谭青峰曾这样说“我仿佛是一个悠然自得的牧羊人,领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羊羔,让他们尽情地吮吸青草地的养分,他们所获得的绝对要比我给他们灌输的要多得多。”这种感受在于教师和学生真正进入了语文天真烂漫的青青田园,师生在经典诗歌的浸润中自由呼吸,丰盈想象力、创造力的翅膀

8、,享受语言艺术美的丰赡,锻炼鉴赏美的能力。这个内容就是整合语文教材,适当取舍,增加传统文化的分量。教学的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本身,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和创造,对教材留下的空间自觉填补。2目前的语文教材也在加大古诗文内容的比重,这对于高中生应该达到的语文素养来说,是很正确的。根深,枝叶才能丰茂。古典文学是培育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土地,必须有厚度和广度,肥沃方能滋养素质。 3.回归田园,呼唤语文理想情怀的归来。结合上面两个内容,开设富有生命内涵的课程,让学生遨游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少数民族文化的海洋,启迪和丰富学生的人生智慧,引领学生建构言语与精神的家园,带领学生走向广博与深邃,构

9、建学生人生发展的精神家园。这将是我们“田园语文”的终极目标。 三、课堂实施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大量阅读、研究性写作为主要特征,构建以灵活运用现行教材、自编校本教材为基本载体的新语文学习体系。 1.指导方向,始终以三维目标为准则。 2.在教学内容上,现行教材中难以锻炼学生能力的内容,如小说选修,经典小说只学点千字缩写,实践中我们觉得收益不大,反倒容易对经典造成误读,故可缩短课时,古诗文内容则要求学生详细学习和不同程度地掌握。同时充分挖掘和整合本地的、传统的、世界的语文资源,增加校本课程的学习,校本课程应含丰富多样的地方文学样式、中外经典诗歌文章、紧扣时代脉搏的热评杂文。这样双管齐下,语文的世界定

10、能百花齐放。 3.大量阅读,增加积淀。语文修养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阅读。韩军老师说“语言学习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数量作前提,很难获得质量。”3利用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等,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大阅读量,并认真作阅读笔记,以增加积淀。 4.在教学时间上,以现行教材为主,自编教材课程占一定比例,二者结合,灵活操作。 5.教学方式方法,必须丰富而灵活,教学的过程就得体现田园耕作式的精细化,具有田园牧歌式的浪漫温情,不要有急功近利的僵硬机械和硬性强迫。具体可采用的主要有 (1)让学生诵读。古人最常用的就是诵读法,现在使用需扬长避短,要注意诵读的方式,把握诵读的目标(诵读的目标是记忆和更好的体会与运用),要

11、讲究实效,注重合乎遗忘规律的背诵检查。 (2)领学生涵泳。涵泳要求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应该沉潜于作品中,反复玩味和推敲,以获得其中之味。这也是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品味、对文字描绘的意境的想象、对情感和生活的体悟。所以涵泳历来很受文人推崇,乃读书的重要之道。课堂不能只追求表面上师生讨论交流的动态,更应关注看不见的学生内心思维的活动。教师需要运用此种方式,还给学生独自体味与咀嚼的空间。 (3)采用多文阅读,整合教学的方法。就是把同类型、通同体裁或同题材的文章整合起来阅读,“多文互读,多文互参,有利于形成丰富、多维、立体的语文学习的场,从而或理解分析,或鉴赏赏析,或探究评析。”4 (4)深度倾听、深

12、度学习。对话交流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可大多流于表面形式。教师对交流要有更高的要求、更深的理解。师生民主、平等,双方无拘无束,自由坦诚地袒露襟怀,心理世界开放,以文本为平台,以互动为方式,语言交融,至心灵交流,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道德和理性的升华。这种境界要求教师要做学生的知音,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教师不仅要深度倾听,更要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专家认为,深度学习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注重知识学习的批评理解;第二,强调学习内容的有机整合;第三,着意学习过程的建构反思;第四,重视学习的迁移运用和问题解决。5 (5

13、)写作。把民族民间文化等课程资源引入作文教学,解决学生“无米下锅”的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写身边的生活,抒心中的真情,写出浓浓的乡土气息。 (6)开展活动。书法、背诵、朗诵、读书、听写、征文、演讲、故事会、知识竞赛、手抄报等,活动丰富多彩,老师要怀着一颗年轻的心,在语文的田园中,常常施肥,刺激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引领他们领略语文的魅力,促使田园里的幼苗茁壮成长。 四、主要创新点 1.“田园语文”的概念是我们第一次提出,它是我们民族地区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认真思考的产物,具有创新性。 2.“田园语文”立足于民族地区、农村地区,一旦有了成果,那对欠发达地区的语文教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3.“田园语

14、文”不局限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更着眼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五、预期效果 1.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让学生得到乐趣,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增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2.在“田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使师生、生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增加语文学习的乐趣。 3.提高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使语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学生在“田园语文”的熏陶下提升自身素养。 5.增强参加科研

15、教师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思想意识有较大转变;形成我校有民族特色的“田园语文”教学模式。 6.总接出“田园语文”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田园语文”教学方法在我们民族地区中学语文教学中开花结果。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

16、锯木断的功效。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201815. 2黄厚江.语文的原点.南京江苏教育,201829. 3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8137.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4徐志伟.怎样从教语文课到教语文课程J.语文教学通讯A,2018(12). 5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8(11)58.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