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后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88901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学后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研学后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研学后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学后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学后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研学后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长久以来,“学”与“教”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传统“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需求。要想提高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的成效,要善于推广和应用“研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改革着重探讨了“研学后教”的作用以及具体运用策略,以期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 研学后教 运用 G623.2 A 2095-3089(2018)08-0136-02 在课程改革之风席卷全国的背景下,“研学后教”这种新型教学理念得到了广泛推广和普及。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引入“研学后教”教学理念,可以有

2、效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最大化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当前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与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标准具有较大差异,并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的情况下,探讨如何才能有效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研学后教”教学理念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能够显示出巨大的教学应用优势。 一、“研学后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作用 1.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舞台 “研学后教”能够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单一表演和知识灌输的教学形式,而是将课堂打造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促使学生将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新型学习策略,并鼓励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自主提出问题,并进行自主分析和解答,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学习

3、模式。与此同时,“研学后教”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同时强调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认知特征进行学习指导,能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有助于学生高效的语文学习。 2.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 “研学后教”能够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以及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极大地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环境,而且能够让学生了解丰富的语文边缘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以及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在小组的合作探究环节,利用小组之间的竞争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利用小组内部成员的合作探究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和谐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另外

4、,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提高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 3.提高教师研学文本能力 在“研学后教”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想出色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有效锻炼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要重视研学文本,并且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以及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精心的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以便确保研学文本的质量,为“研学后教”在语文课堂当中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锻炼教师的研学能力,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能够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有效目标和突破口,通过增强教师综合素质的方法来为“研学后教”的深层次实施提供保障。 二、“研学后教

5、”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为了最大化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目标来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首先,要以学生为语文教学的主体,从长远角度来考虑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同时需要结合教学大纲来合理制定语文教学目标。实际上,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总体语文教学目标还是分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均需要注重知识和能力、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以及方法与过程等维度,且需要在此基础上落实各项能力目标,以便可以最大化语文教学效果。其次,要注重结合课文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情况来合理制定语文教学目标

6、。 语文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在于服务学生,所以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制定语文教学目标,具体包括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和情感等,确保语文教学目标可以和学生实际情况相匹配。比如,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制定方面,教师需要侧重人格塑造的现实实际情况。 2.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在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合理选择语文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来讲,语文教材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尤其是各个文章中均具有比较多的训练点,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教师必须要合理选择?Z文教学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必须

7、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目标以及思考练习题的提示来合理选择语文教学的内容,尤其是要注意瞄准小学语文课文教学重点、训练难点以及学生语文教学中的疑问点等来着重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技能,同时需要适当地拓展小学语文教材,增强语文训练的有效性。而在“研学后教”模式下,为了更好地选择语文教学内容,教师在“研学”过程中要着重按照以上几个要点来合理选择语文内容。 除了精选语文教学内容之外,语文教师同样需要注重合理加工和延伸现有语文教材内容,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要立足现有语文教材的基础上来改进和完善语文教学文本内容,具体需要结合语文教学目标需求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来合理进行知识的延伸、整合

8、和加工处理。例如,在学习“亲人”为主题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魏巍的我的老师和再见了,我的亲人为主要的教学材料,然后结合现实社会来为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音像资料,同时需要注意跨越国籍和时代,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来引导学生探讨对亲人概念的理解,使小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亲人的重量。 3.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标下,“自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所谓的“自主”则是突出学生在学习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来开展语文教学,所以为了更好地落实“研学后教”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同样需要注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尤其是要打破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过度重视语文知识被动灌输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否则如

9、果无法有效地凸显学生在语文教学的主体地位,那么即便教学目标或者内容的质量如何好,也无法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相应的语文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研学后教”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需要在着重侧重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组学习以及个性化语文等教学方法,彻底打破传统知识灌输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 另外,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注重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合理设定之外,同样需要合理选择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方法来增强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避免因单一语文教学方法而影响“研学后教”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4.精心设计研学问

10、题 “研学后教”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研学案当中的研学问题的设计环节,而且研学问题设计的是否准确合理是研学案能否符合实际教学需求的关键所在。教师在研学问题的设计当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并且要充分利用课堂外的时间来积极研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同时要对语文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确保能够吃透语文教材和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研学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为研学后教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保障。一方面,研学问题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单元教学目标以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进而通过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引导,保障语文学习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

11、时,单元的重点是介绍人与动物以及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真正将学生带入到动物的情感世界当中,深入的体会文章内容。那么教师通过结合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本课的学习重点可以设计这样的研学问题同学们认为文章描绘了一头怎样的战象?这一问题需要学生通过提炼文本信息的方式来解决,使得学生能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感受战象的内心情感。 另一方面,研学问题的设计必须具备较强的针对性,从而有效承载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不是力求一网打尽或者片面追求研学问题的数量,否则难以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研学问题时要提高设计的精准性,注重在文章内容的关键点提问,保障整个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12、。教师必须掌握语文教材的关键点,并对提出的研学问题进行深思熟虑和全面考量,使得提出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统领性,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5.有效实施集体备课 “研学后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需要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其原因在于教师在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发挥课堂组织作用以及自身的指导作用,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思维以及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尚未发展成熟,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来确保学生保持正确的学习方向。在整教师团队当中,教师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同时通过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能够推动“研学后教”在语文教学当中的有效应用。第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

13、语文学习实际,而且教师团队当中的每一位教师都需要以此为依据初步完成言学案的初稿。在备课当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找准教学目标以及语文知识的重难点,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设计出合理恰当的研学问题,形成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和包含教师自身教育思想的初案。 第二,小学语文的科组要积极组织集体教研活动,集体研讨研学案,有效结合集体的智慧,并通过整合和调整形成一份较为完善的修改方案。在完成集体研讨后,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特征,综合自身的语文教学风格,进一步的对研学案进行思考,深度优化教学方案,保障研学案更好地为本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和指导。接下来,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

14、进行方案的实施,并认真记录方案实施的效果,以及在具体实施环节与实际不符的方面。最后,教师需要做好课后的反思总结工作,并且深刻地意识到课堂上语文教学的完成并不是教学的结束,只有加强反思才能够获得更大的进步,只有反思才能够客观考察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研学后教”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效果。 三、结语 总之,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研学后教”教学模式,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性,优化语文教学流程,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但是必须要借助教师的引导来规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学习行为,同时还要注意合理制定语文教学目标和选择语文教学内容,尤其是要侧重学生自主语文能力的培养,从而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

15、学有效性。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

16、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1黄金弟.研学后教,语文教学中有效对话的新基石J.基础教育研究,2018,(23)34-35. 樊穗金(1979-),女,广东番禺人,本科,中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研学后教在小学阶段应用的价值。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