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89850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感受父亲对儿子的无私而真诚的爱;感悟儿子对父亲的信赖。 2.抓住描写父子的语言、外貌、神情、动作等语,感悟父子的“了不起”。从对比中体会地震中父与子的伟大。 3.感受运用语言、外貌、神态、动作等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父子的语言、外貌、神情、动作等语,感悟父子的“了不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看似答非所问的语句,体验父亲救出儿子的坚定信念; 2.体会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予父子的巨大力量,能够创造生命的奇迹。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复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联系生活实际读出

2、词语 二、学习课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出示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 观看动画 1989年,美国洛杉矶一带发生一场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30万人受到伤害。那是怎样的灾难哪? 说议看到满地狼籍,满眼废墟,你想说点什么吗?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那些语句表现了父与子的了不起。我们已经学过写事的文章,写事离不开人,想一想,要把事件中的人物写具体,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了解人物的表现呢(动作、外貌、神情、语言等等) 师地震太可怕了!震后的废墟更危险,因为那里随时可能发生爆炸。 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废墟的事。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1.(出示PPT)11自然段。(直接描写父亲在废墟中发掘的这一段)

3、坚定、疲惫不堪、困难重重、孤军奋战 2.这一段有没有你不理解的内容? 这一段文字是整篇文章中,最让人震撼、甚至揪心的,也是最能感受父爱的一段文字,让我们完整地读一读。 3.配乐朗读。 4.出示父亲看似答非所问的几次对话。辩论父亲是否精神失常了? (1)“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 “谁愿意来帮助我?” (2)“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3)“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议一议,父亲真的精神失常了? 小结表面上看,父亲的话似乎答非所问,已经听不懂人们的话了,其实他听得懂大家的

4、关心与同情,但他现在不需要同情,他最需要的是人们动手帮助救出他的儿子,他已经听不进去任何无关的话了,因为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他。 5.分角色练习读一读这几次对话。读的时候,不同的角色,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呢? 其他人应该读出关心、担忧、阻止。读出父亲的焦急、无助。 分角色朗读。 6.这位可怜的父亲,左肩扛着肉体的伤痛,右间扛着精神的压力,是什么力量支持他这样做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大家发挥一下想象,在父子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父亲总是伴随在儿子身边? 师是吧,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生读。 师当父亲看到漂亮的三层教学楼,悲痛欲绝地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生读

5、。 师当他一次一次想放弃的时候,回想在他耳边的时候还是这句话 生读。 师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生读。 师这句话让父亲成为一座大山,这句话也是大山的写照,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这句话 这句话不仅是父亲的承诺,也成为了儿子心中的希望。 三、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让我们感动、敬佩的不仅是父亲,还有七岁的儿子。 你来说一说,从哪些语句中表现出儿子的了不起。 1.“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亲情,产生信赖;亲情使父子心连心;亲情使儿子坚信,父亲总会和他在一起,无论是在宁静温馨的家,还

6、是在张牙舞爪的死神面前!) 2.“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 分角色朗读从听见儿子的声音课文结束,再次感受那份经历劫难后团聚的幸福。 地震的救援现场,父子的周围一定有很多救援的人,他们看到紧紧拥抱在一起的这对父子,会说些什么? 四、教学小结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

7、,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从这父子二人身上似乎让人看到的不仅仅是深切的父子之情,还有更令人感动的人格力量,父亲对儿子的爱及真诚的诺言,为儿子提供了信赖和力量

8、源泉儿子充满了对父亲的信任,对生存的希望,对他人的关爱。 板书设计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 子 情 深 坚 强 勇 敢 责任心强 富有爱心 孩 子 脱 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