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案例.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0354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案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案例 本文以讲授齿轮的啮合原理为例,从德育渗透的知识点、渗透的主题内容、渗透的方法以及渗透的反思等,多方面详细描述如何在机械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引领。 德育渗透 机械基础 课堂教学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传统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一般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智力传授;而从素质教育的目的出发,需要从专业知识中挖掘德育?B透的相关内容,这点值得我们的教师不断对教材原有知识的学习、思考和拓展,提炼出激励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案例,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经过这几年的教学摸索与实践,我体会到,

2、一般的专业知识都看似枯燥乏味,和德育教育沾不上边,这时候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细心钻研教材,从各个知识点中挖掘德育内容和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生动的德育教育和渗透;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个人修养和知识面,对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很大帮助。1 一、渗透章节内容和渗透知识点 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材机械基础课程的第三章第二节齿轮传动的类型和应用特点教学中,在讲授齿轮的啮合原理时,先分析齿轮传动的实质是通过一对齿轮之间轮齿的依次交替接触,实现有规律、连续化的力学传递运动过程;实现动力的传动,主动齿轮的轮齿通过啮合点的法向作用力传递给从动齿轮相应的轮齿

3、,即主动齿轮的轮齿1,2,3,4,通过啮合点的法向作用力,逐个地推动从动轮的轮齿1,2,3,4,使从动轮不断回转,实现齿轮的连续传动。 二、渗透主题内容描述 启迪学生,如果当其中一对轮齿出了问题,发生传动中断,齿轮运转也就不再进行。然而,社会现象有如物理现象一样能发人深省。齿轮齿廓渐开线的力学设计,巧妙地把各个轮齿传动中的作用力有序地指向从动齿轮,而产生作用力的最大力矩位于基圆的切线方向。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产生其成果的决定因素,一是班级的有序运行,二是需要班集体产生最大“力矩”。这就需要班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协同与团结,才能形成特定的凝聚力,如果有一两个同学违反了班级次序,合

4、力和作用力方向将受到偏离。通过对专业课程中物理现象的揭示,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工作目标、个人行为和团队之间的共扼关系;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最根本的职业意识,树立只有融入社会和谐相处的环境中,才谈得上个人的生存与发展。 三、渗透过程方法以及学生反映综述 采用“自然渗透法”在讲授齿轮啮合原理时,利用挂图或视频演示齿轮传动的过程,分析法向作用力,及时引导学生思考齿轮上的每一个轮齿就象我们班级的每一位同学,只有协作努力才能使齿轮正常工作,如果其中有一对轮齿不能进行有效的力学传递,将出现什么结果?此时将发生传动中断,齿轮运转也就不再进行。这时自然而然地切入德育渗透内容“班级的有序运行”,需要班集体中每一

5、个成员的协同与团结 在切入主题内容时,教师稍微加以引导,最好是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自由讨论的空间,就专业知识点的内容拓展思维,联系班集体中种种不和谐的现象展开讨论,由于这些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学生们讨论起来都比较积极,最后由教师强化“协同与团结”主题。 通过”自然渗透法”,教师能够从专业知识的讲解,很自然地过渡到学生的品德教育,少了生搬硬套的说教,学生感同身受,心理上很容易接受,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四、渗透反思和分析 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是我在聆听了清华大学机械专业知名教授张学政老师的讲座之后得到的启示。比如张教授在课堂上称赞课堂气氛活跃,就引用了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6、花开”;他希望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虚怀若谷的情怀,就引用了林则徐的诗句“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鼓励学生敢想敢干,用的是一句谚语“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 张教授还非常幽默诙谐,他常用“膝盖上挂暖壶水平比较(脚)高” 、“城楼上放风筝出手就不低”这样的歇后语来表扬学生的进步。这样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就是一堂生动的德育教育课,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1。在讲授某些专业知识时,张教授还适时地融入品德教育,以启迪学生的心智。例如,他在讲解与螺钉相关的知识要点时,启发学生要象螺钉那样,有“钉子”精神,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巧妙的教学技

7、巧,给了我深深地震撼!相比之下,我感到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学习的知识、努力的方向还很多很多,需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的付出与实践。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

8、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1刘晓燕 . 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育人与德育引领,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第3期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

9、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刘晓燕,女,广西工业技师学院机械系汽修专业教师,高级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