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0709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广州市海珠区绿翠小学 广州海珠 510000)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其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导向。尊重学生人格,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展现教学预设和动态生成的和谐课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圣诞节”“饶有兴趣”“富裕”“羡慕“神气”等词语的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小男孩和保罗的心里活动。 4.研读课文,体会保罗和小男孩的内心,感受快乐的真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

2、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并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 教学难点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准备 课件、与“给予”相关的生活见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快乐”,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最快乐? 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在生活中,当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是快乐的,受到表扬是快乐的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得出了这样的感受。(板书完成课题)请大家读课题。 2.给予是什么意思?(给别人什么?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劳动) 3.给予是快乐的,这到底是

3、一份怎样的快乐?请同学们把书翻到本113页,自由读一读预习导读,看看学习这篇课文有那些要求。(指名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这些词语你读准确了吗?(出示词语认读) 3.反馈交流不懂词语 出示词语“圣诞节”“饶有兴趣”“富裕”“羡慕“神气”“饶有兴趣”很感兴趣。 读了课文,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写了谁?(板书保罗 小男孩),谁对谁饶有兴趣?为什么? 接下来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提供句式一个男孩非常喜欢保罗的新车,保罗请男孩( ),男孩要求保罗( ) ,男孩背出( )来看保

4、罗的新车。保罗请男孩及男孩的弟弟( )。保罗体会到( )。 试着说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三、抓文中“意外“,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1.这篇课文非常感人,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让你或者保罗感到意想不到的事情,用铅笔画出来,并联系上下文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1)第一个让你意外的是什么?(投影出示)(4、5自然段)自由练读对话 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说说为什么这话让你感到意外?(抓重点词谈体会并指导有感情朗读。) “这样的哥哥”指的是怎样的哥

5、哥? 填空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没想到男孩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我希望有这样的哥哥”和“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有什么区别吗? 是呀!我们被小男孩不求索取而是给予(板书 不是索取 而是给予)的美好心灵感动了。 如果你是保罗,当时听了这样的话会怎么想? 让我们一起朗读2到5自然段。(师读描写保罗的话、生读描写小男孩的话) (2)第二次让你意外的又是什么? 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说说为什么这话让你感到意外?(我觉得这里让我感到很意想不到,保罗怎么会邀请一个陌生人与他一起兜风呢?)说明保罗被男孩的语言给感动了,被小

6、男孩的精神感染了。)你从哪里知道保罗被感动?(抓住“吃惊 不由自主”谈体会并指导有感情朗读。) 师小结保罗确实被男孩心想他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意外? (3)第三次意外(读第8、9、10.11自然段,试着填空) 快速浏览8到11段,想想应该怎么填保罗以为男孩( ),没想到男孩( )。 (4)(显示哥哥说的话)重点指导读男孩对弟弟说的话。 教师引读小男孩指着保罗的车,亲切地对残疾的弟弟说“。”小男孩指着暂新的汽车,满怀深情地对残疾的弟弟说“。”小男孩指着暂新的汽车,自豪地对深爱的弟弟说“。”多么疼爱弟弟的小男孩,你觉得小男孩送给弟弟的只是一?v汽车的梦想吗?他是想告诉弟弟什么

7、?(要鼓起勇气勇敢地面对生活,要弟弟相信只要有他,弟弟就会有幸福。)此时,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哥哥?(出色的哥哥,他知道给予别人能让别人和自己得到快乐,他是个善良的人。很爱自己的弟弟,很自信)当学生讲到自信的时候,让学生讲讲从哪里知道?(联系家不富裕) (5)如此关爱弟弟的小男孩不但感动了我们,而且再一次感动文中的主人公保罗。(板书感动)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1.齐读,请说说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了保罗再次被深深地感动了。 2.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想;_(这是一个心灵多么美好的小男孩呀!) 3

8、.指板书当听到男孩对自己的弟弟说的话后,保罗终于知道小男孩不是炫耀而是关爱(板书不是炫耀而是关爱),所以被男孩的行为深深地震撼了!(板书震撼) 4.再读句子 四、拓展延伸 1.这确实是一个难忘夜晚,特殊的夜晚,在那里他们一起共同体会着给予带来的快乐,让我们来找找他们快乐的原因吧! 保罗的哥哥因为送给保罗一辆新车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让弟弟亲眼看到圣诞节之夜的风光或者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惊喜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遇到了小男孩,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或者帮助别人而感到快了。 2.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告诉我“给予”是指什么?(相机板书奉献、帮助、关怀、关爱) 3.明白了课文中人物都给予了别人帮助而

9、感到快乐,那么你有过帮助别人而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吗? 我也曾经因为_而感到快乐。 4.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同时,也发生在我们的身上,给予是一种高尚的快乐。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下115页的给,永远比拿愉快,然后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5.今天我向大家推荐几篇相关的文章,课后我们来共同阅读体会。(投影)推荐篇目给,永远比拿愉快蒋风(中国) 感恩之心林润翰(中国)乞 丐 俄 屠格涅夫 6.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有句话叫作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实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会不时地体会到这种给予的快乐,也许它就是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份慷慨的?

10、坌摹?它也许是物质的,也许是精神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给予、奉献,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五、布置作业 1.尝试给予别人一句关怀、一次援助,哪怕是一个笑容,并将自己的快乐与同学交流。 2.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他们去哪了?回去想一想,我们下节课一起动笔写一写。 板书设计 24、给予是快乐的 小男孩 保罗 不是索取而是给予 感动 不是炫耀而是关爱 震撼 教后反思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略读课文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有效的对话?下面就本课教学谈几点实践体会。 1.整体感知,仔细品味,理解句子涵意 课文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作

11、者较多地记叙了保罗和小男孩的对话,以及保罗的心理活动。文章内涵的意思就在这些句子中。因此能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体会保罗的思想感情,是理解这篇课文的难点。 保罗和小男孩、弟弟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夜晚,为什么“难忘”? 这是课后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发散性。同学们要经过想像,想像那兜圈的情景,体会小男孩和弟弟的欢乐;体会保罗那天的心情。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

12、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2.深研题目,理解文章中心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

13、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文章用这句话总结了全文,点了题。我们不仅要学生理解这句话与题目之间的关系,而且要理解内涵的意思。只有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不停留在表面,才是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