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效果较好的数学教学模式.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1250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效果较好的数学教学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效果较好的数学教学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效果较好的数学教学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种效果较好的数学教学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效果较好的数学教学模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种效果较好的数学教学模式 G62.22 A 2095-3089(2018)31-0-01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探索自然规律的工具。他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简洁的交流信息的手段,因而引导学生开展积极、广泛有效的数学交流是数学教学的必要模式和途径。纵观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无不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强调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终生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传统的教育模式也被逐渐打破,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像雨后春笋般的开始融入课堂教学,知识的形成、整合,教材的重组,教学内容的调整等,当今

2、的课堂教学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这种大环境下,以前自认为自己教学效果还不错的教法在现在的课堂上显得生硬、死板,学生的学习也显得枯燥无味,简言之就是跟不上形势了,后来通过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结合数学学科和所教学生的特点,尝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一、合理分组,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条件 为了能有效的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我首先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分组的原则为6至8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再分为两个小小组,设立大组长一名,小组长两名来帮助小组成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小组成员应优、中、差合理搭配。其次制定相应的小组

3、管理制度、学习评价标准等来确保组长工作能顺利开展。第三是引进竞争机制,小组间进行评比,以此来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第四是养成反思习惯,形成每天一小总结,每周一大总结的习惯,从而不断完善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二、精心编制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促进自主学习 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是教师一手一本书,一手一本教案,然后一讲到底的满堂灌,而是在准备教案的同时要精心地准备学生的学案,学案要以能引导学生自学为原则,设问合理,突出重点和方法,突破难点。例如在进行华师版(七年级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的学案设计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阅读教材页,完成下列问题 (一)解方程组的第一步变形的方法是_,我们

4、把这步的变形叫_,具体方法是_. (二)将例2中的第一个方程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然后仿造例2的解题过程再解该方程组。 (三)将(二)的解法与书上的解法相比较有何体会?_. (四)例2的解题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五)例2解方程组的方法叫_法。这种解法的一般步骤是_. 当学案设计好后以后,在上新课之前提前发给大组长,要求大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按学案进行自主预习学习,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解决问题,提出质疑。 三、展示小组成果,促进合作交流学? 当学生在完全预习完之后,在大组长的组织下,每个小组派本小组成员将小组预习的问题在黑板上一一进行展示,展示时要求学生作必要的书写(教室内三面有

5、黑板),讲清原因和结果,当一个小组展示时,另外小组的同学充当听众和裁判,当展示小组展示完之后,其他小组的同学可提出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纠错或点评,最后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最终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四、反馈小结,巩固知识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注重让学生实践,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但感性所得不一定是正确的,同时也容易遗忘和混淆,所以反馈和反思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我在用这种模式时,专门设置了反馈课,反馈课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一般在3至4节新课后上一节反馈课,反馈的主要内容为展示课中出现的错误,易错

6、知识点,检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等。具体操作为组长在平时要把本组同学所犯的错误、搞不清楚的知识点进行收集备用,然后在反馈课时各组把收集到的材料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各小组讨论,老师点评,最终达成共识,形成正确的答案,必要时老师也可补充一些典型的问题,以此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五、精心设计作业,促进能力提升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

7、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如果说一节课的任务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记住或掌握某个知识点,那是不完美的,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优秀的教师都很注意,使用巧妙的结尾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课题精心设计各种课后作业,使学生感到“课已尽,趣不尽”,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究、

8、发现知识,以此来补充和丰富课题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只要预习、展示充分,课后是不需要做大量作业的,因而在作业设计时一定要精悍。我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教学时是这样设计作业的 这样设计作业的目的在于作业1用于巩固基础,而2,3是则是给学生提出了高于课本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课后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以此促进其能力的提高。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

9、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总之,通过长期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我感觉我的数学课堂更加有了情趣,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能够议论、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真正成了课堂上的主人,使过去严肃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而和谐,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够更加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更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我认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是一个较好的模式,值得同行们借鉴。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