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渗透及融合.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1820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专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渗透及融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专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渗透及融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专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渗透及融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专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渗透及融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专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渗透及融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专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渗透及融合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目前中专院校在中文教育的培养方案中也已经明确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专中文教学理念与方式,朝着多元化与信息化方向发展,中文课是极具思想与内涵的工具课,具有情感性,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引领学生感悟文章中的真善美,进而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中文教学陶冶学生情操,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本文简要分析中专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渗透及融合,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希冀促进中专院校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专;中文教学;情感渗透;综合素质 引言 语文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受到

2、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是语文的文学性却经常被忽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与完善,当前语文教学目标更加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引领。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有效的避免各类校园事故的发生,能够弥补学生情感教育的缺失,有助于学生逐步的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并发展自我。 一、中专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的必要性 道德是个人的灵魂,也是民族的灵魂。通过接受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中专学校是向国家输送专业人才的场所,由于多方面原因,中专院校的学生性格较为怪僻,在就业中也出现问题,所以在中专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是中专学校的首要任务。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能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在中文学

3、习过程中,树立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社会主义情感,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比较,在培养学生人格方面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经久不衰的佳作,能够生动形象的展示我国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并讴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蕴含着丰厚的道德内容。所以教育者细心挖掘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以及德育内容,加强情感教育的融合,能够在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情感甚厚,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社会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由此可以看出,情感教育在中文教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中文学科独具的人文性特点,所以在中

4、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则是十分正确的。 二、在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渗透及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创设情境,以景生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情绪与环境相结合,通过融入有效的情感进行教育能够使学生深层次的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辅助工具来再造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运用多媒体播放文章创作的背景以及具体的图画,使学生能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文章的具体情境与内涵。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进行情境再造,是学生能够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二)因材施教,进行情感教育 部分中专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所接触到的事物范围不够广泛,他们也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

5、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所以在中文情感教育中,教师应当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因材施教。例如在开展写作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认知规律,进行相关写作,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能够丰富内心情感。例如教师让学生感受春夏秋冬四季变幻的特点,并以此为话题进行写作。有助于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匆匆,以及生命的珍贵,能够深入的感悟生活,热爱生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学习。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有效的情感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可塑之才。 (三)用激情感染学生,促进情感教育 在进行中文教学前,教师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分析,根据自己对于文章中的思想情感的?I悟,

6、结合文学素材进行有效分析,能够详细的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在中文教学中,教师情感的流露,对于学生的影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教师慷慨激情的朗读文章时,能够振奋学生的精神,使学生充满学习兴趣,能够更好的进入学习情境中。教师的综合素养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中专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就是教师,所以教师应当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自身良好的文学素养以及综合素质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运用诙谐幽默的授课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能够爱上中文教学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挖掘自身的情感价值,塑造正确的发展观。 (四)拓展中文阅读,提高学生的情感意识

7、 中文阅读教学不只是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还可以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可以推荐一些优质的作品,让学生在课后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意识,将课堂的有限时间无限放大。通过课内向课外的延展与创新,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阅读审美情趣,积累文章素材。教师常推荐优质的文学作品,使学生不断的阅读积累,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可以通过举办课外活动,或者是读书竞赛等,让学生各自分享自己喜好的文学作品,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表达。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加强对文学知识的积累,提高了应用技能。有助于将学生的审美眼光引到社会生活中。能够带有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在进行作品阅读时,也能够养成

8、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并创造美,热爱生活,并积极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在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渗透情感教育,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行渗透情感教育,教师也能够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中文课堂上能够深层次的领悟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提高学习主动性与乐趣,能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

9、,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1武赞.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8(15).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2李云霞.试论语文情感教育对师生双方的意义J.教育与职业,2018(04). 3宋军丽.小学语文教学中

10、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2009(07).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4田德敏.浅谈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8(05)121+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