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分层教学的思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2316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分层教学的思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分层教学的思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分层教学的思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分层教学的思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分层教学的思索.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分层教学的思索 G633.67 A 2095-3089(2018)04-0138-02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学计算机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程。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开展分层学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分层学习作为一种使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在其他学科中有了成功的应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这一学科中也想当适合,它能使学生在短暂的课堂中,高效率地掌握技能。 一 从学生刚入学,我们就发现了学生在信息课中的起点不同,性不同,兴趣爱好等更是不一样。由于城镇与农村小学的开课程度不一,有的学校根本就不开课,所以导致一些学生信息水平处于启蒙阶段面对班级中学生

2、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水平,以及他们在操作技能、兴趣爱好、智力方面等的差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得不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以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来完成这堂课的设计。 比如在讲解“资源管理器”时,可以作如下内容的对比。计算机中的文件其实与现实中的文件只是形式的不同,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信息的载体。同样,目录(或文件夹)类似档案袋,磁盘类似文件柜的特定位置上。关上文件柜的门,里面就存放了大量的信息。如果文件很重要,我们会把它们放在特制的柜子中,并把柜子加锁甚至加上密码装置,这就成了保险箱。那么两者都牵涉到文件管理,启动资源管理器,就相当于打开了文件柜的门。 传统文件柜的分格、分层结构在这里变成

3、了资源管理器窗口左边的树形结构。用鼠标到处点一点,并注意资源管理器窗口右边相应的变化。资源管理器功能大于文件柜,因为资源管理器比文件柜功能更强大,使用更直观更方便。驱动器=文件柜的某一层,文件夹=文件袋。它们看起来模样都差不多,所以也都有容器的功能。正如大文件袋中可以装小文件袋、小文件袋可以和文件混放在一个更大的文件袋中一样,文件夹中也可以有文件夹,某一文件夹也可同一些文件混在一起放在另一个文件夹中。计算机的文件管理的层次结构这样就了然于胸了。 二 可能由于学习任务的加重,不少学生由小阶段对信息技术课热情高涨变为递减,到高中时这种现象最为明显,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冷漠、消极,只是在机械地完成

4、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所以采取课前把学生公成若干个小组,组内有学习特别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别人,也在基础差的,这样组内学生水平差别较大,可以以好带差,对起点低的同学帮助较大。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

5、”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但是也有不足之处。一些起点高的学生会没有耐心,起点低的学生又不好意思去问,还有就是对基础好的学生提高不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要辩正的看待,将层次高的学生和层次低的学生放在一起来评价,以实现以好带差的目的。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6、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三 李艺教授讲的分层次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班内分层次教学,也就是在班级内部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侧重地分别教学。二是走班制教学,就如北京十一学校一样,教师根据学生系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的不同,兴趣爱好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学生则根据自己的情况,进入不同的班级进行学习。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果。 分层教学

7、包括教学目标分层、过程分层、作业布置分层、以及评价效果分层。针对那些特长生,让他们进入第二课堂进行辅导,订阅电脑爱好者,成立机器人兴趣小组,电脑作品创作小组,信息学小组。有时学生举手此起彼伏,一个人哪里应付得了,顾东顾不了西,有了小组长后,他们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这样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分层教学有个关键问题就是师生关系的转变。师生平等成为校园生活的基本状态,教师居高临下的姿态、高高在上的架式、教训的口吻全都无法在校园里藏身,分层教学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师放下身段、敞开心扉,以长者的责任和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沟通、合作、共同成长。尤其是现如今大数据时代,学生都是高手。一个最简单的例了,就是老师手

8、机不如学生操作的熟练精通。与学生沟通好,才能深层次的挖掘其潜力,对于信息技术学科,往往操作能力强的学生,主科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这就需要我们“费尽心思”、“磨破嘴皮”,以优势特长来提高学习成绩,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

9、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分层教学有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成立学科教室,信息课都是专门在微机室上,所以我们就相当有这个硬件设施已经完备。再根据学生特点进不同的学科教室。学科教室不仅提供了学习这门学科的物质条件,营造了这门学科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让喜爱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在这门学科上有研究的学生找到了精神的栖息地,让身居其中的教师产生了以专业为美,以专业为依托的感觉。初步的教学实践表明,分层教学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有利于优秀生的培养,分层教学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