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改革浅谈.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2662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物教学改革浅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生物教学改革浅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生物教学改革浅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物教学改革浅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物教学改革浅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物教学改革浅谈 受分值和教学条件的限制,目前不少中学生物课还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不妨开放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在开放性、实践性、生动性三个方面下功夫。这样做既能丰富课堂教学,也能提高学生成绩,同时也是对新课程改革的最好阐释。 新课程改革; 新教学理念 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学教学,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怎样把握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并加以实施,是新世纪生物学教学理论与改革实践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中学生物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时代,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2、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应以“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题,在生物学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胡锦涛总书记在第24个教师节全国表彰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每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新世纪的生物教学改革中,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

3、、相互鼓励。这也是中华民族自古已有的“教学相长”的一个优良传统。 2、让学生学会学习。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新世纪的生物教学改革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重视和珍惜自己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对领悟到的学法多尝试、多训练,使之转变为自己学习的能力,提高自己会学习的本领。 二、国内外生物学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 1、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把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作为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科学素养的含义包括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概念、原理、方法和过程,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态度、精神和价值观

4、,具备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等。科学素养的内涵,除了重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外,还强调了人的发展,包括人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价值观、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 2、打破学科中心的框架。随着生物学科的不断发展,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这就出现了学校修业时间有限、学生精力有限与教学内容量大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是设立必修和选修两块内容.必修科目是教学内容的核心,是对学生生物学知识掌握的统一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学习,而且要求学好。选修科目是教学内容的补充部分,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打下基础,又为学生学习和了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培养学习兴越和爱好,进行有个

5、性的学习作了铺垫。在打破学科中心,构建以问题为中心或以目标为中心,提高课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课改过程中,人们依据模块课程理论,提出了模块化的方法.其特点是按照一定的课程目标,把教育的内容分成一个个相互独立、又能组合成为具有较大或综合功能的集成课程,我国在新世纪制定的高中课程改革新方案,就采用了这种新的课程构建方式,这对加大学生在课程中的选择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教材内容适应未来发展。21世纪的人们更注重生活质量,这就要求人们更加重视生命科学.科技的发展,促使人们更加重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价值观念.课程改革正朝着变“学科学”为“做科学”的方向发展.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基

6、础就是课程.在这方面,各国都有一些共同的趋向,即从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基础教育和普通教育人手,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为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从根本上改革教育思想、课程安排、教材、教学指导乃至整个普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是课程和教材。 三、从优化教法入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针对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弊端,应把改革的重心由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到以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中心。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师应以此为指导思想,在

7、课堂教学中克服“重教轻学、重讲轻练”的思想倾向,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合作氛围,既积极发挥启发、引导、激励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具有成功的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教学方法多样化。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形象,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教学方法改革,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采用设置悬念,小组讨论,诱导启发,演示和操作教具、学具,展示模型、实物、挂图,进行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参加生产实习等方法,创设良

8、好的学习情境,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技能、开发智力。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们以往对生物教学的评价体系显然已经过时。我们必须建立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评价体系。既然新教改为我们提供了创新的空间,优越的山川地理环境为教学生动性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作为中学生物教师,我们应该把传达“新课改”精神的开放性、实践性、生动性落实到生物教学的具体过程中, 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不断充实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在提高自己生物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本地区生物教学整体的水平。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

9、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

10、更重于传播知识。1 吴小江.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的哲学关怀,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3)45-50. 2 张庆.从生态系统看人地关系,理论导刊J,2018,(7). 3 吴畏.对“生态学哲学”概念的初步界定自然辩证法研究J2018.3.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11、。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4 包庆德,刘桂英.开启生态时代从生态学到生态哲

12、学J呼和浩特.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