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策略.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3206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小学生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小学生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生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策略 血吸虫病是乙类传染病,我国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四川省等12个省份曾经是血吸虫病的多发区。我国防治血吸虫的工作通过多年努力,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血吸虫病疫情得到较好的控制。近年来,在新感染血吸虫病群体中,中小学生的感染人数占了较大比例。加强中小学生对血吸虫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染的重要一环。本文从血吸虫病的传染原理和传播途径出发,提示该传染病的严重性,并提出若干种健康教育策略。 血吸虫病;传染;健康教育 1 血吸虫病的感染原理及其危害 血吸虫的童虫在感染者的体内移动时,对所经过的器官,容易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血管受损等

2、严重症状,更有甚者会出现局部细胞变形和细胞内点状出血。感染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恶心腹泻、食欲不佳、营养不良和肝脾肿大等。血吸虫的成虫对身体的损害不亚于幼虫,成虫的代谢产物可形成多种免疫复合物,并且这些免疫复合物会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最终会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血吸虫在体内的存活时间很长,由于缺乏分解虫体的酶,血吸虫死去的虫体会跟随血液流入肝脏,造成组织发炎。对于正处于身体发育最关键时期的中小学生而言,感染血吸虫最主要的两个危害就是 (1)血吸虫会大量吸收机体的营养物质,与正常细胞竞争生长物质,降低正常细胞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得不到即时的补充,最直接的影响就

3、是感染者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停滞或缓慢; (2)血吸虫会与体内某些物质形成免疫复合物,诱发全身反应,损伤免疫系统,使感染者易收到疾病的攻击。 2 血吸虫病的传染途径 血吸虫感染人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传染源,即血吸虫感染的宿主细胞,主要有牛、羊、马及鼠等三十多种动物; (2)传染途径,即传染源的粪便进入有钉螺存在的疫水,宿主因接触疫水而传播; (3)易感人群,特别是一些经常接触疫水的人群,如渔民和农民。 只有满足以上三个条件,血吸虫病就能顺利传染,而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传染途径,传染途径由三个部分组成 (1)有血吸虫病宿主粪便的疫水,如在河水边洗刷马桶,饲养感染血吸虫病的动物等情况下,含有

4、血吸虫的粪便进入水中形成疫水; (2)钉螺的存在,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因此只有有钉螺的地区,血吸虫病才有可能流行。钉螺是两栖软体动物,在水中和陆地上均能生存,一般多生存于水源充足,有机物丰富,杂草比较多的河边或浅滩中,钉螺在陆地上的活动范围较水中的范围小,而且行动缓慢,钉螺可随着水流或者漂浮物扩散到很远的地方形成新的传染源; (3)接触疫水,在疫水附近生活的居民因各种生活或生产活动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疫水,如洗衣服、捕鱼,游泳及洗脚等。 3 中小学生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的若干策略 (1)加强血吸虫病的宣传教育血吸虫病的宣传教育可分为大众媒介传播和人际传播。大众媒介传播包括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

5、,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播放血防节目、编制血防杂志、拍摄血防电影和纪录片等活动加强血吸虫病的宣传教育,同时利用好人际传媒,如在疫水区域设立明显的提示牌子,提示周围居民不要用疫水洗涤衣服或者进入疫水中游泳、经常派相关检查人员去疫水区或某些非疫水区检测水中的血吸虫的情况、接触疫水之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早期的治疗等。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

6、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2)增强中小学生对血吸虫病的防范意识对学生健康教育应该及时到位,首先可以每年辖区内的各个中小学开展血防“四个一”活动,即组织大家一起查一次螺、老师上一次关于血吸虫病的课、看一次录像、写一篇作文。其次,除了在学校内开展一系

7、列活动之外,在校外也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活动来让学生了解血吸虫病,如上街宣传、去血防机构学习等。另外,小学里的学生年龄小,接受血防健康教育时间不长,对血吸虫病的认识不深,因此也应列为重点强化教育对象,在学校里可以请专业血防医师用简单易懂的方法进行血防知识授课,同时老师也要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家长也要利用身边的一些网络资源进行血防知识的学习,学校和家长同心协力一定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3)消灭钉螺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体宿主,如果消灭了钉螺,那血吸虫就无法生存、繁殖和传播了。消灭钉螺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有土埋,垦种、蓄水养殖、煮沸和火烧等化

8、学方法有五氯酚钠、氯乙酰胺、石灰氮灭螺等,生物方法就是利用钉螺的天敌或其他生物直接消灭钉螺或破坏其种群平衡,达到灭螺目的。 4 结语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及时有效地对中小学生开展血防健康教育,不但有利于中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对血吸虫病的防范意识

9、及其自身的健康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向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进行血防知识的普及,使人们对血吸虫病时刻保持着一颗警惕的心。对中小学生进行血防健康教育是一种防止血吸虫病卷土重来的切实可行的长期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

10、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