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语文模块化教学探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3977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学校语文模块化教学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职学校语文模块化教学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职学校语文模块化教学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学校语文模块化教学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学校语文模块化教学探讨.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职学校语文模块化教学探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规划项目中职学校语文模块化教学探讨(项目批准号ZJB15053,项目主持人何权锋)的阶段成果 文言文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语文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在中职学生基础文化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低下的现实情况下,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沉闷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把握学生学习兴趣,结合文言文美学特点,探索新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从掌握质感、触动敏感、激发通感、培养美感等角度着手组织文言文教学,对加强中职语文教学薄弱环节、弘扬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中职;文言文;教学方法 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最重要的外在

2、表现形式,它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练达严谨、言简意赅、笃实敦厚,而同时又表现出晦涩艰深之气,格式上有严格的音韵格律和精巧的炼字;在内容上,文言文是古代文人在古代历史条件下对人文景观、社会问题现状所作出的思索,蕴含着高深莫测的道家哲学、儒家思想。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存在着从思维模式到表现方式的一系列差异,初中文化基础的中职学生在面对文言文时存有强烈的距离感、隔膜感和敬畏感。因此,讲好、学好文言文,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怎样才能将学生敬而远之的文言文学习变得有趣?在教学中从掌握质感、触动敏感、激发通感、培养美感这四个方面动脑筋、花心思,用“感”来启发和触动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掌握质感 所谓“质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认识感受能力,包括认识字形、读准字音、弄懂字义、感知语言所包涵的知识内容。语言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熟练运用。“了解和分析的基础在于语言文字方面,因为我们跟作者接触凭借语言文字打通了语言文字,这才可以触及作者的心”1由于很多学生连一些文言文中的常用字词都不能掌握,所以造成阅读困难。文言文变成了“紧箍咒”,学生读不懂、看不进,甚至一提文言文就头疼,最后完全丧失兴趣甚至产生畏惧感。 有些字词的基本意思古代常用但现在变得少用或者根本不用,学生阅读文言文时容易误解词义。对这些常用的词似懂非懂,导致对文

4、言文的了解囫囵吞枣、捕风捉影。学生在感知字词时通常易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产生误解,这里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进行探讨。 (一)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字词又会发展出很多引申义,理解文言文中的字词需要确定它时代背景下的本义,所以字词的翻译不能简单死板地按照课文注释,而应根据语言环境做出合理的释义。 对“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句话,课本对“王”字的注释为“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但“为王”究竟是称王、做王还是达到王道、实行王道?“使天下百姓归顺”是“王”本身的含义还是言外之意,表述欠明确,容易理解成称王、登上王位之类的意思。 而实际上“梁惠王”本来已经称王,这里谈

5、论的不是当不当王的问题,而是怎样达到王道的问题。梁惠王问的是为什么自己的老百姓没有增多。孟子的观点是要使自己的民众比邻国多,就必须实行王道。怎样才能达到王道呢?为王者必须首先做到让普通老百姓“不饥不寒”,而年长者能“衣帛食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王道,才能让天下的百姓归顺。可见他们谈话的主题是王道,“然而不王者”的“王”,就是上文“王道之始也”的“王道”,因此要结合文本释义为王道。这里用作动词,实现王道,也就是让百姓归顺的意思。 (二)同义词的辨析 在通读文章后,有学生提出同样是说百姓没有粮食吃,为什么会出现“涂有饿殍而不知发”、“黎民百姓不饥不寒”两句话,两者能不能互相调换。这就需要教师对饥和

6、饿及时进行辨析。“饥”是现在所说的一般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指没有饭吃,受到死亡的威胁。所以因饿而导致死亡的人成为“饿殍”。只有真正弄懂了饥与饿的区别,学生才会真正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就是民本思想,重视百姓的生存权利。 (三)古今意义不同 “弃甲曳兵而走”中“走”的意义不是现在意义的走路,而是指奔逃。若是按字面理解就不符合事实常理,在溃不成军、丢盔弃甲的情况下,有谁能气定神闲的走路呢?战国策?齐策中“宣王谢曰寡人有罪于国家”,若按现在字义“谢”是感谢,可“感谢”与后面的“有罪与国家”逻辑想冲突,这就会与本意相违背。所以“谢”应解释为“谢罪”。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高屋建瓴仰地基之固”,

7、教师在课前应根据学生文言字词的掌握情况,有重点地帮助学生攻克语言关,有意识地加强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常用字词“质感”。当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些难以掌握的字词之后,理解起来就会更贴近文章本意。 二、触动敏感 文学是情的产物。叶燮原诗中说 “意中之言,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又不可解”。2文言文是古代文人墨客有感而发的,用艺术力量感染读者。文言文的魅力就在于它有无尽的解释,要靠培养学生有一颗敏感的心去悟。所谓“敏感”不仅仅是对语言的感知迅速,还要特别具备辨别力和品位力,具备能够深入其中获取其意义的能力。 文言文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述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

8、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3。古诗中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流露,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这些意象有较为固定的意义,“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松喻坚贞,菊喻隐逸。 教学也是一个情的传递过程,培养学生的敏感度,就要充分调动学生敏感的主动性,带动潜在的思维能力。文言文短小精炼,语言紧凑,给人留有丰富的想像空间,正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时时为如何展示自己的才华而绞尽脑汁,而应将真实还原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体验,以学生储备知识和增加生活阅历为目标,立足于学生的情感体验。众多文言文中所体现的古代思想,依然可以指导现代人,但同时也会与现代人的观点形成一定的摩擦

9、。教师可以利用这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评判和审视古代思想的性质。 三、激发通感 “通感”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或者另几种感觉。一滴水里观宇宙,一朵花中看世界,所以任何一种感受都震动心灵,都可以引起似曾相识的一种或几种感觉。同一意象,不同诗人也会寄予不同的情感,具有不同的意义。如怀古诗,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为切点,拓展其他文人墨客对古今的感慨或者感慨世事沧桑,或者探究盛衰之理,或者表达失意情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整合能力使之真正懂得“文章合为时而著”。 学生不是带着空白的大脑走进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学生知识积累、认识水平、思维习惯、生活经验等情况。例如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

10、位作者虽然都受贬,两篇文体基本相同,但抒发的感情却有区别,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很难见到受贬后的抑郁之情;而醉翁亭记却流露出作者受贬后娱情山水以排谴抑郁的复杂感情。 在讲授时,应根据教学对象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区分相同主题下不同作者的情感差异。“通感”会不同程度地增加头绪,加大容量,增加了教学难度,这就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斟酌深度与广度中完成知识的迁移。对于学生学习中的发现,哪怕是一点一滴都要高度重视,及时给予鼓励并采纳学生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四、培养美感 文言文语言不同于现代文,它更偏重于韵味和灵性。体味这种感性的审美特征,依赖于学生的“美感”,而培养美感

11、的方法就是要通过美读。所谓“美读”,就是通过朗读显现作者的情感。用美读法来引导学生构建文言文的美。反复诵读,可以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从感性上、直觉上、整体上认知文言文。 大声的诵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语言,将静态的字句立体的表现出来,把作者的情绪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音词的运用,不仅音节流畅中包含着愁怨,舒缓中带着深沉,把作者那份国破家亡的愁怨,凄凉悲痛的感情淋漓尽致展现出来。学生在背诵中比较容易体验它的语言美和婉约美。 “质感”文言文教学既要看到“文”的价值,又要重视“言”的重要性;“敏感”注

12、重培养学生主体参与和创造意识的教学策略;“通感”在很大程度上能一改传统文言文教学的孤立、零散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古文知识有系统地掌握,从而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文言文中蕴涵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情感因素,通过培养“美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通过“质感、敏感、通感、美感”的教学方法,拓宽视野、增大容量、活跃课堂、训练思维,增加课堂的活跃性,为文言文教学注入了活力 。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

13、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2018.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

14、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2赵莉娟.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天地,2018,(06)140-141. 3朱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诗歌教学有效性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53124-25.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

15、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