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户外数学兴趣小组的实践.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4159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户外数学兴趣小组的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户外数学兴趣小组的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户外数学兴趣小组的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户外数学兴趣小组的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户外数学兴趣小组的实践.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户外数学兴趣小组的实践 中职数学教学面临着一定的窘境,如何摆脱这种窘境,笔者在指导文件中寻找到有效突破点数学史,并发掘其对实际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通过组织“数学那些事儿”数学兴趣小组,作为一个试验阵地,实施户外使用数学知识的实践,以期实现目标。 一、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从“中专”的黄金期消失之后,中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滑坡,没有入学成绩的限制,所以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极其薄弱。学生的基础知识及非智力因素较差,尤其是?笛?础。许多同学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学生视数学为枯燥、烦琐、艰难的代名词,对其产生恐惧心理,有的甚至拒绝学习数学,除了学习基础差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

2、们觉得学习数学,除了应付考试之外,别无它用,甚至更有学生表示“数学是老师虐人的最佳工具”(问卷调查时学生的真实答案)。 二、通过兴趣小组活动达成的目标 对兴趣小组的实际运营中,我发现,学生在“数学那些事儿”的氛围中,可以逐渐达成以下的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国数学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其中的数学史更是蕴含着国人数学智慧的结晶。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

3、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就能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和努力探索。现在,我将数学史

4、以数学社团为桥梁融入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以数学史中故事情境的再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一些感人的数学故事可以让学生知道数学先辈们所付出的艰辛,及帮助数学家们在困难中不懈拼搏的精神动力数学的内在魅力吸引着他们,从而让学生们努力去接近这种数学中的魅力,提升自己的学习热情。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5、”。“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三、数学兴趣小组具体实施大纲 教学做合一源自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做”是核心,主张做中教,做中学,不仅可以将数学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能使学生增强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等。我设计了游览扬州园林或体育公园的活动,边走边发现数学,感受数学之美,数学之趣。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何园数学。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

6、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本次何园里的数学之旅,我们在何园的优美风景中发掘数学的元素,轻轻松松地了解数学,在走过船厅,玉绣楼,片石山房等景点时,我们认识认识藏在其中的数学小伙伴,比如勾股定理,分形,数学危机,数学的符号化,数学的对称美等。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

7、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2)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宋夹城数学。宋夹城,国家级4A景区,至今已有近800多年历史,现被开发为体育休闲公园。本次宋夹城里的数学之旅,我们在宋夹城的更广阔天地中发掘数学的元素,开开心心地了解数学。进宋夹城南门,从一个曾经的世界三大猜想之一-四色猜想入手,开始整个数学旅行(猜想是数学学习获得方法或数学研究中总结出规律的重要源泉),步量宋夹城至西门(运动中,体会古老的测绘方法),观投石器,了解最稳定的图形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作为几何中的基本构图,在初中几何中大量存在,也具有许多奇妙的性质);玩玩滑梯,了解最速降线的奇妙处(数理不分家,物理中的很多结论都来自数学研究);走在曾经的城防工事里,我们也从军事的角度,来发掘数学在军事中的巨大作用(没有现代测量仪器的古代人也能进行精确的测绘,只有数学能帮助他们);玩玩打水漂游戏,我们来见识圆这个几何图形的巨大魅力,再来到本门半圆型剧场来进一步观赏圆的特性 “数学那些事儿”兴趣小组活动在一个学年的运行中,学生和老师都获得了对数学的不一样的感受。学生觉得数学不冷峻了,还有了一点可爱的温度;老师觉得教学更有施展空间了,可以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效率提高,而自身的数学素养也得到了提升,可以更从容面对以后的教学工作。真的很期望,我们以后的中职数学教学不是事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