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4788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为社会培育及输送专业型高素质人才是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语文是中职学校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为目标,阅读教学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措施。由此可见,阅读是中职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积极响应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以读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感受等要求,进一步探讨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建设性意义。 中职;语文;阅读 一、当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过分依赖教参。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分依赖教参,从而带来课堂上标签式的解读。在这样一种“纯教参”的阅读教学模式之下,滋长了教师的惰性,容忍了教师的依赖性,于是很

2、少有教师从教材本身去探寻教材的意义。对一些语文课文中塑造的丰满人物形象,我们很少有人站在“人性”的角度去立体化解读,而是一味根据教参解读,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2、教改流于口号,阅读教学仍然停留在单纯的知识教学上。从当前国内外教改潮流来看,“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的新趋势。在语文学科阅读教学中,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励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完成特殊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学应以人为本。可是很长时间以来,教师的传统阅读教学仍然停留于单纯的知识教学,使得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内容,由于未从接受者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而造成了教学上的主体错位,使学生认为阅读就是应付教师的提

3、问,就是琢磨作品的答案,以致在阅读中迷失了自我,丧失了阅读的渴望。 3、阅读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当前的中职语文阅读课堂大多还沿袭传统语文教学的“四部曲”,即“词语解释”“文章结构分析及段落大意”“文章主旨概括”和“写作特点分析”这个固定的程式。多年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习惯于接受这种千篇一律的、似乎是“万能”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抑制和削弱了学生的创造力,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虽然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在这种“满堂问”的支配下,教师在课堂上连

4、续提问,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引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课程标准中阅读对话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二、转变中职语文教育理念 1.、重新认识语文课程,树立全面正确的语文学科性质观。汉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载体,包罗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多种知识,通过编者的精心筛选成为我们学习的范本。作为语言学习主战场的语文学科,除了工具性,其人文性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性之一。语文教育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更要注重情感熏陶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养

5、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真正实现语文价值教育目的。 人文性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博大精深而又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灵魂的文化基础。我们应重视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树立工具人文二者有机融合的科学语文性质观。 2、重新认识学生,树立学生主体教育观。“教”不能替代“学”,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说教与灌输代替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任何对读者的轻视,都会让阅读失去意义,学生的发展实质是学生的内在认知、情感与外在世界的整合,学生阅读的原动力是学生的内在需求。阅读教学中使文本的内蕴和学生知识情感得以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生命力的成长。最终达到叶圣陶教育思想中“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境地。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才算

6、是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呢?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应有的话语权、质疑权、评价权等各项权利,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以主体性的角色参与课堂。学生不再是聆听教诲的被动、受动者,而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情感、理解、想象行事的主动、施动者,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审美创造,不惟作者原意是瞻,甚至有时采取背叛性的阅读,让学生自由地读。同时要尊重学生读出的世界和多元的解读,让阅读教学呈现出多声部“圆桌会议”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成为文本的主动、积极解读者,学会感悟、浸润了其阅读的灵性。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

7、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三、调动学生的日常积累,激活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语文基本功最讲求的是厚积薄发。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和鉴赏,是通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而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并与作者发生思想碰撞,“读到自己”或“读出问题”,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其间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认识水平,又要充分考虑学生存在的语言潜能,唤醒学生沉睡的语言记忆,调动学生以往的语言积累。 美国

8、的宾夕法尼亚的阅读能力评估咨询委员会给“阅读”下的这定义是“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这一现代的阅读理念与苏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其一,二者都明了阅读生成的基础激活读者原有的知识感知与生活体验。其二,二者都强调了阐释的多元化,强调阅读的个性化与创造性。由于学生个人知识水平的差异,生活经验的不同,因此其阅读结果的生成必是百花齐放,丰富多彩。正所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综上所述,加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就业创业能力

9、具有重大意义。“教学依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身为中职语文教师务必要做好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 1 王微微.中专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教学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8(3)51.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

10、“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2 杨燕敏.中专语文阅读教学技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8586.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