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浅谈.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4876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院校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浅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职院校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浅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职院校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浅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院校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浅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院校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浅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职院校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浅谈 课堂提问是教学实践中,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在中职教育体系中,语文作为一门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其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提问也成了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目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着肤浅、零碎等低效问题,因此本文从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含义出发,对中职语文教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进而分析实现有效的课堂提问的策略。 中职院校;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引言课堂提问是教学实践中师生交流的主要途径。课堂上的提问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一类是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前者能够利用教学目

2、标导正学生的思维,让其逐渐消除学习新知识的紧张和焦虑,并以问题为载体开展课堂交流,在与师生的互动中,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习热情;后者则是课堂反馈的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提问不仅能够锻炼其思考能力,也能够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盲点,从而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对于中职生语文教学而言,由于学生的整体基础较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注重问题的引导作用,以保证学生能够在问题中启发思维,提高自主思考的能力。 一、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不仅要引导学生实现对所学内容的回忆、再现,更要稍微超过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并引导学生在对问题的分析、思考中获得广阔的思维空间,进而提高思维能力。

3、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教学研究的重点,而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主要环节,其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因此,从教学发展的角度来讲,有效问题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一再确认,从课堂提问上来讲,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水平以及认知规律等客观条件为基础,设计问题,并保证问题能够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启发学生思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维只有不断运转才能够保证其灵敏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点,更要具备开放性,从而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的问题解答;3、培养学生的问

4、题思维。现代教育不仅是为了教授知识内容,更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学习能力,而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问题思维的培养,让学生逐渐养成多提问、多思考的习惯,并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思维基础。 二、中职语文教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虽然也会根据教学需要设计问题,但是其问题质量却难以保证教学效果。中职语文教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问题过于密集,有些教师在一节课的时间内,会设计大量的问题,而学生在不断的回答中看似非常活跃,实则疲惫不堪,这样过多的问题设置一方面压缩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失去了向教师提问的时间,导致了课堂知识的单方面传递,而

5、难以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二、问题松散零碎。有些教师在问题设置过程中缺乏整体性和目标性,导致问题设置过于随意,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常抓不住重点,此外,有些教师在问题引入时难以把握恰当的时机,导致学生的思考不充分,影响了问题的有效性;三、问题过于表面化,有些教师在问题设置中,为迎合学生需要,故意降低难度,使问题的答案在文本中一目了然,或者只是利用一些选择性的题目,让学生回答是与不是,从而难以达到思维启发的目的;四、问题的插入太过生硬。有些教师在问题导入时,缺乏铺垫,让学生在被提问之前,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这样其在面对问题时,常常会表现的不知所措,从而影响了对问题深入思考。 三、提高中职院校

6、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恰当选择提问点,明确提问的目的性 提问点是问题的主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点首先要把握知识的重难点,保证问题能够切入知识理解的重难点,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中,顺利跨越理解障碍;其次,要注重对问题广度的考量,对于中职学生的整体来看,其语文基础较差,学生问题理解的能力也参差不齐,教师在问题设置中,应该实现问题的多样性,以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课堂参与率。 2.提高提问的技巧,增强提问的艺术性 有效提问并不是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这样简单,它需要一定的技巧,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如果平铺直述地将问题直接呈现给学生,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思考兴趣,

7、更会让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陷入表面化的误区,因此教师应该注重问题提问的艺术性,例如在将进酒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没有直接提问诗句的翻译,而是让学生从“悲怆”的角度,找出相应的诗句,然后在情感的主基调中来理解作者的情感。 3.把握提问的时机,增强提问的针对性 论语?述而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只有当一个人努力想弄明白一件事的时候,只有当一个人心有所想,却无力表达的时候,我们才能启发他。由此可见,这里的“愤”和“悱”就是思维发展的临界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抓住学生学习中“愤”和“悱”,调动学生问题探究的兴趣,并在学生渴望表达的时候给予帮助,以提高问题思考与解答的有效性。 4.优化提问的方式,

8、增强提问的有效性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优化提问方式,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中不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教师首先要从题目出发为学生提出问题“这篇文章写的是谁的背影?”、“这个背影是什么样的?”、“作者为什么集中对背影进行描写?”,以引导学生揭示文章的基本内容;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理清初读感悟,如让学生画出文章中的生字、生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将集中描写父亲背影的几个经典的动作性词语进行反复咀嚼;再次,进入精读理解,让学生从作者每一段的铺垫中,找出对父亲的情感变化,以及父子之间深切而复杂的情感;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并利用问题“课

9、文中令你最为感动的是哪一处?试描述你被感动时的真实心态。”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思考,从而深化对文章的自主理解。 四、结束语 总之,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衡量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打破传统问题教学中单方面提问的状况,同时改善问题的质量,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为指导,科学设置问题,把握提问时机,恰到好处地启发学生思维,让中职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1华敏. 目的明确;循序渐进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9289-290. 2李永莉. 浅谈中职

10、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J. 科技创新导报,2018,13144.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

11、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3林佩华. 精心设疑,艺?g提问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1180+230. 其实,任

12、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浙江省宁波慈溪市周巷职业高级中学 315324)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