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级水平留学生嵌偶单音词习得的特点及教学启示.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4923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高级水平留学生嵌偶单音词习得的特点及教学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高级水平留学生嵌偶单音词习得的特点及教学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高级水平留学生嵌偶单音词习得的特点及教学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高级水平留学生嵌偶单音词习得的特点及教学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高级水平留学生嵌偶单音词习得的特点及教学启示.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高级水平留学生嵌偶单音词习得的特点及教学启示 本文考察了嵌偶单音词“佳”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发现其使用正确率较高,嵌偶成分的分布范围广,但不同嵌偶成分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其使用误例,有些与嵌偶单音词的韵律和句法特点有关,有些则与“佳”和嵌偶成分组配后的搭配限制有关。本文推断,嵌偶单音词习得正确率较高,与中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采用语块记忆策略有关,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嵌偶单音词特殊的韵律和句法特点,并有意识地采用语块记忆策略。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语块教学 嵌偶单音词 一、嵌偶单音词的特点及相关研究 汉语书面语词汇中,有这样一些单音成分,它们不能单独使用,只有与某些前

2、加或后加单音成分组配在一起,才能在句中充当相应的句法成分。例如“佳”,与“极、甚、不”等单音词组配在一起,才能充当相应的句法成分。如 (1)这种茶的口味极佳。“极+佳”组配在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成分。 (2)大家对这部作品评价甚佳。“甚+佳”组配在一起充当句子的补语成分。 (3)他在此次比赛表现不佳。“不+佳”组配在一起充当句子的补语成分。 如果去掉“极、甚、不”几个单音词,则上述句子不能成立。 (4)*这种茶的口味佳。 (5)*大家对这部作品评价佳。 (6)*他在此次比赛表现佳。 这一类单音节成分,与一般的黏着语素和自由语素不同,既有“黏着”的特性,又有“自由”的特性,董秀芳(2018)称之为

3、“半自由语素”,将其视为语素。冯胜利(2018)因其“句法自由”和“韵律黏着”的特点,称之为“嵌偶单音词”,将其视为词。可见,这类成分既不同于普通的词,也不同于普通的构词语素。鉴于这类词与其嵌偶成分组配之后往往构成短语结构而非词,本文采用冯胜利(2018)的提法,称之为嵌偶单音词。黄梅(2018)归纳了这类词的四个主要特点一是属于现代汉语中的单音节文言词;二是使用上有语体限制,用于正式典雅语体;三是使用上有韵律限制;四是其与嵌偶成分组合而成的成分,可能是短语,也可能是临时的双字组合,不一定是词。学界关注过这类语素的还有吕叔湘(1962)、许德楠(1981)、刘叔新(199030)、黄梅、冯胜利

4、(2009)等。目前,学界对于这类语言单位的特点、鉴定方法、大概数量及基本分布情况已有一定的了解。 半自由语素多用于具有文雅庄重色彩的书面语中,是现代汉语书面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语中很少出现(董秀芳,201859;冯胜利,20185)。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学习者接触的往往都是由半自由语素构成的双音合成词,较少接触属于汉语书面语系统的、充当句法成分的半自由语素。到中高级阶段,学习者开始较多接触汉语书面语,教材中充当独立句法成分的半自由语素随之大量涌现。由于嵌偶单音词在语体与韵律方面的特殊性,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目前,专门针对嵌偶单音词的习得的研究尚不多见。冯胜

5、利(2018)书中为每个嵌偶单音词条目都设置【误例】项,列出该词的两三个误例。岑岭、骆健飞(2018)针对嵌偶单音词的特点提出汉语教学的韵律视角问题,在语料考察的基础上归纳了一些留学生嵌偶单音词使用的偏误类型,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但因语料受限,骆健飞(2018)文中并没有相关数据说明嵌偶单音词的偏误率的高低。 前人的相关研究中,尚有这样几个问题未曾涉及第二语言学习者对嵌偶单音词的习得的总体情况如何?有哪些特点?偏误率高吗?韵律限制和语体限制是导致学习者出现偏误的最重要的原因吗?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拟以嵌偶单音词“佳”为例,考察大型中介语语料库“HSK动态语料库”中“佳”的使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6、,探析第二语言学习者嵌偶单音词习得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高级阶段的汉语词汇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佳”的习得情况和特点 选择“佳”作为典型考察对象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在前人的相关研究中所举的典型词语中较常出现;二是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出现的用例较多,共计223个;三是学生只有在中高级阶段的学习中才能接触到。 (一)“佳”习得的总体情况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与“佳”的使用相关的用例共223例,其中正确用例206例,占92.4%,误例17例,占7.6%,正确用例所占比例远高于误例,占全部用例的绝大多数。因此,虽然不能排除学习者在某些语境中回避使用的情

7、况,但就学习者对“佳”的总体使用情况来看,其使用正确率较高,习得效果较为理想。由于相关研究成果中只提及嵌偶单音词的偏误类型,且主要偏误类型皆与其韵律特点有关(岑岭、骆健飞,2018),因此我们此前曾设想,嵌偶单音词的句法和韵律特点可能会导致学习者在使用中出现大量偏误。这次考察的结果,显然与我们此前的设想不甚相符。那么“佳”在语料库的具体使用情况如何呢?使用中主要有哪些类型的误例,不同类型误例各占多大比重呢?这些误例是否皆与嵌偶单音词的句法和韵律特点相关?下文将对上述问题逐一进行分析。 (二)应用“佳”而误用其他词语的情况 在17个误例中,有3例是应用“佳”而误用其他词所致,其误用原因则各不相同

8、。 *(7)“安乐死”不一定是帮助爱人的最佳CC良的选择。 *(8)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我也为公司拿下了全国最佳CC有企业奖的金牌。 *(9)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必能达到学习的最佳CC高效果。 例(7)中,学习者将“佳”误用为“良”,可能是因为“良”与“佳”语义相近,都有“好”的意思。但“佳”的前加副词性成分可以是否定副词“不”,也可以是程度副词“极、甚、最”等,而“良”的前加副词性成分只能是否定副词“不”,不能出现程度副词。学习者或因未注意二者的区别而误用。例(8)中我们推测当是学习者将“优”误写作“有”,二者音近且符合上下文语境。所以,实际情况是学习者因不辨二者区别,将“佳”误用为“优(有)

9、”。例(9)中,学习者将“佳”误用为“高”,可能是因为不清楚“效果”只有好坏之分,没有高低之分。这一误例涉及的是嵌偶单音词与其嵌偶成分组配后再与其他词搭配的问题。 (三)“佳”与嵌偶成分的组配情况 嵌偶单音词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韵律黏着,与前加或后加嵌偶成分组配成一个双音节音步后,才能充当句法成分。那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学习者在使用时是否考虑到了“佳”的这一韵律限制?“佳”是否与嵌偶成分组配后才入句?是否出现未与嵌偶成分组配就由“佳”独立充当句法成分的用例?这种用例多吗? 考察后发现,语料库中绝大多数用例中“佳”都是与其嵌偶成分组配使用的,这些用例占全部用例的99.1%。这说明,学习者

10、对嵌偶单音词在使用上的韵律限制是有充分认识的。但与此同时,在语料库中也的确存在“佳”未与嵌偶成分组配而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用例,只是这类用例数量非常少,只有两例,占全部用例的0.9%。这两个错误用例如下 *(10)在实行男女分班制之前,教育局应对这一制度做一长远的探讨,并研究可能产生后果或者其效果是否比混合式教育来得好CC佳,否则,与其进行男女分班制,倒不如立新措施以改善混合式教育的弊端。 *(11)总之我对流行歌曲的想法是好CC佳的,但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喜爱的歌声发狂或着太过执迷,我也觉得不好的。 例(10)中的“佳”单独充当句中补语,例(11)中的“佳”单独充当句中谓语,都不符合嵌偶单音词的韵

11、律要求,应换为与之同义的普通形容词“好”。 我们的另一个关注点是,在学习者的用例中出现了“佳”的哪些嵌偶成分,这些嵌偶成分的使用频率是否存在差异。汉语中“佳”与嵌偶成分组配而成的结构,既有双音词,也有双音短语。其中“佳”与后加名词性嵌偶成分组配而成的一般是双音词,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列出的“佳宾、佳话、佳绩、佳节、佳境、佳句、佳丽、佳酿、佳偶、佳期、佳人、佳肴、佳音、佳作”等词皆为双音名词。而“佳”与前加副词性或动词性嵌偶成分“不、欠、最、甚、极、尚、绝、为”等组配而成的,有双音词,也有双音短语,词典中列出词条并标注词性的只有“欠佳”,其他如“不佳、最佳、甚佳、极佳、尚佳”等双音短语皆未在

12、词典中列出词条。 上举“佳”的常见嵌偶成分,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哪些出现用例,哪些未出现用例呢?考察后发现,在“佳”的全部用例中使用的前加嵌偶成分有“最、不、极、欠、尚、绝、为”七个,其中“最佳”的用例最多,116例。其次分别是“不佳”(14例)、极佳(7例)、为佳(7例)欠佳(6例)、尚佳(2例)、绝佳(1例),未出现“甚佳”的用例。在“佳”的全部用例中使用的后加嵌偶成分有“音、策、话、绩、节、偶、人、肴、作”9个,其中,“佳音”的用例最多,共38例。其次依次是,佳节(7例)、佳作(6例)、佳肴(4例)、佳绩(3例)、佳人(3例)、佳话(2例)、佳策(1例)、佳偶(1例)。另外,还有

13、一个误例,即“佳菜”,为学生的自造词,当用为“佳肴”。 由以上考察结果可以看出,在嵌偶成分使用方面,学习者对嵌偶单音词“佳”的习得具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嵌偶成分的分布范围较广。在常用前加嵌偶成分中,只有“甚”一个成分未在语料库中出现相关用例;常用后加嵌偶成分,在语料库中也出现了9个之多,占常用嵌偶成分的绝大多数。二是在使用频率上,不同嵌偶成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语料库中分布并不均衡。其中,“最”和“音”两个嵌偶成分与“佳”组配而成的结构“最佳”和“佳音”的用例,分别占全部用例的52%和17%,居前加和后加嵌偶成分之首。 第二语言学习者对“佳”的嵌偶成分的使用与汉语母语者是否一致呢?我们对CCL

14、语料库中“佳”与前加嵌偶成分组配情况进行了考察,下表1中呈现的就是“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与CCL语料库中“佳”与前加嵌偶成分组配情况比较。 表1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与CCL语料库中“佳”与前加嵌偶成分组配情况比较 项目 最佳 不佳 欠佳 为佳 极佳 绝佳 甚佳 总数 HSK用例数 116 14 6 7 7 1 0 151 所占比例 76.8% 9.3% 4.0% 4.6% 4.6% 0.7% 0 100% CCL用例数 15443 3785 1391 805 707 435 198 22764 所占比例 67.8% 16.6% 6.1% 3.5% 3.1% 1.9% 0.9% 100% 从上

15、表可以看出,在“佳”的前加嵌偶成分使用方面,母语者和第二语言学习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一致性,其中“最佳”的使用率都是最高的,且占绝对优势,“不佳”的使用率都居第二位,其他各嵌偶成分的使用率都很低。 从后加嵌偶成分的使用来看,第二语言学习者“佳音”的使用频率最高,而在CCL语料库中,“佳音”在使用频率上却并不具有任何优势。我们推测,“佳音”的高频出现,当与写作题目中涉及求职内容有关。 (四)“佳”与嵌偶成分组配后的使用情况 前文提及的问题中,还有一个尚未回答,这就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使用偏误是否都与其韵律限制有关。对语料库中“佳”的全部误例逐一考察后,我们发现,“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存在这样一些误

16、例其中“佳”都是与单音嵌偶成分共现的,且嵌偶成分的使用也没有任何问题。进一步考察后,我们发现这类偏误往往和“佳”与嵌偶成分组配后的使用限制有关。就“佳”而言,其与嵌偶成分组配后的句法和语用限制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佳”与嵌偶成分组配后只能与一个或两个特定成分搭配使用,形成某种固定短语或语块。比如“佳”与“音”组配而成的双音词“佳音”,在汉语中的搭配具有一定倾向性,一是多与“静候”或“静待”搭配,构成短语“静候佳音”或“静待佳音”,二是多与“X传”搭配,构成“再传佳音”或“佳音频传”等。在北京大学语料库(CCL)中,“佳音”的用例共305例,与“静候”或“静待”搭配的21例;与“X

17、传”搭配的121例,二者共占总用例的47%。“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使用“佳音”的38个用例中,36个用例中“佳音”是与“静待”或“静候”搭配使用的,占全部用例的94.7%。未使用这种固定搭配形式的用例很少,只有下面两个用例。 *(12)企盼得到贵公司寄来的佳音。 *(13)希望能尽快收到您的佳音,就此驻笔。 上面两个用例,在一般母语者听来,往往感觉与求职信中采用的典雅语体不符,皆宜改为“静候佳音”或“静待佳音”,用一个短语传达一个句子的意思。 第二种情况,“佳”与嵌偶成分组配后只能充当特定句法成分。比如汉语中“佳”与“不”组配成“不佳”后,一般充当句中的谓语成分,很少充当定语成分。比如我们

18、一般说“精神不佳、食欲不佳、心情不佳、经济条件不佳、印象不佳”等,但很少说“不佳的精神、不佳的食欲、不佳的心情、不佳的经济条件、不佳的印象”等。“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不佳”的正确使用的例子很多。例如 (14)小时候,家境不佳,爸妈每天都要出外干活,剩下我自个儿在家。 (15)由于经济状况不佳,我上学后必须出外工作以帮忙补贴家用;在此情况下成绩低落也就在所难免。 (16)当我心情不佳,或做事不顺的时候,我会很自然地翻阅它。 在使用“不佳”的14个用例中,正确用例11个,误例3个,分别占78.6%和21.4%,正确用例占绝大多数。下列三个误例的出现即与“不佳”的上述句法限制有关。 *(17

19、)如今社会出现不佳的景象,就是社会最基本单位家庭的父母和子女之间不能沟通的现象。 *(18)故吸烟对个人及公众皆有不佳的影响,能从法规上规定严罚吸烟者,相对的会有不错的成效,使空气清新,环境整洁。 *(19)当然,早恋是个人的决定和选择,父母也不可能老盯着孩子们看,这样对他们的发展也不佳。 以上三个用例中,例(17)中“不佳的景象”当改为“不好的景象”,例(18)中“不佳的影响”当改为“不好的影响”,例(19)中“不佳”当改为“不好”。这是因为,与“佳”具有同义关系的一般形容词“好”并没有类似的使用限制。 上述误例的存在表明,要习得某个嵌偶单音词,了解其语义、句法和韵律特点还仅仅是第一步,接下

20、来还需要了解其与嵌偶成分组配后的句法限制和语用限制。需要指出的是,与“不佳”的使用限制类似的还有“极佳”“为佳”“欠佳”“尚佳”“绝佳”,皆倾向于在句中充当谓语成分。而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使用“极佳”的7个用例,使用“为佳”的7个用例,使用“欠佳”的6个用例,使用“尚佳”的2个用例,使用“绝佳”的1个用例,全部为正确用例。由此可见,学习者对于嵌偶单音词“佳”与其嵌偶成分组配后的使用限制,有较为充分的认识。 三、教学启示 此次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嵌偶单音词“佳”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使我们对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嵌偶单音词的习得特点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也引发了对嵌偶单音词教学的一些思

21、考。 第一,从使用情况来看,嵌偶单音词“佳”的习得效果是不错的。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留学生对嵌偶单音词“佳”的句法和韵律特征有较为充分的认识,把握较为到位。这主要表现在,语料库中“佳”的使用误例所占比例较小,因单用而造成的误例,所占比例更小,原来预想的一些因韵律限制而产生的偏误实际上并未出现。我们最初推测,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即教师在教学中对这类词语的句法和韵律限制曾予以强调,并在学习者的头脑中不断强化,因此学习者的使用偏误较少。为此,我们对二十二位对外汉语教师进行了访谈。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86.3%)不会在教学中对嵌偶单音词的句法和韵律特点加以强调,学生有问即答,不

22、问即略过。很多教师表示,他们对嵌偶单音词未予重视的原因是,心中存在这样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学生在学过由其构成的相应双音词后自然能够理解该单音词的语义,因此才未在教学中予以重视。 这样看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佳”的使用正确率高,当另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从“佳”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应与学习者的学习和记忆策略有关。 第二,学习者正确的学习和记忆策略,或许是嵌偶单音词使用正确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从语料库中“佳”的使用来看,因韵律和语体限制导致的偏误用例为数极少,绝大多数用例中,“佳”皆与其嵌偶成分共现,这说明学习者是将嵌偶单音词与其常用嵌偶成分合并记忆的,采用的是语块记忆策略。 以往人们以为,语

23、言的生成就是把一个个词按照语法规则进行组合的结果。Becker(1975)发现,我们根据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或想要表达的看法,从心理词库中抽取的通常是能提供主要意义内容的词汇短语(lexical phrases),把这些短语按语法粗略地加以联缀,再填入一些细节信息或据需要加以细微修订,就能变成流利的语言来填充概念上存在的空白。Becker所说的词汇短语后来被称为“语块”(chunk),被认为是人类语言记忆与生成的最小单位。在Nattinger & DeCarrico(1992)、Lewis(1993,2018)等的倡导下,语块教学法逐渐成为一种较有影响的教学法流派。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界有学者通

24、过语块教学法的实验研究,发现“学生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准确性和用词多样性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班学生”(于秀莲,2018)。语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广泛认可,多有学者指出,语块训练法有助于学习者生成地道的表达,减少母语给汉语学习带来的负迁移影响,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语用水平。(周健,2018;亓文香,2018;张博,2018) 嵌偶单音词充当句法成分的一个重要限制条件就是必须与某个前加或后加单音节词连用,二者的组合体是一个双音节结构,汉语中双音节词占绝大多数,中高级水平的学习者对此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就会对这个组合体采用语块记忆模式,进行整体记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从我们此次对“佳”的使用

25、情况所进行的考察来看,就嵌偶单音词习得而言,学习者需要记忆和掌握的语块,不但包括嵌偶单音词与嵌偶成分组配成的小语块,还包括由这些小语块与其他词语搭配而成的大语块,这样才能保证其语境适配。或许正是由于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采用整体记忆策略,将嵌偶单音词与其嵌偶成分作为语块整体记忆,甚至将二者组配后与其他词语搭配成更大的语块进行整体记忆,才使得嵌偶单音词习得的正确率保持较高的水平。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教学中对于嵌偶单音词的句法和韵律特征的强调,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这是嵌偶单音词与其他类型词语之间的最为显著的差异;另一方面,语料库中尚存一些因嵌偶单音词句法和韵律限制造成的误例,因

26、此教学中尚需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可以推想,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提出明确建议,让学生有意识地对嵌偶单音词采用语块记忆策略,那么其使用正确率或许会比现在更高。 (本研究得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的资助项目号02991654490204,谨致谢忱。) 注释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CC为错词的标注符号,“佳CC良” 表示“良”为错词,当用词为“佳”。 1岑岭,骆健飞.嵌偶单音词词汇研究与汉语教学中的韵律视角 A.第十五届汉语词汇语义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8. 2骆健飞.中高年级留学生韵律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以书面 语写作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8,(5).

27、3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词法.北京北京大学,2018. 4冯胜利.汉语书面语初编.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18. 5黄梅.现代汉语嵌偶单音词的句法分析及其理论意义D.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8. 6黄梅.冯胜利嵌偶单音词句法分布刍议嵌偶单音词最常见于 状语探因J.中国语文,2009,(1). 7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8吕叔湘.说“自由”与“粘着”J.中国语文,1962,(1). 9张博.词汇大纲应持何种语言单位取向新汉语水平考试大 纲“重大轻小”引发的思考A.第十一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宁夏银川2018. 10Jiang,N.Lexical

28、repres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J.Applied Linguistics,2000,(1)47-77. 11Lewis,M.The lexical approach.Hove,England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12Lewis,M.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Hove,England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2018. 13Nattinger

29、,J.R.&J.DeCarrico.Lexical phrases and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

30、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language teach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许晓华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 100026)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