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探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5782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探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探究 为了适应国家高职英语的教学,交互式教学模式逐渐被引入到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当中。然而,高职院校还不能充分的使用这一教学模式,本文就高职院校使用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经历,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上的应用进行研究。 交互式教学模式 公共英语课堂 应用探究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高的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基础性和实用性,高职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老师在教学当中不仅要传输学生们专业知识,还要让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去,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做到拼写准确,在口语练习的时候还要听懂别人说的英

2、语是什么意思,同时能跟他们顺利的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当今社会,教育体系的改革使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寻找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众多的教学模式中,交互式教学模式更能适应大学英语的教学课堂,虽然交互式教学模式还没能完全应用到高职公共英语的课堂上,但是已经被很多资深教师认可。 一、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作用 1.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交互式教学模式最先起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比较具有创新性,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一直在当今的教育界被应用。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可以通过与老师的互动或者是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获得知识,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所需知识。交互式教学模式强

3、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引导作用,并不是课堂上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上的真正主体。学生在课前对课上要学的知识进行了解,自己有一定的想法,在上课的时候就会更加主动,熟练掌握知识后就会积极主动的进行口语的练习,在课上有疑问的时候就能够积极大胆的对老师进行提问。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协作精神。交互式教学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互动,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去,在学生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课上学习到内容,还能够加深记忆,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针对某个问题积极的进行讨论,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在英语的学习中,设置情境让学生进行表演

4、,学生之间协同合作,有利于同学之间的沟通。 二、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外语教学中的英语 1.利用多种形式设计教学导入。课堂的导入设计是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导入的效果决定着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今后的课程中去。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尽量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或者是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到课堂当中去。在课程开始前,给学生提出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英语问题,比如老师可以问学生“do you like your family”、“what is your favorite movie ”等,先让学生讨论几分钟,然后再开始这节课,经过老

5、师的诱导,能够使学生自然的融入到新单元的学习中去。 2.通过学生任务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在学习一篇英语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这一节课结束的时候给学生布置下学习下篇课文,需要在课下完成的任务,让学生提前查好资料,让他们对一些比较难的问题进行钻研探索,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其钻研精神。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学生被指点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让其体会到自学的乐趣,比如老师在讲Unite3The Last Leave时,先让学生在课下阅读这篇文章,让他们写出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在课上的时候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快速的掌

6、握这篇文章,以及生词。 3.利用小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教学活动开展最常见的形式是小组讨论,在小组成员合作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当今社会不仅需要优秀的人才,还需要优秀的团队,在工作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团队精神。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5到7个人,小组成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选择,教师也可以自己进行合理分组,比如,让性格内向的人和性格开朗的人结组,内向的学生在带动下变得开朗自信;口语能力差的和口语能力强的结组,从而提高口语能力较差学生的口语能力。教师让每个组的学生选择一个单元,并深刻理

7、解该篇课文,让他们自己做PPT,查寻资料,在课上对其他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做小老师,讲完后由老师对他们所讲的内容进行评价,而其他组的组长进行打分,这样学生在课下准备的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该以此为目标。在公共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在多种形式的课堂上锻炼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从而使学生满足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8、,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

9、“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刘香萍.职业英语渗透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8(2)124-125.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

10、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2陈水生.论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英语教学的服务性J.成人教育,2018(10)56-57. 3杨琪.对高等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8(6)114-115.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