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5886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出导向法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产出导向法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产出导向法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出导向法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出导向法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产出导向法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产出导向法是我国外语教育专家文秋芳教授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强调“学用一体”、“学以致用”。而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正谋求改变、转型,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尝试运用产出导向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从教到评的一个完整体系将为大学英语教学注入活力。 产出导向法 大学英语教学 评价体系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中让教师普遍感受到的一点是教学对象组成往往复杂、多样,相互之间水平差异大,有些学校尝试进行分级教学,但受制于管理等各方面情况,可能成效不够显著。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和理念,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产出导

2、向法与大学英语教学 外语教学专家文秋芳教授(2018)探索了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将输出驱动假设、输入促成假设和选择性学习假设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出导向法(2018)。产出导向法是我国外语教学专家针对我国外语教学现状和教学需求提出的教学新思路、新方法,理应得到全国外语教师的重视和响应,教师们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科目、特点,积极进行尝试和探索,既有利于提高自身教学、研究水平,又有利于完善、丰富“产出导向法”这一新理念、新教法。 大学英语教学因为受众广、影响大,而备受瞩目。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学因受众群体庞大,学生相互之间水平差别较大,因此,传统的一刀切、一锅端式的教学模

3、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新形势了。另一方面,有些学校虽然实施了分级教学,尝试为每一级别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但学生的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方法仍需完善、调整。而产出导向法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这一教学法强调“学用一体”、“学以致用”,遵循这一理念构建起来的大学英语教学,给予学生大量使用英语的机会,同时教师又提供足够学生完成任务的帮助,因此可以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积极性。产出导向法在有利于课堂教学出效果的同时,又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理念革新。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被一本固定的教材捆绑住,虽然制定了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演变为完成教材的讲授,而忽略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4、而产出导向法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被某一套固定的教材所捆住,而是针对实际教学目标,真正根据课堂教学需求,由教师去选取适合的教学材料并提供给学生。这样,结合分级教学的措施,就能真正使每一级别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订购、参考几套不同的同一水平级别的教材,由负责各级别教学的教师进行研讨先确定好本级教学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然后为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具体如何开展教学?选用哪些教学材料(包括音视频资料、教材文本、其他配套教学所需资料等)?如何组织实施?如何进行合理的考核?这样建构起来的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层级分明,每个层级的教学目标更清晰,更易实现,同时整体教学也有清晰的理念支撑,不

5、会再出现每个老师“各自为政”,各有大相径庭的理念和做法,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就可以得到提高和保证。按各级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并改革以往的评价体系,结合语言产出的特点,制定、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扭转一些高校学生群体中或多或少存在的厌学情绪。 三、结语 在上述运用产出导向法构建起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该模式对学校管理理念和水平可能会提出一定的挑战。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改变以往的一锅端式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分级教学、小班教学(需要控制班级规模),这势必要增加学校的教学投入和运行成本,因此会对学校管理

6、理念和水平形成一些挑战,有关管理部门应该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应该给予合理的支持和投入。其次,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准备和投入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模式改变了以往使用一套固定教材的做法,因此,教师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寻找、选取合适的教学材料,而且,还需在课上课下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这也增加了教师的投入。最后,产出导向法还对学生英语水平有一定要求,因为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大量产出,因此,并不适合水平过低的学习者。但将产出导向法运用于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有利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既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受益;又能使教师通过教学各个环节

7、的准备和实施,也从中获益。例如各分级教学团队、各不同课程组,在自行寻找、选取合适的教学材料中,可能积累出一定经验,可尝试开发适合本级教学目标的自编教材;可对教学进行一些实证性研究,以摸索出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不断优化教学各环节;可建立新的、更为全面的评价体系,建设试题库,使考试更为公平、合理,提升考试、测评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1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8,(6)14-22. 2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4)547-558. 3张文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的课堂教学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

8、2018,(4)10-17.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干诚(1980-),女,浙江宁波人,硕士,讲师,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