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6019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语文七色光 (共43个评价点) 一、我能给( )里正确的读音或汉字打“”。(评价点5) 掠过(l lu) 丝绦(tio to) 嫉妒(j j) 羊圈(qun jun) 重新(chn zhn?溃? 教书(jio jio) 纠(分 芬 纷) 互(箱 相 厢) 细(致 至 质) 样(试 式 示) 二、我能看拼音,写词语。我会将字写得正确、规范、端正。(评价点16) y lin un ?括?i zhu jin qn tn u zhu w do zn ?括? xn s 三、我能比一比,组成词语。(评价点4) 导( ) 旅( ) 谜( ) 科( ) 异( ) 旋( )

2、 迷( ) 料( ) 四、我认识很多量词,会根据不同的意思填准确。(评价点8) 眼 支 身 束 阵 对 幅 串 一( )珍珠 一( )微风 一( )羽毛 一( )歌曲 一( )画面 一( )翅膀 一( )金光 一( )清泉 五、我会根据词句的意思判断带点字的意思,并将序号写在句末的( )里。(评价点4) 1.光A.只是,单单 B.一点儿都不剩,全没有了 (1)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 (2)弟弟把零用钱都花光了。( ) 2.抽A.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来 B.某些植物体长出来 (1)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 (2)他从信封里抽出信纸,展开来读。( ) 六、我喜欢排列句子,将序号

3、写在( )里。(评价点6) ( )从她九岁那年起,就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那里。 ( )在一座小镇的边上有一座东倒西歪的院子。 ( )房子里住着长袜子皮皮。 ( )院子里有一幢破旧的房子。 ( )她既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 ( )不过,她觉得不错,因为不会有人打扰她。 日积月累 (共20个评价点) 一、我积累了歇后语,能把它们补充完整,将序号写在( )里。(评价点3) 各显神通 慌了神 多多益善 粗中有细 铁面无私 愿者上钩 包公断案( ) 韩信点兵( ) 张飞穿针( ) 八仙过海( ) 姜太公钓鱼( ) 孙悟空大闹天宫( ) 二、我知道下面成语的规律,我能将( )填正确。(评价点6) 1.填上反

4、义词( )惊( )怪 ( )辕( )辙 2.填上近义词( )学( )问 无( )无( ) 3.填上相同的字( )( )起舞 ( )( )如生 三、我发现了“的”“地”“得”的规律,我能在( )填词语。(评价点3) 1.填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光彩夺目的( ) 清澈见底的( ) 2.填表示动作行为的词弯弯曲曲地( ) 和颜悦色地( ) 3.填形容样子状态的词鲜花开得( ) 时间过得( ) 四、我能读一读,把诗句连起来。(评价点8) 五、附加题。我爱读书,能根据描述写出故事名。(评价点5,不计入总成绩) 1.教室会飞,这并非现实,只是小主人公们的想象罢了。如果我们也展开想象的翅膀,相信就一定会飞到一个更

5、为广阔的世界。 2.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一群美国士兵为了躲避内战,登上一个热气球,从军营逃出。一阵大风暴,热气球搁浅在纽西兰附近海域的一个神秘岛上。 3. 这里讲述了一个名叫杨等等的女生在小学六年间的成长经历,她在学校和家里的生活。 4. 这部讲述一头猪和一只蜘蛛的童话故事,出自美国散文大师怀特之笔。它不但深受孩子的喜爱,而且也被许多大人奉为生命中的经典。 5. 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爱,一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 快乐读书屋 (共20个评价点)

6、 一、我喜欢课内阅读。阅读和时间赛跑片段,回答问题。(评价点10) 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1.文中

7、画“_”的句子是( )。(评价点1) A.总起句 B.过渡句 C.总结句 2.我是怎么跑赢太阳的?请你用“”画出有关句子。(评价点2) 3.那天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_ ,有时_,有时_。我也想做这样的游戏,有时_,有时_,有时_。(评价点6) 4.我们喜欢做这样的游戏,是因为我们知道(用名言回答) (评价点1) 二、我也喜欢课外阅读。阅读吹泡泡一文,回答问题。(评价点10) 1.把( )里正确的读音或汉字用“”给画出来。(评价点3) 2.第二自然段是按照_(A.时间 B.事情发展先后 C.总分总)顺序写的,先写了_,然后写了_,最后写了_。(评价点2) 3.读一读画“_”

8、的句子,圈出描写作者动作的三个词语。(评价点3) 4.它们轻轻地飞起,是那么_,那么_,那么_,那么_。(评价点2) 三、我爱表达爱习作。(共25个评价点) 如果问到同学们都会做什么,大家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会画画、会游泳、会滑旱冰、会照相回忆一下,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 习作要求注意将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语句写通顺,文题自拟,300字左右。 恭喜你,轻松地闯过了四关。再仔细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加油! 试卷说明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要求,紧紧围绕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凸显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

9、重积累,着眼运用,关注能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一、命题原则 1.导向性。促进师生深入研究课本内容,充分把握课标及教材的整体要求,做好与下册教材的衔接。 2.全面性。既考查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理解、掌握及运用,又向课外拓展,倡导大语文学习观。 3.科学性。命题内容尽量贴近教材,无科学性错误,避免出现繁难偏旧现象,题目的要求明确,语言叙述准确,无歧义。 4.灵活性。试题应难易适度,题量适当,有一定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发表独特的见解。 二、具体解读 1.倡导人文关怀和儿童情趣。 (1)试卷的“卷首语”以教师独白的方式导入“这个学期,我们喜爱读书、专心写字、认真思考,不断在长大。今

10、天,我们迎来了收获的时刻,让我们一起细心书写这份试卷吧!轻轻告诉你将汉字写工整,奖励2个评价点哦!”卷首语以亲切的口吻,为学生答卷创设一个轻松民主的氛围,使试卷有了人情味,增强答题的信心。 (2)试卷末尾出现了“结束语”“恭喜你,轻松地闯过了四关。再仔细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加油!”这番话,肯定了学生一个学期的成绩,同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自觉检查、自觉评价,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2.倡导对生字词句的灵活掌握。 “语文七色光”一共有六道题,分别对要认的字读音、要写的字的书写和理解,以及对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测评。主要落实的是 (1)第1题考查要认的字。达到在词句

11、环境中能够读准字音,正确选择。 (2)第2题和第3题考查要写的字。通过拼音填汉字,落实规范书写,不仅写对,还要关注笔画、结构、布局。 (3)第4题考查课文中出现的量词的运用。促进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学习词语的积累和运用的方法。 (4)第5题考查多义字。阅读句子,选择汉字在字典的义项,考查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能力。 (5)第6题考查句子间的关系。使学生运用重点词语关联的方法,将各句中的重点词语“小镇、院子、房子、皮皮、九岁、无父母、不错”等信息有序串联,发现表达规律。 3.倡导对语文园地的扎实积累。 “日积月累”一共有五道题。歇后语、成语、古诗词,这是课本语文园地读读记记、读读写写的重点,助词的运

12、用是语文园地的难点,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增长点和兴趣点。 (1)第1题、第4题采用选择、连线的方式,促进积累,增加考查容量,降低书写难度。 (2)第2题通过填相反意思、相近意思和相同的字,考查成语积累,发现成语规律。 (3)第3题考查结构助词的运用,掌握名词前“的”、动词前“地”、动词后“得”的运用规律。 (4)第5题通过描述猜儿童文学书名,倡导课外大量阅读,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 4.倡导对阅读文本的高度重视。 “快乐读书屋”包括一个课内阅读语段和一篇课外阅读文本。 (1)选文注重贴近生活。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感受,更有价值,更容易捕捉表达迁移点。 (2)夯实文本阅读基础。字词有生命,因内容而

13、不同。课外阅读第1题是对多音字、同音字的考查,目的是检测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对基础把握,更加关注对语义的甄别。 (3)注重信息提炼加工。课内阅读的第2、3题,课外阅读的第4题,都是在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准确捕捉,并通过填空,发现信息的规律,形成迁移表达。 (4)关注文本表达方式。课内阅读第1题,课外阅读第2、3题,从中心句、写作顺序、动作描写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测查,符合中年级学段学顺序、学描写的学习重点。 (5)注重对名言的运用。积累是运用的基础。本学期学生积累了许多珍惜时间的名言,在阅读过程中,考查学生恰当运用,提高了积累的实效性。 5.倡导对习作表达的真情流露。 (1)习作从内容出发。体现习作

14、反映真实的生活,命题符合三年级学生特点,让学生有话可说。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

15、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习作要有条理性。习作要求在写作顺序上给学生以建议。通过建议学生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将内容写得语句通顺连贯等,给学生以帮助。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

16、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3)以段落表达为重点。写清事情的经过,是三年级写事文章的重点。命题考查学生明确、集中地写重点段,将事件中自己印象最深的、最有感触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 (4)从读仿写启发表达。课外阅读的文本和习作是同一话题的。这给学生的习作搭建了台阶,降低了习作难度,让学生在习作前,通过亲历阅读,在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方面,都获得了启发和帮助。 总之,本次语文水平测试力争成为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客观工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动力,成为促进教学相长的良好载体。我们相信,端正水平测试的目的,以测促教,以测促学,定能让测评发挥促进学生成长,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