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6S管理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的实践.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6557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6S管理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的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6S管理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的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6S管理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的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6S管理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的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6S管理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的实践.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以6S管理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的实践 6S管理是现代企业普遍推行的企业管理文化,技工院校工?W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中引入6S管理,以一体化教学场地为载体,从教学环境建设、专业文化构建以及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等方面推进技工院校内涵建设。 6S管理 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 技工教育 G71 A 2095-3089(2018)16-0136-02 2018年我院引入借鉴现代企业6S管理文化,在全院推行6S管理项目提升校园环境,打造整洁、合理、高效的学习、生活场所。笔者认为以6S管理项目为抓手,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工作,努力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

2、力争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引入6S管理的意义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和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一体化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技能、职业习惯等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6S管理是由日本企业原先的5S演变扩展而来,分别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企业的6S管理,通过营造整洁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设备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安全性能等,培育员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团队协作等良好的职业素

3、养、职业行为、职业习惯与职业能力,提升员工品质。 可见,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6S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在于培育人的素养,都在于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技工院校学习、引入和实施6S管理,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融合企业管理文化推进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引入6S管理,是技工院校与企业融合的途径之一,不仅对接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而且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学生具备综合职业能力。 二、制度保障、技术伴随,推动6S管理进校园 为培养符合企业需要且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技工人才,提高教学场地的利用率、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率,增强规范化

4、、精细化管理,应采取以下措施逐步推行6S管理项目,构建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一)强化制度、明确责任、重在落实 在推进6S管理制度落实,组建6S推进办,制定工作原则及规范制度,把6S工作融入学校现有的工作制度和流程中,与学校现有制度协同实施。为了6S工作能持续推进,设置管理组、督导组、巡查组、实施组、宣传组等机构,在工作中强调“我的责任”,各项工作职责落实、明确到个人,实现“自主管理”。 (二)技术伴随、专业指导 企业6S管理具有专业性以及严谨性,故聘请有6S管理体系资质的企业参与到6S管理制度的建立、样板房的建设推进、成果的维持等各个阶段,并全程提供技术指导,从而使整个建设更加专业性

5、以及针对性。笔者认为“技术伴随、专家指导”是整个6S建设是否高质量的保证。 (三)建样板、树标兵、稳步推进 以6S管理推进教学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在教学场地、办公室、学生宿舍、公共区域选取样板室建设6S,按学期分批进行,每一学期的建设推进过程都涵盖以上四大区域;以建设样板室,树立先进典型,继而全面推广的形式开展,从而完成整个学院的6S建设。 (四)加强6S工作宣传 一是加强全校6S工作宣传力量,让校园各角落体现6S的宣传教育。二是强化6S管理看板的宣传作用,发挥看板在日常工作中的宣传作用。三是融合“工匠精神”与“6S精神”有机结合的宣传。 三、融入6S管理元素的一体化教学环境

6、建设 在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过程中,注重通过建设一体化教学场地,把企业文化元素、职业素养注入职业教育中,突出“职业规范”的特色,全方位提升教学环境的内涵建设。 (一)遵循技能人才教育规律,引6S管理入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 技工院校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以“校企双制、工学一体”为办学模式,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一体化课程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因此,一体化教学场地的建设,必须依据并围绕一体化课程标准进行,营造与实际工作环境相仿的教学环境,同时将6S管理融入到

7、一体化教学以及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中去,通过可视化管理,使学生的学习场所更加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 (二)6S制度进一体化教学场地,彰显专业精神与企业文化 建设一体化教学场地,增强专业环境的建设,将6S内涵、各专业前沿信息图片、规章制度、职业规范、工作守则、道德规范等制作成宣传板统一悬挂在教学场地墙面上,营造一体化教学场地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师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和感悟专业精神,使学生得到充分的专业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环境中就能最大限度的体会到未来工作岗位的专业文化,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际中更快更好地适应岗位

8、、融入社会。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

9、、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三)围绕职业能力,体现岗位特点,建设一体化教学场地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

10、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在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过程中,笔者探索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学习者与工作者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并融入企业6S管理内涵的学习环境,设置分区定位,对场地、设备、工具、材料等进行分类、统一标识,将场地功能、设备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统一上墙。以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检查与维修课程为例,教学场地设计分为四个功能区域,分别是客户接待区、方

11、案讨论制定区、配件仓库区、机床维修车间区。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