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社团为依托,提升高职学生技能素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6652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专业社团为依托,提升高职学生技能素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专业社团为依托,提升高职学生技能素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专业社团为依托,提升高职学生技能素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专业社团为依托,提升高职学生技能素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专业社团为依托,提升高职学生技能素养.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以专业社团为依托,提升高职学生技能素养 随着现代企业对用人要求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学校这趟列车上,作为“车票”作用的学历反倒没有尤为重要的价值,不论是软卧还是硬座,下了这趟列车之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更为看重,专业技能型社团刚好可以弥补传统职业技能培养模式中存在的缺陷,不但能够开拓学生的知识层面,更能同时加强核心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养成了符合企业需求的良好的职业能力素养。 社团建设 技能素养 职业化 G642 A 2095-3089(2018)06-0012-02 一、“技能素养”以专业技能型社团为载体 和传统社团相比,专业技能型社团在完善学生的知

2、识结构、精炼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职业人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使得社团成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效载体,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如果想在毕业时成为就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就应当在专业技能型社团的实践中充实理论框架,社团的文化建设中要着意的引进职业化的理念,通过第一理论课堂和第二实践课堂相结合的学习活动不断丰富个人的职业化技能及职业化素养,将职业化素质培养的理念有机的融合在社团文化建设过程中,以“为了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目的,进一步强化社团对于职业院校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二、专业技能型社团对“技能素养”的促进 1.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专业技能型社团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知

3、识结构的创建,对其专业知识提升十分有利,不仅为学生构架了一个完整的知识脉络,在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中丰富框架,使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将冰冷的纯理论与熟稔的技能操作结合起来,自主的拼出一个贴合自身水平、有血有肉的丰富有机结合体,让学生产生学业上的成就感和专业上的归属感,把专业技能型社团变成一个“模拟企业”,在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实现了专业知识的巩固和专业认知的提升,在动手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建立认同感的基础上产生专业兴趣,养成职业素养,全方位提升职业能力。 2.拓展学生理论层次 专业技能型社团活动是专业理论教育的延伸,培养了学生进行技能实践的意识,强化了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实践能力,从而引

4、导学生探求更深更广的知识,进而循环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一系列的社团活动,不仅能缓解课业带来的压力,还能不断的挖掘学生自身的实践兴趣点,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自我探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之后,学生会更渴望探求更广更深的知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3.促进学生构建职业框架 专业技能型社团是学生体验企业文化、构建属于自己的职业框架的重要途径,将企业文化引进社团建设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进行有目标的技能训练,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就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

5、长期的积累过程。对于高职学生意味着,他们不仅要要扎实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更好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由于就业目标的导向性,学生将接触到的企业文化也融入到了日常的实践工作中,在不断的整合中,达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的目的。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探究 面对僧多粥少的就业环境,高职学生如何在就业的洪流中稳住身形,成为职业教育无法回避的问题。专业技能型社团对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实现学生全面成才、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有着积极作用,而如何规划高职学生专业社团的建设,寻求专业社团建设的最优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1.以专业职业性为引导 要紧密联系专业所在行业的自身建设方向,不墨守陈规,围绕行业的发展需求适时调

6、整人才培养方案,力争将行业企业的最新动态引入到社团活动中,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不脱离行业发展,这样随着行业的不断进步,专业的不断充实,专业技能型社团就有了长足发展的生命力,同时社团活动又能反作用于实践教学中,为理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案例。其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促使社团活动越来越“企业化”,不仅让学生训练到了身为职业人应具有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精进了必备的职业能力。 2.开展以赛促学的模式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或参加不同级别的职业技能大赛,参赛的学生不仅能够得到检验、锻炼,更能让学生看到其他院校的技能水平,再对比中找出自身的不足,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参赛团队的协同作战,每一个人

7、有不同的分工却有着共同的目标,成员们都经历了各种职业身份、得到了相应的职业素养的训练,而大赛的评判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的发展动向,每次竞赛后总结的经验教训在平时的社团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都能促进高职学生职业化素养的不断强化和提升。 3.以校企合作为途径 加强校企合作机制、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为专业技能型社?F的“职业化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企业保障。对于甚少有机会进行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来说,这种锻炼就需要通过专业技能行社团的活动来实现,通过社团活动中积极的职业素养锻炼,不断的更新自我认知,及时了解当前行业企业所需要的职业人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同时,在不断与企业加强沟

8、通合作之后,校企合作更加稳固,学生的实践基地建设也越来越成熟,企业文化和学院文化充分有机的融合,当这些都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的职业人素质时,对学生进入企业、过渡到社会人有着莫大的帮助。 专业技能型社团是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专业技能型社团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中的顶梁柱,以提高学生操作实践能力为目标,根据行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及时调整校对专业技能型社团的发展方向和社团活动模式,建立社团和企业的同步性对于高职院校发展与高职学生的全面成才,对于如何解决新形势下的高职学生就业困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葛建余.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浅探J.科技信息,2018,(27)2

9、62-263.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张媛.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社团建设J.才智,2018,(35)312.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

10、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3蒋?S.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型学生社团发展思路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8,(5)26-27.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