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化教学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7161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生活化教学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生活化教学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生活化教学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生活化教学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生活化教学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以生活化教学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桑园镇中心校,河北蠡县,071400) 新教育观强调数学课程生活化。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认知和理解能力还很弱,数学知识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一种生活化的学习过程,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变难为简。这既包括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也包括课程理念和标准、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扮演 生活元素 生活化 知识始自生活,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积累,数学更是这样。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也是服务于实际生活。一如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地将书本内容印到学生的头脑中,将课本一页一页的进行传输,对于学生们来说,必是异常枯燥、索然无味的,学习数学只是为

2、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的数学课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脱离了生活基础, 违背了教学的初衷。因此,如何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践二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就成为我们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让数学知识扮演好生活中的角色 数学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自身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用数学对实际问题进行解释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获得全方位的体验。注重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汲取数学知识的营养。 1.让学生自己学会算账。例如(1)让学生去文具

3、店买两支碳素笔,售货员阿姨说每只需要2元钱,一共要用多少钱?(2)全班师生45人去春游,坐汽车大人票价是12元,儿童票价是4元,带 500元钱估算一下够不够?(3)班里布置作品展区,大概需要多少平方米的贴纸?只要细心的抓住生活中的这些大事和小事,就能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更新观念,掌握新式教学方法。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学习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不仅包括数、式的运算,还必然包括分析、判断、估算、数据分析等等多方面的综合运用。 3.让知识在生活实践中“闪光”。数学能够帮助人们综合处理数据,并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对于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数学是人类的一种优秀文化,其内容以及表现出来的思想、运用的方法和使用的数学语言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实践过程中,数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数学的应用,又对我们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使实践达到最科学化。由此可见,数学知识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很重要的相互依存,互相提高的关系,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体现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

5、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二、将数学知识化为生活元素 1.变数学课堂为“生活聚会”。首先,导入设计要充分生活化,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即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其次,在我们的教学中范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像以往一样硬生生的搬出一个案例让学生们听、分析,他们会难以接受的,所

6、以要变例题为生活中的真实例子,让学生能真实体验,感受数学。最后,课后练习要生活化,在每一节学习完以后都会有一部分练习题,但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提高操作实践能力。做到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数学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例如在路程知识的教学中,我就让学生有感情的扮演角色人物,解决不同角色遇到的数学问题,学生在生有趣的生活游戏情境中活学活用,更容易接受与理解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首先,带领学生学会数学化生活

7、,例如在教授“重量的认识”时,我布置了一项课外活动作业,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市场购买蔬菜,通过此活动,切实感受物体的重量。学生回校后汇报了他们的经历,并说出了由于单个东西的大小不同,所以一千克物品的个数也不相同的体验。数学教师应坚持多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喜悦;第二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的意识,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买东西、玩、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生活中 “梳理” 数学元素,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

8、”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三、把日常生活中

9、的不足数学化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10、?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我们要有意识的把生活中的不足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技能”,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中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时时处处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革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平时下课的时候,提问学生关于数字的几种问题你今年多大?你的体重是多少?谁和你一样高,一样重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的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合买一件玩具,

11、计算小本的使用时间等,日常购物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像这样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不足,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不足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 总之,数学植根于生活之中,教学中我们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元素,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教学进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以而让数学生活化,形象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知识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运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实际不足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