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带行浅谈养成教育的方法.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7179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知带行浅谈养成教育的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知带行浅谈养成教育的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知带行浅谈养成教育的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知带行浅谈养成教育的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知带行浅谈养成教育的方法.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以知带行浅谈养成教育的方法 抓好养成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学生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行为习惯;班规;班会课;家校配合;树立榜样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

2、炼身体的习惯。”可见,抓好养成教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刚踏入学校的大门,纯净得就如一张白纸,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在这白纸上描绘出绚丽的图案,同时抓好养成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基础呢? 一、制定健全的班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特点出发,制定班规为“活泼、健康、友爱”,班训为“好学生会学习、会听讲、会提问;好孩子爱爸妈、爱老师、爱同学;好公民爱自然、讲环保、守秩序”。以班规班训为指引,在生活中、教学中落实到细节,使学生明白

3、在课堂上、课间里哪些事该怎样做,那些事不能做。如课堂上的“三要三不要”身子要做直,不要歪斜着;要专心听讲,不要来回转;要举手发言,不要随便讲话。坚持课前读必背古诗,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迟交,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在校园里要做到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不仅如此,还利用儿歌强化课间活动的“八不行为”。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设立“环保小天使”、“纪律小天使”,让学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犯错误的同学,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二、善用班会课 班

4、会课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德育教育的大舞台。在养成教育中利用好每一次班会课,相比单纯的说教会更胜一筹。班会课能以更柔和、更有效的方式向学生渗透正确的思想和理念。 例如,面对刚结束幼儿园生活的一年级孩子,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笔者设计了以“我和文明卫生交朋友”为主题的班会课,对学生进行礼仪常规教育。教学生认识文明礼貌用语,在日常生活中会准确应用礼貌用语,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通过观看动画、快板、拍手歌和比赛认识到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的重要性,进而促进学生养成这些好习惯。心理学家发现,人的很多看似偶然的不良行为,其根源大多在儿童

5、时期。学生的生活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学生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也不断受到小事的影响,因此,需要从小事入手,加强学生的文明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我和卫生交朋友”环节中,笔者设计了一个不爱清洁的小猴子交不到朋友的故事,播放动画我爱洗澡和刷牙操,把学生最喜欢的卡通形象引进课堂,给学生营造出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的教学环境,使活动生动化、形象化。让孩子从最基本的生活卫生中认识到爱清洁、讲卫生的重要性,并能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最后在齐唱卫生习惯拍手歌中结束这一环节,让歌曲指导具体行为。整节班会课由孩子主持,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包括故事扮演、动画播放

6、、快板表演、情景表演、齐唱拍手歌、齐做刷牙操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明礼仪,讲卫生。活动为孩子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在锻炼中得到成长。 三、重视家校配合,增强教育效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正如小学教育学所说“因为家庭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家长是儿童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和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成长。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就比较困难,进步得比较慢,甚至有的还会变坏。 我校地处农村地区,外来工子女比较多,家长文化程度不同,由于家长本身的文化修养有限或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或多或少给孩子带

7、来不良的影响。如有些家长平时很忙,精力不在孩子身上,不忙时却也只顾着玩麻将、打扑克,任其自生自长。这些家长无心去顾及孩子,更严重的是他们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有的学生,经常迟到,不爱完成作业或作业质量欠佳,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结伴贪玩,爱说假话骗人等,这都和家长的影响有关。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笔者利用家长学校,组织家长每学年至少上两次课,共同研讨教育子女的方法,以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素质。同时,利用成长记录手册做好家校的沟通工作,平时还经常和家长联系,摸清学生校外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在养成教育中必须使家庭和学校

8、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 四、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

9、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传”,这是很多老师都懂的至理名言。可“懂”不等于做得好。细心的老师不难发现,板书“龙飞凤舞”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写的字大都是潦草的;板书“煞有介事”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写的字大都是端正的。 教师应为人师表,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上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行为举止会影响学生,并渗透于孩子的一言一行中。对于有不良习惯的学生,要找出原因,从源头上下功夫。比如有一段时间,每次上完手工课,教室里满地都是小纸张、胶纸等等,可同学们却视而不见。笔者严厉地批评、惩罚

10、也只能维持一天两天,时间长了又会重犯。这是因为他们的意识还得不到改变。于是笔者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开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平时,笔者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面有纸屑就随手把它捡起来,看见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捡起来并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认识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有时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错误并很快改正。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

11、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总而言之,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如天然。”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与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W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