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解诗,让古代诗歌教学回到原点.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7280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诗解诗,让古代诗歌教学回到原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以诗解诗,让古代诗歌教学回到原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以诗解诗,让古代诗歌教学回到原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诗解诗,让古代诗歌教学回到原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诗解诗,让古代诗歌教学回到原点.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以诗解诗,让古代诗歌教学回到原点 当前,古典诗歌阅读教学往往因为解读过度或者解读琐碎而损害了诗歌原有的诗性美,并制约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在诗歌阅读教学中的提升。引导学生自创现代诗歌,辅助解读古代诗歌,对古代诗歌教学回到原点、引领学生真切感受诗性美具有积极作用。 古诗教学;诗意解读;诗歌创作 “原点”之“原”即是“本原”“原初”。诗歌的“本原”在于诗韵、诗意、诗情,诗歌教学的“本原”不仅仅在诗歌的概念,更在于教学的价值和人(学生、教师)。正确地认识这一内涵,是诗歌教学正本清源的前提。 当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将古代诗歌教学目标仅仅归位于识记和理解能力层级上。教学时注重扫清字词障碍,读懂诗句意思,忽视创

2、造性思维培养和融入诗歌情感的体验过程,古诗固有的音韵和谐、意象生动、意蕴深厚等诗性美在教学中得不到?w现。笔者以为,这种现状源于教师诗歌“本原”意识的缺位。“以诗解诗”的实践对古诗阅读教学回归“原点”、引领学生真切感受诗性美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笔者所说的“以诗解诗”,不是传统意义上利用现成的诗歌材料而开展的比照解读,而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从某一角度出发自创现代诗,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学生在创造性活动中,自觉地体会诗歌音韵,领略诗歌意象,走进诗歌意境,感悟诗歌情感。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公开课案例片段来谈谈这一方法的运用。 一、解义守住古诗音韵美 古诗教学有一个“读懂诗歌”的环节。许多教师

3、往往将这一环节处理成诗句翻译,即逐字逐句将诗歌译成现代文。这种教法不仅破坏了诗歌的音乐美和结构美,也破坏了诗歌的意境美,且方法过于呆板,缺少语用的创造性。也有教师要求学生运用想象,把诗歌扩写成一篇散文,结果因为加工过度,有些理解背离了文本意思,不能检验学生理解诗意的真实状况。 用现代诗韵译古诗的“以诗解义”方法可以扭转这两种倾向。 所谓“韵译”,就是用韵脚相同或相似的现代诗句解释古诗意思的一种翻译方式。它不仅能准确地传达诗意,同时还能保持诗歌的韵律、节奏等基本特色。这种“意真”“音美”的“解义”方法,使原本琐碎乏味的翻译具有了诗性特征,还原了古诗教学的诗性本色。 比如教杜甫的诗歌旅夜书怀,笔者

4、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借助工具书,用现代诗歌韵译这首诗,以了解诗歌意思。第二天检查作业发现,学生对“韵译”理解有些模糊。于是笔者在课堂上呈现了两个学生对“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的不同译法 【学生一】小草被微风吹动,江岸飘来缕缕清风。直直的桅杆高耸,孤独地立在夜中。 【学生二】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的细草,深夜的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然后,笔者组织学生讨论哪一位同学译得好?有人认为,第一例字字落实,遵循了原诗的意思,也很有韵律,还是不错的。但有人以为第一例翻译有些呆板,而且不够完整,不如第二例。还有人认为第二例虽然灵活了,但是音律不够和谐,节奏也不够协调。课堂上形成了争议。趁此机会,笔者给学生讲

5、解了“韵译”的要义韵译不同于直译,也不是用散文化的语言来翻译古诗词,而是用现代诗的语言重写古诗词,尽可能地传递出原诗的味道,在再创造中获得美的体验。 讲解之后,笔者让学生修改,形成了新的译句 微风轻拂江岸,细草如丝般轻颤。深夜,孤舟高耸桅杆。 大家认为,修改后的译句句式灵活且注意到了韵律,产生了现代诗所具备的跳跃性、多重意象组合的新奇效果。 在以上案例中,笔者抓住诗歌“音韵美”的特点,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翻译教学,不仅纠正了翻译中常见的问题,而且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韵译”的基本要领,形成“韵译”的能力。 二、绘境再现古诗意象美 古代诗歌具有不可或缺的意象美。巧妙解读诗歌意象、领略诗歌意境是古诗

6、教学立足原点的重要路径。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将意象从诗中提取出来,一一解读,形成了古诗教学碎片化、模式化倾向,破坏了诗歌意象的整体美感和意境的立体层次。以自由灵动的现代诗歌解读古诗意象、描绘古诗意境是对古诗意象的创造性呈现,它可以使原来的画面更丰富、更形象,也能让学生深入意境,获得对意象新的美感。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经典的元曲作品,其显著特点在于九组意象叠加,形成萧瑟凄凉的意境,烘托飘零人心中的孤寂感。第一次教这首诗时,笔者安排了“用现代汉语描述诗的画面”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体味这一特征。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在翻译诗句,连一些必要的修饰词语都没有,更别说丰富的想象了。于是,在后来的教学

7、中,笔者调整了思路。以下是教学的一个片段 课件显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这是大家熟悉的诗句。如果用现代诗描绘又怎样呢? 课件显示床前的那片清冷/是不请自来,翩然入户的月光/她如此洁白/好似薄凉的夜里,透着秋意的寒霜。 生1画面感很强,也很丰富。语言形式很自由。 生2“清冷”“不请自来”多有情趣啊,也抓住了原来诗歌的意境特点。 师对,这就是现代诗的妙处。它打破了格律限制,形式自由,意象组合更灵活,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这是我们领会古诗意象美的一种好的形式。现在我们也尝试用现代诗描绘天净沙?秋思中九组意象表现出来的画面。 学生写作。教师挑选优秀作品展示夕阳在用落叶绘出飘零的色彩/枯藤和老树

8、已经浸染四季愁颜/历史是一段小令/开始了沧桑的呻吟/如鸦哀鸣于黄昏/马萧萧于古道/我的目光看瘦了村口的板桥/也看瘦了西风的影子/思念昏黄/注定要流浪千年/天涯人的流水/只有在泛白的幻想中/安详一季。 师诗作重新组合了九组意象,借修饰词语与动词丰富了画面,体现了现代诗自由灵活的语言特色。诗里写现实中的流水是别人的,而诗人的流水只存在于自己的幻想中。幻想的色彩很苍茫,即使如此,诗人也要借来温暖自己。这种无奈正是原诗的意味,而且最后几句诗中的色彩,将诗人的情绪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笔者改变了常用的用现代汉语描绘意境的做法,抓住现代诗的特点,“以诗绘境”,让现代诗和古诗的意象形成美的呼应。这是跳出传统的

9、一次有益尝试,也是学生在新诗创作中领略诗歌意象美的一次快乐体验。 三、述情深悟古诗意蕴美 “述情”是心理学上的词语,意思是表达自己的情感。阅读古诗,不仅要理解诗歌本身的主旨,还要表达出自己阅读以后的感受或启发,以此深化对诗歌意旨的理解。这是古代诗歌阅读教学应该培养的“述情”能力。传统的古诗教学在检查学生对诗歌形象和主旨的理解时常采用自由言说的形式,过分注重思想,失却了美的意蕴。以自创的现代诗歌来表达对古诗意旨的理解,不仅能使“述情”具有美的特征,而且能使原诗的意蕴美得到彰显。在古诗阅读教学中,笔者常常组织开展现代诗创写活动,让学生诗意表达自己阅读作品的感受。请看木兰诗教学片段 师花木兰无疑为古

10、代妇女奏响了最强音,她的光芒不仅光耀中国史册,还照耀着整个世界,现在我们一起用几句现代诗表达一下对她的景仰和热爱。 课件示例木兰/心是雪的洁白/有着雨的灵犀/而征途又是云的跌宕/对敌人是霜的冷漠/最后还是归于水的平凡和宁静。 师这几句诗以“雪”“雨”“云”“霜”“水”等意象诠释了木兰的形象内涵,丰富了对木兰形象特征的理解。那么,在你的心里木兰形象又是怎样的呢?能仿照示例用现代诗句写出来吗? 学生自主写作。教师投影优秀诗作交流。 生1一捧清泉,照射出你的淳朴善良/一杯烈酒,烘托出你的勇猛刚强/一次征战,使木兰花开放/你那博大的胸怀,像大海汹涌,似天空浩瀚。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

11、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2、,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生2总是面对大海,赞颂它的浩瀚无垠/却不知道你的心胸,比大海更加宽广/总是触摸钢铁,感叹它的坚韧不拔/却不知道你的意志,比钢铁更加坚强/总是向往太阳,向往它的万丈光芒/却不知道你的精神,比太阳更加明亮。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

13、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

14、“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15、。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以现代诗创写表达对古代诗歌形象和主旨的认识,传达阅读过程中的感受,是教学中的拓展环节,一般安排在理解古诗内容之后。这一课例中,笔者以预设的诗句,激发了学生思维,生成了课堂上诗意拓展的情境,升华了对木兰形象的情感认识。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主动与文本话,将自身的体验和理解融入诗意表达之中,产生了对木兰形象如清泉、烈酒,胜似大海、钢铁、太阳等新的感受。这是现代诗歌创写给古诗阅读带来的更丰富的意蕴。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

16、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朱光潜在他的“谈读书”中说过,诗是培养兴趣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有确切的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基于这样的观点,古代诗歌教学可通过“以诗解诗”的有效实践,培养学生以诗歌的方式与文本对话,让古诗阅读回到音韵美、意象美、意蕴美的特征上来,让学生的语文生活具有诗歌的灵性与神韵。 (责任编辑方龙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