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7890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优化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优化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化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化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设疑,巧妙地设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开拓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如何优化课堂提问,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课堂提问的设计、实施和对学生答问的评价三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数学课堂;提问;设计;评价 G633.6 A 1992-7711(2018)10-0023 一、设计课堂提问应遵循三个原则 1. 提问设计要有启发性原则(利用思考,富于启迪) (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设计一些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通过回忆已有知识、演示实验、叙述现象、出示练习题、阅读资料、观察挂图、参观或其他实践活动等,用准确、清

2、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利用矛盾,设疑于结尾,引起思索。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设计问题的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一堂好课也应设“矛盾”而终,使其完而未完,意味无穷。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也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需求,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国章回小说就是常用这种妙趣夺人的心理设计,每当故事发展到高潮,事物的矛盾冲突激化到顶点的时候,当读者急切地盼望故事的结局时,作者便以“欲知后事如何,且

3、听下回分解”结尾,迫使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 (3)创设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问?,具有深刻性。教学中教师应当选取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寻找多种解答途径,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揭示规律,准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 2. 问题设计的导向性(强化“双基”,突出重点) (1)抓住教学重点设疑,不在枝节问题上周旋。 (2)抓住知识的难点设疑,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3)对学生认识模糊、易疏漏的地方,抓住及制造矛盾为突破口来设疑,帮助学生将片面的、孤立的和形而上学的认识转化为全面的、辩证的认知结构。 3. 提问设计要有层次

4、性 系统而周密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提问的层次性原则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设计问题,在知识范围上可以由小到大,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最后得出概括的结论,使学生把握思维的正确方向,提高概括能力;设问也可以从大入手,问题提得大,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明确思维的方向及途径。随后,教师再提出一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提问的实施 1.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

5、生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喜悦。提问对应答人数要有量的要求,每个问题根据难易及重要程度提问1至3人,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每节课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特别要考虑到中低程度学生的参与面,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时机让他们参与,争取每节课全班大多数学生能有解答问题的机会,更好地激发班级群体积极思维的热情。 2. 提问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课前设计的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的提问,教学中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地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完全拘泥于备课中的设计,

6、应围绕提问的中心内容,根据学生答问的反馈信息,适当变通。对难以回答的问题采用分解、引导的方法,或铺垫问题的背景,把问题分成几个具有一定梯度的小问题;对回答不明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学生,可进一步追问或启发答问的思路;对离题的回答,要及时改变语言角度或改换提问方法,或暗示问题答问的范围,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使他们答出正确的回答。 3. 提问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然后指名回答。思考时间力求照顾到全体,以中上等水平的学生为准。这样的标准,对于水平差一点的学生,虽有难度,但经过努力也可跟得上;对于水平高的学生,也不至因为节奏太慢而影响学习兴趣。提问要使全

7、体学生都能参与思考,切忌先指名再提出问题。也不要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

8、使文章增色添辉。4. 提问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培养学生学科的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内容。思路往往比结论更为重要。学生只有学会了思考,才能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多问几个“为什么”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仅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

9、法,而且能达到学生间相互交流思路的目的,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提问的评价 “目标、教学和评价”是现代教学观的三要素。在提问时,教师对学生的答问要及时点评,否则不但会影响提问的效果,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慎重处理学生的回答,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回答,及时矫正其认识缺陷。评价的方式包括重复学生的回答,表示予以确认;从不同角度转换叙述方式,强调学生的观点和例证,使表达的意思更明确;归纳学生回答的要点,对学生所答的内容加以评论,对学生的思考和语言表达以示范;依据学生的回答,联系其材料,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延伸或追问,促使学生理解和深入思考;对学生的回答补充新信息,提

10、出新见解;对回答中的错误倾向、模糊认识,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评价、矫正和扩展。因为学生回答得不正确,不仅表明学生没有掌握这个内容,也反映了他们在学习上的具体困难,要尽量让学生“吃一堑,长一智”。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坚持表扬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即使回答完全错误,也应听他说完,再给予评价,或许他的这种思路在全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予某一方面、某种程度的肯定。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