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8046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品德是个人以符合道德规范来回应外在情境的内在气质,必须包括道德的认知、情意、行为。品德教育系用来陶冶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与个性。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应强调身教、言教为实施品德教育准则。面对当前全球化潮流的历史挑战,我们要汲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注入当前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工作中,培养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大学生,构建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依托,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文将对品德养成教育的内涵和核心价值进行阐述,重点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面临的困境,最后论述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

2、教育中的实践。 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品德养成教育;大学生 G416 A 1671-1580(2018)12-0035-03 自古我国即极为重视品德教育,其内涵包括公私领域中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等多重面向,也可谓一种引导学习者朝向知善、乐善与行善的历程与结果。中国历来就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修身之道”对中国传统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等产生过深远影响,只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去研究并进行挖掘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对培养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品德养成教育的内涵与核心价值 (一)品德养成教育的内涵 品德教育是指教

3、师用以协助学生发展善良价值与品格特质的活动,用以形容个人在性格发展上的多元化,品德教育应包含道德教育与认知发展、健康教育、社会与情绪学习、生活技能、冲突解决等,是个人经由教育的陶冶在成长学习的过程。大学生德育所关切的范畴包含了个人品德修养的提升、培养职场上的专业伦理(或职业道德)以及公共领域的道德基础,也因此包含了在私领域中培养人成为“好人”,是个人以符合道德规范来响应外在情境的内在气质,必须包括道德的认知、情意、行为等三个层面。因此品德养成教育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认知(知善)层面理性思辨与批判反省为基础,有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且在不同情境中表现不同的道德价值、角色取替、道德推理能力以

4、及道德判断能力。 2.情意(好善)层面展现正向情感,表达良知、自尊、同理心、爱善、自我控制和谦逊。 3.行为(行善)层面结合了认知和情意层面,包含道德实践能力,懂得做出合适的反应动作。 (二)品德养成教育的核心价值 品德教育的核心价值分为自我取向的道德价值、社会取向的道德价值以及国家及世界取向的道德价值,并从中归纳几项重要的核心价值,包括有诚实、容忍、整洁、合作、孝顺、仁爱、正义、尽责、爱国、民族意识、博爱、礼仪、道德的普遍性,作合适的道德判断与决定等。 品德养成教育规划应以学校本位管理为基础,再由各校通过整体规划,结合优秀传统文化,以校训转化当代新价值与思潮,精选其品德核心价值并制订具体行为

5、准则,以校园文化为基础、学校本位管理模式执行,依各校文化融入相关学习领域设计课程。 二、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面临的困境 品德?B成教育要真正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并表达出其中的意蕴,在现实与实践上确有其难度。学生是否能通过深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提升自身的道德与综合素养,除了教师诠释的方式之外,绝大部分取决于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目前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中依旧面临很多困境。 (一)品德教育内容太广泛,没有重点 因需融入课程中教学的议题太多,且品德教育内容广泛,易成为被忽略的空无课程;且教师对于教学品德教育往往无所适从,学校应建立连贯式品德教育本位课程,帮助教师增进品德教育教学专业能力

6、,创建良好品德教育氛围与良好校园环境,以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方式融入学生校园生活中。学校本位品德教育应以学校愿景及学校特性为基础由校长领导、组成品德教育推动小组,通过会议积极进行沟通,并广纳全体成员意见,发动教师、学生、家长、校友,学校行政等加以重视并共同探讨发展品德教育的策略,共同制定品德教育核心价值,达成特色目标共识,将品德教育融入学校本位课程、整合资源共同进行品德教育的实施。 (二)新媒介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更新,网络、电视以及报章杂志等大众媒体,常因为竞争阅听率的关系,经常以耸动的标题吸引民众的注意;或者是媒体大肆渲染社会的新闻事件,在日常生活中无形地

7、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误导了学生的道德思想,因此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道德实施环境,必须净化社会的品德教育功能。 (三)品德教育的评价体系待完善 品德教育不只是一个口号而已,因为品德教育较为抽象,因此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妥善编排系统化教材,建立品德教育具体内涵和指标,给予学校以及教师可遵循的方向。另外,我国教育部目前以表扬品德教育特色学校、奖励相关实施成效显著学校为评鉴各校实施品德教育成效的方式,以妥善检视品德教育融入教学与实施成效。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中的实践 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实施策略是高校推动品德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其中可略分为学校层次的策略以及班级层次的策略。学校层次的

8、策略系以学校为主体,设计全校实施的策略,如全面参与;班级层次的策略则以教师为主体,设计教学实施的策略,如创新品德教育教学方法。 (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导人 1.强化品德教育课程活动内涵。将品德教育融入各学习领域及弹性学习节数中实施或进行部分固定时数或时段的品德教育教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课程活动中去,运用实践活动、导师时间、班会及全校性活动等,结合多元方式,认识与体验品德核心价值,进而培养良好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2.鼓励品德教育教材及推动策略的研发及调查。鼓励长期研发并表扬优良品德教育教材,规划与研发品德教育,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辅导、班级教学,以及学校经营,以增进学校教育

9、的整体成效。管理品德教育推动实例发表与研讨,并通过多元管道广为倡导,定期调查各级学校品德核心价值及实施策略,以了解品德教育实施现状。 3.通过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设计阅读教学的各单元教案,依据教案内容实施教学活动,并利用早自习或课前十分钟要求学生诵读经典书目及背诵,希望通过经典的讲解及背诵,能使学生将良善的品德内化于心,达到促进品德教育的功效。可以通过在教学现场中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课程,并将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精神融入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可挑选适当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本,加以节录或改写后,设计相关阅读课程进行品德教育研究。 (二)发展品德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与深耕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

10、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

11、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推动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学校管理计划纳入品德教育,由各校自由选择核心价值加以推动;也可加入学校通过共识自订的品德核心价值,再据以制定具体行为准则。管理品德教育推动实例发表与观摩活动,并结合邻近学校或民间团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作为其它学校的学习典范,并能带动经验分享与创新成长。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

12、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品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基,也是优良行为养成的关键,故品德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所重视的层面;然而由于社会变迁快速、信息流通快速、传统伦理价值渐失、家庭教化功能不彰、公众人物错误示范、传播媒体过度渲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价值观扭曲偏颇,进而冲击学校品德教育实施成效,学生不当行为或偏差行为层出不穷,校园暴力与霸凌事件频传,实

13、为一大隐忧。实施品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历程,需要启发学生道德认知,内化道德判?嘀?标准,成为行为表现的规范,才能让符合品德核心价值的行为,表现于日常生活之中。通过教与学的过程,促进个人发展伦理责任和关怀感动,因此,品德教育并非仅重视充实个人的涵养,更在于协助学生能够良好地融入社会,并有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德行的养成宜与时俱进,且其内涵与范围亦应与当代时空脉络相互吻合。 (三)推广品德教育倡导及实践活动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

14、,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鼓励高职院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与品德教育相关的课程及宣传和推广活动,并采取奖励机制,让社会大众和家长提升对品德核心价值的认知、情感、

15、意志与行为。品德教育的学习绝非仅于学校课堂之中的认知展现,也非仅仅是与同学之间的情意表现,更重要的是要类推至家庭、社会甚至整个环境,因此,在品德教育的课程设计上,宜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中,让教育者、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品德教育,以期能落实品德教育的实践。 (四)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环境 品德教育的课程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探索自我的能力,并引发其内在动机,故在学校环境的营造上,应配合优秀传统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并发挥楷模学习的重要性,在校园中营造各式各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典范与标杆,将品德教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动机。强化学生正确的品德和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背景知识,树立品德绩优人物典范,启发学生自学自律,引导学生发展自主管理、沟通协调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