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选评(一).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9571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选评(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选评(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选评(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选评(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选评(一).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选评(一) 编者按 本期我们同时刊登两位老师对荆州中考作文的解读及指导,让读者对比阅读,看看老师的指导着眼点有什么不同,看看他们推荐的佳作在写法上有哪些变化。阅读对比之后,你是不是对这个题目有了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对于如何写这篇作文有了更多的思路呢? 翻开2018年荆州中考语文试卷,独具特色的作文题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眼球。熟悉的全命题作文形式、定位明确的写作导语,让考生顿感轻松。文题没有浮夸的字眼,没有深奥的哲理,仅是一句句脱口而出的赞叹,清浅如一条明丽的小溪,又如一缕清新的风,吹散了考生的紧张心情。 中考真题 走进自然,阳光、泥土、野花哇,好香!推开

2、家门,爸爸的饭菜,妈妈的唠叨哇,好香!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午后生活中,到处充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请你以“哇,好香”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 2.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试题解析 新课标有这样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此题正能考察、评价考生是否具备这些能力。出题者期待考生能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让自己成为一个懂得自爱、心存感恩的人,成为一个具有悲悯情怀、境界

3、高远的人。如此,才会在生活中常常发出“哇,好香”的赞叹。 只有有了这样的理解,考生才会写出真情实感,让阅卷老师嗅出那一缕清香。 写作指导 1.寻香,于平常间 生活中处处有“香”,如果考生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写作的素材俯拾皆是,况且写作导语中已提供了宽泛的材料。对于吃货来说,写令人垂涎的美食是不二选择;对于养花种草的人来说,赏心悦目的花草是最佳的材料除了这些实在的“香”,还可以发散思维,超越本义,化实为虚,写出“灵魂的香味”“幸福的香味”等。这样想来,是不是有了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自由呢?无论如何,只要能嗅出、尝出、品出“香”的人、事、物,都是供考生选用加工的素材。 当然,考生不要忽

4、略了感叹词“哇”,它是一种心情的表达、情感的流露,是对后面“好”的强调。重视它,才能准确地定位全文的感情基调。只有内心受到触动、有了美好的领悟后,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所以,考生无论写美食、花草、书香、旅行,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表达出自己沉醉其中的内心活动。 2.品香,在细微处 即使选择了贴近生活、具有个性的材料,如果不注重细节描写,也不会成就令人动容的作品。泛泛地谈某人某事某物,只会给人“空”与“浮”的感觉。 要让读者也能品到那一缕幽香,关键在于考生要能运用娴熟的细节描写技巧,捕捉到无形的“香”,具体地展现在作文中。考生首先要敏锐地感知“香”的最浓处,定格于此,然后,开放五官,多角度雕琢。如写美食

5、,就调动味觉,细细地品味入口、咀嚼、回味,品尝出每个细微的变化。还可以运用通感,把它的味道通过声音、颜色,立体地呈现出来。这样,从细微处下功夫,做到描写细致入微,才能具体生动地展示自己的独特感悟,以此拨动读者内心最温柔的心弦。 3.赞香,存动情时 发掘文题的深意,确定一个新颖、深刻、积极的主题,能给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此文中,“香”味只是表面的主角,情感或体悟才是文章的灵魂。如果精心构思后,没有深入挖掘“香”的真意,那这篇考场作文就淡而无味。只有发现“香”的内涵,自然生发对“香”的赞美,这样的考场作文才会香气馥郁,让人不忍释卷。 考生要在文章动情之时,适当地运用

6、议论和抒情,抒发独特的感受,表达个人对“香”的赞美。有了这样画龙点睛的句子,“香”的内涵自然表达得淋漓尽致,人生百味尽显,文章的主题会极其鲜明,一篇意旨高远的美文就完成了。 佳作展示 哇,好香 荆州 一考生 那年冬日的清晨,雪花飞舞,到处白雪皑皑,天地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我和弟弟在村口接到了赶早出门采购年货的爸爸。看他买回了活蹦乱跳的大草鱼,想必今年做的鱼糕一定会软乎乎、香喷喷的。我们一左一右,欢呼雀跃着拉着爸爸回了家。 一到家,爸爸就扯着嗓子向妈妈邀功请赏“老板娘,鱼买回来了,正宗的江鱼!”妈妈闻声应答“知道了,老板,等会儿你多吃一块。”一问一答,好像动听的歌谣,拉开了全家总动员、一起蒸

7、鱼糕的序幕。 弟弟笨手笨脚,半天才将蛋清与蛋黄分开;妈妈心灵手巧,将鱼的白肉剔下来,又将肥肉切成了丁状;爸爸身强力壮,双手拿刀,一阵挥舞,将这些原料剁成肉泥;我比往常都懂事,将早已洗净的蒸笼涮了又涮。忙碌的妈妈点燃了炉灶,我赶紧添了一把柴,把锅里的水烧得 “咕噜咕噜”直冒泡。等爸爸把肉泥剁好,均匀地倒在蒸锅里,就盖上盖子,加大火力,静候鱼糕出炉。灶膛内松枝烧得“噼啪”直响,散发出特有的植物的香味,欢快的火苗跳来跳去,发出温暖的红光。不一会儿,蒸笼上方开始冒出一缕缕水汽。这时厨房里开始弥漫着鱼与肉融合的香味。随着蒸汽越来越多,鱼糕的清香也飘到了房子的每个角落。偶尔,有晶莹的雪花从窗棂间钻进来,它

8、们大概也是被鱼糕的香味所吸引吧。等鱼糕的香味在屋前屋后飘散开来,就可以给它“穿龙袍”了。打开锅盖,妈妈迅速地将打散的鸡蛋黄均匀地涂到鱼糕饼上,又盖上锅盖。 又蒸了三分钟后,爸爸卖弄似的吆喝“出笼啦”。终于盼到了最期待的时刻,我们拥到蒸笼跟前。揭开盖子,“噗”地一下,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肉香、鱼香,结合得如此完美,撩逗着我的每个细胞。我沉醉在这异香中,任凭那香味透过毛孔弥漫到五脏六腑,我和弟弟不禁垂涎欲滴,不约而同地惊呼道“哇,好香!” 看着刚出炉的鱼糕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如一个身穿金袍的玉美人,爸爸眼里满是得意。妈妈不慌不忙,像举行庄重的仪式,把鱼糕分割成若干方块,从中挑出最整齐的一块,装在

9、了青花瓷盘中,吩咐道“趁热,把这块鱼糕送给村头的王大爷,今年他一个人留在家里过年,也让他尝个鲜。”我和弟弟听话地出了门。鱼糕的香味一路飘散,引得雪花一路追逐。当我们告诉妈妈,王大爷连声称赞这是他吃过的最香的鱼糕时,妈妈的笑更甜了,她把肥而不腻的鱼糕塞在我们的嘴里,嘴馋的我们腮帮子撑得鼓鼓的,用嘴轻轻一抿,那松软喷香的感觉即在味蕾间绽开。 那个冬日的雪早已融化,但那天鱼糕的香味却让我回味至今。那是幸福的味道,乡情的味道,时间的味道。它灿烂了时光,芬芳了岁月,成为我心底最温暖的记忆。 简评 本文情真意浓,选题巧妙,立意深刻。作者选择家乡的特产鱼糕来承载亲情与乡情,让人不禁神往。这鱼糕的香味之所以历久弥香,正是因为它包含的亲情之深、之浓,让文章立意变得深刻,结尾处的议论突显了主旨。用词鲜活生动,多用细节描写,特别是全家人一起蒸鱼糕的过程,写得具体详实,让人身临其境。从准备材料到蒸糕吃糕,整个过程洋溢着过年的快乐,亲情的温暖。可爱纯真的孩子、勤劳朴实的父母,一家人其乐融融,让人心生向往。其实,让作者赞叹怀念的不仅仅是美味的鱼糕,还有那满载欢乐的童年、温馨的乡情。鱼糕之香,也是亲情之香、乡情之暖,这一份浓郁的情怀,才是最值得怀念,最应该驻在心头,永不消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