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板块式教学”的模式研究和探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0307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映潮“板块式教学”的模式研究和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余映潮“板块式教学”的模式研究和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余映潮“板块式教学”的模式研究和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余映潮“板块式教学”的模式研究和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映潮“板块式教学”的模式研究和探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余映潮“板块式教学”的模式研究和探析 余映潮“板块式教学”设计是在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运用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其核心是学生主体理念得到全方位的落实;设计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坚持了简洁实用的原则;设计思路追求的境界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合乎语文素质养成的特有规律。他提出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三要素论”“诵读,品析,积累”,进而概括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20 字诀”“思路明晰,提问精粹,品读细腻,活动充分,积累丰富”。这为后来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提供了新依据。集中体现了“板块式教学”在语文教学设计思路方面的追求与创新。 一、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模式

2、在实际教学应用中的作用 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模式中,要求每一个“板块” 都着重于某一角度、某一层次的内容,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技巧与教学智慧,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加工,从而增强了语文教学的目标意识、指向意识,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方面有效进行了集约,大大减轻了师生的负担,学生也易于接收。它的基本流程是三至五板块前后有机勾连,分层推进,学生由认读感知到逐步理解,再到思维发展,是一种线条分明的教学思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阅读思维的方法和习惯。从教材方面来看,余映潮“板块式教学”中要求重视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从一篇课文的整体出发,安排教学结构,系统、完整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教师就能从教材中选择

3、最能表现课文主旨或课文特色、而又有内在联系的板块组织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把握教材信息的能力。从学生角度来看,“板块式教学”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步骤清晰,可操作性强,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阅读与思维的能力。 二、如何巧用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教学 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模式中的策略有很多。 1.读写结合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的教学目的,其关键还是以写促读。诸如成语接龙、美句摘抄、提纲罗列、内容概述、人物素描、仿写学用、补说续接、原

4、文改写、想象创编、读后随感、写法实践、自由表达、信息整合、作品评论、活动记录、定向探究、话题短文、事实印证、理由论证等等,都是常用的好方法。 2.美读欣赏 “美读欣赏式教学模式”,在这里主要指的是“诗意朗读”教学,让学生在出声的阅读中对课文文本进行欣赏。换个角度来说,“美读欣赏式教学模式”所研究的主要是朗读教学的艺术。朗读教学应该做到要求具体,层次明朗,角度精细,活动充分,加上形式的变化与调控手法的运用,场面的活泼可以想见。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

5、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3.设置话题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由头。用于阅读课堂教学的话题,其作用是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引出同学们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带有自己创见、带有自己思想与感情特点的谈话;有了话题,就有了思考探究,有了课堂交流,有了课中对话,当然也就有了让学生真正占有课堂时间的保证。用设置话题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话题、展开话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分析与品读,完成知识的迁移与扩展。这种手法,能够比较好地表现

6、“对话”这一理念。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4.注重细节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

7、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教学细节指的是教学中的步骤安排或环节推进以及其中的活动设计和教学手法的运用。例如引用、收束、提问、讨论微型话题等等。以小石潭记里的一个教学片断为例请同学们各自选择下面的话题,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准备一段话,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1)“小石潭”的“小”;(2)“小石潭”的“石”;(3)“小石潭”的“水”;(4)小石潭记中的“近与远”;(5)小石潭记中的“动与静”;(6)小石潭记中的“情与景”;(7)小石潭记中的语言美余老师共罗列了20个话题供同学们选择,同时也是教给同学们自行理解、体味、探究小石潭记的抓手。这些话题中的每一个,在没有清楚地理解之前,都是一个“悬念”,都有一定的牵引力,具有将学生的眼光与思维引进课文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