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学案导学下的生态作文教学策略.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0320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学案导学下的生态作文教学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作文学案导学下的生态作文教学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作文学案导学下的生态作文教学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文学案导学下的生态作文教学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学案导学下的生态作文教学策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作文学案导学下的生态作文教学策略 当前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活动现状,可见针对性低、时效性差。在此背景下,作文学案导学模式应运而生,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学案导学的重要作用,然后阐述了基于作文学案导学的作文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作文 学案导学 重要性 教学策略 G633.34 A 2095-3089(2018)02-0168-01 作文学案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写作前的指导学案,二是写作后的点评学案。不论哪种学案类型,均能够反映出学习过程和效果。以下分别以写作前的指导学案、写作后的点评学案为核心,探讨了在生态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作文学案导学的重要作用 学

2、案导学在各个课程中均有所应用,其作用在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思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对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设置非常清晰,有利于对教学活动进行把控。具体到作文学案中,除了以上这些一般性的作用以外,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包括以下几点1 第一,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文学案的制定,是建立在学生现有写作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而不是单纯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但是,班级内不同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学案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以写作训练为基础,并根据学生的作文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第二,以作文指导为主。学案在内容设置上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是通过对比、分析、修改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学习表现手法、修辞方

3、法等,促进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第三,具有系统性的特征。作文学案的应用具有长期性,这是因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因此学案在设置上,会突出系统化的特点,通过分点、分块、分步骤训练,最终提高写作水平。实践应用表明,采用作文学案导学模式,能够弥补口头教学存在的弊端,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明确了写作中的难点,避免学生走弯路;有利于加强师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基于作文学案导学的作文教学策略 1.注重写作指导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也关系到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重点在于课堂上,忽略了作文前、作文后的

4、指导环节。学案导学模式下,丰富了作文教学内容,体现在作文前预习准备、作文后交流评价。依据作文教学的现状和目标,学案导学要求突出目标、内容、重点三个要素,并注重预习作业、学习指导等内容2。 举例来说,第一步,提出学习目标从真实的所见所感出发,通过发挥联想能力,完成写作内容。第二步,确定学习内容校园内的树,请将题目补充完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600字的文章。第三步,总结学习重点写作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同时进行合理的联想,并采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第四步,设置预习作业首先,多次阅读作文导语,分析写作要求;其次,观察校园内的树木,并确定要写作的树木类型;最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该树木的生长特点,

5、以及反映出来的精神品质,比如青松寓意坚贞不移,白杨代表着质朴坚强等。第五步,开展学习过程首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选出一名代表发言,并在班级内部进行讨论,整理写作思路;然后通过阅读范文的形式,学习其中的思想表达,并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最后列出写作提纲,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文。整个教学过程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活动重点在于指导、而不是教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写作积极性。 2.构建作文学习共同体 作文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要求个体学习、群体学习相互结合,体现出生态群聚效应,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实现共同提高的效果3。基于此,构建学习共同体,能够改变教师单边教学、

6、学生单边学习的状态,促使班级内的所有成员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以写作后的点评学案为例,内容包括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寄语、写作感悟、片段复写等形式。此时教师的角色从权威转变为教练,能够和学生处于相同的地位,通过和学生对话,为学生带来反思。在学?共同体下,学生的权力明显增大,可以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也可以点评其他学生的文章;针对他人或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主动接受,也可以提出异议。可见,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关注生态教学的复杂性,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变得灵活,有利于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实现写作内容的真情实感。 3.营造师生对话空间 在作文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为教学活动创设了开放的环境,拓展了

7、写作空间,而且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通畅,由线性传播转变为网络传播4。因此,营造师生对话空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打开写作思路,开阔作文视野。学案导学不仅关注课堂学习,同时也对课前、课后提出要求,在预习写作评价反思的流程中,有利于写作指导和作文讲评之间的有机衔接,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采用多元化的信息交流形式。生态作文教学活动,要求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材和生活之间的对话,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站在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和教材之间的对话增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和教师、和教材之间的对话增多,最终回归到生活本质,从而对应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句话,作文

8、教学也是如此5。 三、结语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综上所述,作文学案导学的特殊性,在于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以作文指导为主,而且具有系统性的特征。通过分析可知,学案导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应该突出作文写作指导,构建作文学习共同体,营造师生对话空间,以此推动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

9、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熊放放.论写作前指导学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2)36-37 2屈莹.作文教学中导学案的打造J.文学教育(下),2018,(01)106 3张

10、向娟.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几点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8,(07)26 4郑丽萍.作文教学案例-如何让语言生动起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8,(26)31-31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5刘正生.新思维快乐作文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8,(05)37-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