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实践与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0644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谈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实践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例谈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实践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例谈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实践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例谈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实践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例谈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实践与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例谈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实践与思考 文章围绕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展开论述,并结合具体的课例阐述各项原则的实施办法,以期为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提供借鉴。 微课;高中信息技术;优势;现状分析;实施原则 G633.67 A 1671-0568(2018)21-0103-02 一、研究背景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促进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

2、学,从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入手,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运用微课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鲜活”起来呢?这是困扰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详细论述开展微课教学的策略。 二、微课概念、特点、优势的分析 1. 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教学资源一般是指依据教学规律,将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小的知识单元或知识点,录制时长为510分钟的视频片段。它具有短、小、精的特点,学生能随时随地地观看微课,通过微课有效地预习,重现课堂,在课后及时进行复习。 2. 微课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有效激

3、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由教师直接布置任务,学生课下预习,教师无法得知学生的真实预习效果。这种预习缺乏针对性,学生即使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疑问,也无法向教师反馈。而微课的出现扭转了这种局面,教师在课前根据新课内容制作微课,在微课中针对知识点设计相应的作业,并将其上传到学校的智学网平台。学生可以在课间或家里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能将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在平台上向教师反馈,教师对平台上的反馈进行梳理,针对学生的疑问设计教学。 (3)实现了分层教学。由于学段不同,导致学生在信息方面的知识结构、技术操作水平等存在着很大的差

4、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把学生分成高、中、低3个层次,相应地把教学目标分成难、中、易3个层次,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微课。对于高层学生,注重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对于中层学生,要注重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对于低层学生,要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引导,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利用微课细化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观看学习视频从而掌握知识点,有利于教师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会考压力。教师一直沿用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

5、式,即教师把会考的内容演示给学生,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实践操作,这样虽然学生可以达到考试要求,但是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不高,信息素养也得不到相应的提高,课堂教学模式机械,课堂气氛不活跃。 此外,高中信息技术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对应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过关性的考试,学校和社会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学校安排的课时少,一般一周一节。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留下时间让学生完成上机操作的任务,学生的实际上机练习时间很不充分,等到下一节课,学生将学习过的理论已经遗忘得差不多,教师又要花费时间复习已学的内容,导致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

6、效率低下。 四、高中信息技术课实施微课教学的原则 1. 兴趣引领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微课制作必须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有效学习提供保证。 2. 学生自主学习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制作的微课必须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制作必须充分贯彻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3. 分层教学原则 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研究学习内容,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是有效教学的充分保证。所以,微课制作必须要实施分层教学原则,充分注重学生的差异,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

7、习的需求。 五、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例应用 【案例1】以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的第三章第三节“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教学为例,如果按照平时的教学就是先介绍人工智能的概念,然后阐述人工智能应用的几种技术,接着让学生记住常考内容,这完全就是一节理论课。学生虽然记住了考试内容,但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和认识人工智能。为了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这节课的内容,笔者在授课伊始播放了2个微课短片,一个是小明和计算机下棋的视频,另一个是比尔?盖茨的智能化生活短片,反映比尔?盖茨智能化的生活。这两个视频播出之后,学生很兴奋,很想探究人工智能的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播放完视频之后,教师利用学生比较高的兴致,

8、顺水推舟,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人工智能技术,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加以补充,在这节课中学生能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并理解新授知识,通过练习掌握相关的技能。 【设计意图】笔者利用生活中接触的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习并理解人工智能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师生共赢。 【案例2】以“Access数据库初识”教学为例,关于表的概念、字段和记录的概念属性,记录的添加与删除等基本知识点的讲解,如果只是机械地讲解理论知识,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如果把这些知识点录成一个个微课视频,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动手自己实践,及时把自己出现的问题利用平台反馈给教师。教

9、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教师也会在课堂中得心应手,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设计意图】摒弃了机械的理论知识讲解,利用学生喜欢自己动手的特点,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动手实践,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平?_反馈给教师,这样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案例3】以“Word2000基本操作”教学为例,把微课做成3种类型,“易”微课针对没有基础的学生制作,如字体、字号、字型和段落设置等基本操作,让学生自己观看视频并进行操作,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中”微课针对能基本掌握课本上的知识,需进一步加强训练的学生。“难”微课综合高层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10、以微课的形式把制作小报的大体框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构思、自主创新制作,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设计意图】教学设计针对学生学情的差异进行由浅入深的设置,有针对性地教学,有效地实现了分层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充分运用微课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教学方面来讲,运用微课实现了分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从而可以利用更多时间去关注学生的学习,也有时间进行个性化辅导。因此,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且让本来枯燥无趣的课堂更加“鲜活”起来。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

11、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 樊利娟.信息技术课上如何用好微课J.学科攻略,2018,(6).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12、。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

13、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2 郁选民.浅谈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运用以教科版选修教材“IP地址及管理”教学为例J.创新探索,2018,(11). (

14、编辑易继斌)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