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高校辅导员价值观教育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1099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0后”高校辅导员价值观教育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80后”高校辅导员价值观教育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80后”高校辅导员价值观教育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0后”高校辅导员价值观教育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后”高校辅导员价值观教育研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80后”高校辅导员价值观教育研究 近年来,“80后”辅导员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的主体。在此从分析“80后”辅导员价值观基本特征与影响因素入手,分析高校“80后”辅导员的价值观教育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有效的教育引导途径。 The 80s Generation College Counselors Values Education ResearchFAN Lu-lu1 XING Yao2(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Henan?Zhengzhou 450000;2The Second Affiliated Ho

2、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Henan?Zhengzhou 450000)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80s generation counselors has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the College Counselors. This article from the 80s generation counselor values starts with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zes the value

3、s education situation of the 80s generation College Counselors, and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pose effective education way.Key words The 80s generation ; College counselor; Values当前,“80后”高校辅导员随着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主力军。由于辅导员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职责,他们的价值取向不仅直接影响自身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而且对大学生的成才成长也起到潜移

4、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因此有必要从深层次上探讨辅导员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价值观现状进行调查,对辅导员价值观教育进行研究,以期为高校督导员队伍 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一、“80后”高校辅导员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一)价值取向多元化,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近年来,高校辅导员的准入门槛提高,“80后”辅导员多为硕士研究生,他们思想敏锐,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而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高校首当其冲处在思想文化碰撞的最前沿,所受到的影响最为深刻,在多种思想文化的冲击下,“80后”辅导员的价值取向也趋向多元化。其价值观主流呈现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但少数辅导员在受到市场

5、经济体制对个人思潮的影响和冲击时,容易滋生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倾向,过多的考虑自身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二)思维趋于自我化,主体意识不强“80后”辅导员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出生,他们勇于表现自我,个性独立,强调自己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崇尚独立思考与理性分析。他们渴望在各项工作中塑造自我,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但是由于过分强调自我,少数辅导员只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价值取向上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集体主义和服务奉献意识不强,并且不易听取他人的意见和批评,较难拥有老一辈辅导员无私奉献和任劳任怨的精神,还没有树立

6、好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的价值取向。(三)价值目标短期化与理想化并存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的增加,在引进、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技术文化和管理经验的同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念与思潮也随之渗透,倾入高等学府,对高校辅导员的价值观造成很大冲击。作为“80后”辅导员,他们的人生理想凸现了两个明显的层次一是重功利和实惠,二是重成就和自我实现。少数辅导员过分追求物质利益,淡化了精神方面尤其是政治上的追求,注重强调个人奋斗和实现自我目标,缺乏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价值目标短期化、理想化。(四)价值评价趋于理性务实,崇尚“合理的利己主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在坚持集体主

7、义主导价值取向的同时,偏重从自身需要和利益出发去选择一定的价值取向。作为“80后”辅导员,也不再把个人理想信念孤立抽象地建立在“形而上学”的哲学基础上,价值评价趋于理性务实,开始重视个人利益的实现,崇尚“合理的利己主义”。虽然“80后”辅导员价值取向的功利性渐浓,却并没有绝对否定传统的集体主义的主导价值取向,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融合的倾向。他们在个人与集体,义务与利益,奉献和索取等关系的处理中努力寻求结合点,使两者兼得,两者统一。二、“80后”高校辅导员价值观影响因素分析(一)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功利化对高校辅导员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分配制度的改革,

8、不同行业和职业之间的差距逐步扩大,人们的价值观评价标准也由社会声望向社会声望与经济利益并行转变,人生价值追求也更倾向于“利”的满足。高校辅导员的价值观评价标准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表现出功利化倾向。此外,市场经济价值观表现出来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的负面影响,又致使有的辅导员价值目标表现出功利化,价值取向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精神,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步入利己主义的价值误区。 (二)专业化程度及社会认同度低导致“80后”辅导员价值取向异化作为“80后”辅导员群体,他们年龄普遍较轻、工作经验不足,科研能力较弱、专业化程度不高,加之高校的管理体制、晋升机制和发展机制对辅导员的边缘化,使

9、他们的角色定位模糊,成为“什么事情都要干,什么人都可以干”的“万金油”。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提供较多选择路径,但仍有相当部分高校缺乏对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和连续的管理,使辅导员难以得到进一步发展。种种原因影响了辅导员自身价值的实现,使他们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导致辅导员的角色自我和个性自我发生分离,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异化。(三)“80后”高校辅导员价值观教育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高校辅导员价值观教育的保障机制即是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程度。目前许多高校存在对“80后”辅导员队伍的培养机制、管理机制和发展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如缺乏合理的辅导员学科结构使得多数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不

10、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从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等相关工作的业务知识;缺乏合理的工作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忽视了辅导员职业发展不同阶段不同需要的特点,缺乏针对不同需要特点而进行的系统和连续的职业发展规划,使不少辅导员对未来自身发展困惑迷茫,从而把价值目标多定位于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导致价值目标的短期化和功利化。(四)高校对“80后”辅导员价值观教育引导相对滞后“80后”辅导员队伍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群体,他们的思想觉悟、认知能力、知识结构等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不断变化,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80后”辅导员群体,观察其价值取向的变化。与此相应的高校对“80后”辅导员价值观

11、的教育和引导也应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但目前部分高校对“80后”辅导员价值观的教育工作相对滞后,加之少数“80后”辅导员自身信念不坚定,职业精神淡漠,易受多元价值文化的影响造成价值观失衡,导致部分“80后”辅导员事业心、责任心下降,缺乏敬岗爱业精神,从而阻碍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三、加强对“80后”高校辅导员价值观教育引导的主要途径(一)合理定位“80后”辅导员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其对其职业的认同度和内化水平高校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这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高

12、校辅导员工作的新要求、新定位。从高校角度来看,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弘扬、倡导辅导员职业外在的社会价值的同时,对辅导员内在的自身价值的实现给予足够重视,充分考虑辅导员内在自我价值需要。要教育引导“80后”辅导员坚持奉献与索取平衡的价值取向,把集体主义价值观作为辅导员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明确辅导员职业定位、岗位职责以及行为规范准则,形成与辅导员职业相对应的、统一的、明晰的管理规范体系,不断提高辅导员对其职业的认同度和内化水平,促使其形成合理的价值取向。(二)加强主流价值取向对“80后”辅导员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加强对辅导员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就是要求教育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辅导员价值观教育,要将辅导

13、员价值观教育工作纳入到日常教育工作中,明确教育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对辅导员不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科学引导,在不排斥“80后”辅导员个体的合法利益的前提下,通过主流价值取向的导向作用,使他们能够认清整个社会到底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抑制错误价值取向的滋生、萌芽和发展,以帮助和引导他们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促进他们对自身职业的理性认识。(三)营造有助于“80后”高校辅导员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高校“软环境”作为辅导员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高校“软环境”的好坏很大程度影响着辅导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健康积极的校园环境、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辅导员在思想、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潜

14、移默化的熏陶和陶冶。因此,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对辅导员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高校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辅导员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体性,让每一个辅导员都有强烈渴望发展的动机和具体明确的发展目标,营造辅导员追求发展的浓烈氛围,从而形成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并且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形成主流文化形式来影响教育每个“80后”高校辅导员,使其树立崇高合理的价值取向。(四)完善“80后”高校辅导员价值观教育的保障机制高校要完善对“80后”辅导员的培养机制、优化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促进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建设,从而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要搭建管理平台,让辅导员有机会对学校的管理建言建策,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要搭建学科平台,使其从事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学科依托,为其自身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专业支撑;要搭建教学科研平台,鼓励辅导员结合自身工作开展教学研究,提高其教育科研能力与水平。此外,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健全体制,完善辅导员选拔、培养、任用和晋职机制,满足辅导员正当的物质需要,为辅导员理性价值取向的确立奠定基础。从而促使辅导员把自己的智慧、能力和需求与职业要求结合起来,创新性地开展工作。特约编辑徐元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