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社会下中学语文教师应有的素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1105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社会下中学语文教师应有的素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化社会下中学语文教师应有的素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息化社会下中学语文教师应有的素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化社会下中学语文教师应有的素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社会下中学语文教师应有的素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化社会下中学语文教师应有的素质 我们处在知识与经济、国际化与信息化并存的21世纪,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竞争与发展。面对新的时代特征、新的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与教学改革,教育作为国家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点,应发挥其关键作用。本论文我以中学语文教师为例,浅谈教师应具有的素质及如何培养教师的这些素质的理解。 信息化;中学语文教师;素质 一、信息化社会下中学语文教师应有的素质及分析 (一)人文素质 1.广博的文化知识。首先,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知识性强它本身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人文学科;再者,语文学科还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古今中外、源远流长的各方面信息的知识,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都能遇到;还有,

2、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学好语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把历史、地理、哲学、社会及计算机等学科都列入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做一名全能型教师很有必要。 2.高尚的人格魅力。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即是说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其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语文教师应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的榜样要热爱学生,与学生友好相处,与学生做朋友;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偏爱,做到因材施教。 (二)处理教材与设计教学的素质 1.深度挖掘教材的能力。语文教材,绝不是语言文字的简单罗列,它是以知识为依托,实施人文熏陶的工具。

3、中学语文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积极发挥其人文教育作用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人文内涵;按单元进行专题阅读;扩展课文内容,通过实践体验等。 2.设计教学的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对学生的主动灌输,学生的被动接受,课堂死气沉沉。信息化社会下,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成为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所以,新时代下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情景教学,师生互动,转变课堂死气沉沉的情况;探究学习,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3.重视课程开发。传统的教师把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

4、工具,不懂得课程的开发。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形形色色的信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不能只是拘泥于课本和几本课外读物,应该将目光投向更关阔的校外世界不仅要研究教材,要关注研究生活中的其他素材如影视、歌曲等,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使语文课更加真实有趣。 (三)科研素质 1.探究的意识。提到探究,大家都会想到自然科学学科。但是,语文教师更需要探究意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要带着问题去探究学习,“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也有利于自己进行科学研究 2.科研能力。传统的思维都觉得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搞科研就是大学教授的事。其实不然,教学与科研密切相连,科研

5、是教学的基础,如果没有科研的结果做支撑,教学的效果是无法保证的,教学就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中学语文教师也要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选择课题,开展研究,为教学做保证。 (四)信息素质 1.信息意识。信息化社会的表现一方面就是信息量大,另一方面就是传播速度快。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语文教师就必须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掌握获取信息的多种途径,认识到信息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2.对信息采集、筛选和重组的能力。语文教师要能在短的时间内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筛选,筛选出对语文教学有用的信息,抵制不良的信息对学生的侵蚀很重要。还要学会对自己筛选的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这组合,形成自己的信息源

6、,教授给学生。 3.计算机的操作能力。首先,语文教师要学会一些利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软件的使用,如word,ppt等,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使课堂更生动。另外,要学会对这些软件的操作技巧和下载方法。做一名真正符合信息化的中学语文教师。 (五)心理素质 1.丰富的情感。中学的语文教材蕴含这各种各样的情感,如亲情、爱情、友情、民族情感等,教师需要拥有丰富而美好的情感才能去体会书本中的情感,才能感染自己,感染学生。 2.顽强的意志。语文教师是一个工作比较繁重的职业,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还要处理与学生、与校领导的关系。要想搞好这繁琐的语文教师工作,要有顽强的意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7、二、怎样培养教师的这些素质 (一)中学语文教师本身 1.思想上树立以人为本思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出发点都是以人为本。语文教师应走进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往;转变自己的角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自己为中心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有全面发展的意识,信息化时代对教师要求全能型,更好的适应语文课堂。 2.终身学习中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不会因为时代的进步而遭到淘汰。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因此语文教师要多读书,多掌握信息,了解学术动态,更好的教书。 3.投身社会实践教学实践活动将实践与书本知识结合,语文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同学生一起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这个

8、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己的创造力,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高了。 (二)教育部门 1.完善教师教育提高中学语文教师学历水平,如文学硕士,提高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加强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如短期培训,在职培训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9、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2.改进教师评估制度是对教师的工作的一种判断,一种督促,从而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但是,对语文教师的评估不用局限于于语文试卷的成绩,可以通过其他措施来考核,如作文,阅读等,或者由学生为老师打分、教师互评,校长评价等。 1王迎春,J,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师素养论,扬州大学,2018年。钟启泉、崔云郭、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版.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

10、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2钟启泉、崔云郭、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版. 3郑杰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