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1158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现在,整个教育界都在提倡“创新教育、自主学习”的理念。因此,采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这也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倍感压力。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把大量的知识以填鸭式的方式教给学生。因此,学生逐渐养成了“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的心理。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不仅没有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反而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更新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信息技术;化学课堂教学;融合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

2、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适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基础,在教学中引入合适的情境,能发挥举一反三的作用。在学习常见的酸时,我播放了一段从网上下载的视频一个八岁的小男孩和几个小伙伴在一个废弃大楼的楼道里发现了装有浓硫酸的玻璃瓶后打开了瓶子,并用流出的液体洗手,进而造成严重的皮肤烧伤事故。通过引入的视频短片,同学们对视频中的小主人惋惜的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浓硫酸的腐蚀性,在随后自己动手实验时会加倍注意安全。 2、微观模拟,感受微粒。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8年版)中,有一

3、个主题是“微粒构成物质”,其中涉及到了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概念,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学生缺少感性认识,想象力又受年龄和知识结构水平限制,对此难于理解。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模拟化学反应历程,使学生看到分子的拆分及重新组合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3、组装仪器,快速高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经常用到各种仪器、装置。运用多媒体教学投影展示不同实验仪器,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不同实验装置的优缺点,并可以在给定的条件下选择实验仪器,进行组装,完成实验。多媒体教学投影,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演示实验,保障安全。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

4、组成部分,但初中化学中有些实验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有的实验还无法实际操作。运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5、学习总结,课堂反馈。在初中化学复习时,利用多媒体将不同时期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可以优化课堂容量,避免因板书造成时间浪费,影响课堂效率。既节省时间,又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反思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让原本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多姿多彩,也使得40分钟的课堂时间变得快速高效、生动有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件就成了辅助教与学的一种工具,利用计算机速度快、储量大、精度高、可操作等特点,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帮助教师的教

5、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行高效率的训练。若教师一味的运用课件,忽略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会对教学产生不利的后果。笔者认为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1、投影不能取代板书。在教学中,板书是学生学习和复习的关键,也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重要形式。教师不能过于夸大多媒体的优越性,忽略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模式。一堂课

6、下来,黑板上“干干净净”,40分钟的时间,学生不知道这一节学到了哪些内容,不清楚该记住什么。究其原因,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扩大教学容量,把原本准备板书的内容,如化学方程式、化合反应等一些基础内容预先输入到了课件里,上课时直接投影显示,看似节省了时间,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记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和粉笔,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 2、课件内容不能华而不实。有些教师非常钟爱现代教学手段,经常在课件中穿插动画、声音和特效,殊不知由于界面色彩过于艳丽,学生过度关注课件的多样化形式而忽略了学习内容。所以,现代教学媒体效果用得不当或过度,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

7、此,教师应以实际为准绳,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在追求完美的外在形式的同时,注重与实用的内容有机结合,真正优化教学。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8、!”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3、视频不能代替化学实验。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不

9、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化学理论、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的方法;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基础;也是化学理论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在教学中如果利用课件代替真实实验,无论课件做得如何逼真,在学生心目中,都会产生“做出来”的感觉,不真实。所以说化学实验是不可缺少的。当然,对于有危险性的实验,利用多媒体也是可取的。 三、后记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10、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总之,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是多样化的,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运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其重要性在于为我们的课堂增添了许多色彩和活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但是信息技术使用不当,也会对我们的教学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准确定位,着力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如何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才能真正体现其辅助教学的优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