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1324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研究 【摘 要】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探索出适应中职信息技术环境下电工电子专业课的新型教学模式,解决了教学课程枯燥,学生兴趣不高的问题,应该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推广。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并探讨了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中职教育中,电子电工专业是培养电子产品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维修等行业人才的课程。它的课程设置主要有机械制图、电子基础、电子技术、电工识图等,这些课程具有理论复杂性、抽象性、实践性等特点,学生学习这些课程

2、一般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浓厚。因此,对于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应采取一些手段令课程更加活泼生动,信息技术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同时,主要还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有助于解决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用传统方法教学,因经常要在黑板上作图、推导公式,费时较多,普遍反映该门课程课时紧张,为赶课时,不得不简化或放弃许多对教学有益的作图。采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可省去教师大量板书的时间,增加教学信息量,有助于解决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例如对于电工电子实验课,常常需要处理一些突发的实际问题,这需要到实验桌上去调试动手解决,有时还要通过老师和学生的讨

3、论才能解决。但是有些问题是比较普遍的、常见的,这些内容可以做成课件,比如: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一些典型的实验电路,焊接、搭接和调试电路的一般流程,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等。需要了解的时候,学生直接看一下课件里的内容就可以了,而不需要老师一个一个的讲解或者是演示,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2、有助于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往往只能在理论上进行论述、推导、验证和说明,并借助一些公式来阐明问题,很难给学生较直观的印象。而多媒体课件中可插入视频、动画,将电路的实际工作情况展现给学生,融视听技术于一体,把抽象的问题变得更为直观、更易理解和掌握。 3、有助于解释

4、微观物理现象。一些微观物理现象,因为无法与现实生活中的宏观物体运动联系起来,所以对这部分内容,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都很困难。例如:在讲授半导体基本知识多以PN结导电机理为基础,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时使用了大量的图幅及文字说明,但学生学习时依然感到困难较大,甚至失去了学好电子技术课程的信心。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微观现象有形化、动态化,其教学效果大不一样。 二、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建立电工电子教学资源库,在教学中通过实物投影进行实物演示,通过用摄像机或数码相机拍摄教师或学生的操作视频录像进行RealPlayer或暴风影音播放,通

5、过用手机或数码相机拍摄的教学图片进行图片查看,通过FLASH软件制作相关动画来微观模拟一些电机控制的工作原理等,这些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效果,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此外还要注意到多媒体教学具有投影方便,转换迅速的特点,易导致学生无暇思考,造成学生对所讲内容一知半解;多媒体教学信息量过大,造成学生目不暇接,没有时间消化、分析、理解与整合理论与工程知识,难以把握知识体系结构和课程的重点、难点,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在授课前要熟悉教材内容,掌握学生心理,在重点、难点处详细讲解,多举实例,让学生易于掌握和吸收课堂知识内容。同时,在制作课件时,还要考虑方便学生作笔记,讲课时

6、也要按内容分轻重缓急,留出记录重点知识的时间。防止信息超量,抑制学生思维。 (二)仿真软件的应用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电路功能进行仿真,分析比较电路性能的好坏,可以帮助我们在较少的时间内判断出电路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果每个电路都通过硬件搭出来,再进行调试就会浪费很多时间。举个例子,修改一个参数,通过Multisim看仿真结果只需要30秒,而在硬件电路中,更换一个元件就需要大约1分钟时间,再调试看输出结果,至少需要5分钟,而这些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只要几分之一的时间,可见,合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又如在“基本放大电路”的“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波形的影响”实验课上,教师先做Mult

7、iSim虚拟仿真实验,按照课本提供器材和电路图,搭建出“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教师提示学生观察,在教师调节R4的过程中,示波器输出波形会出现“波形不失真”“截止失真”“饱和失真”三种情况。然后教师要求每组学生在自己的实验台上用已经提供的真实器材,按照教师运用MultiSim仿真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方法进行实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填写本节课的实验报告表格,引导学生梳理静态工作点和输出失真之间的关系。教师运用MultiSim仿真实验做示范,使学生轻松完成真实器材的实验难关,消除了学生对实验课的畏惧心理,让“静态工作点”这一重点概念在演示和实验中巩固;让“如何消除放大器输出失真”这一教学难点内容

8、轻松被学生突破。教学实践发现,与不使用MultiSim仿真教学的课堂效果对比,此次学生的操作水准和实验进程都提高很多,实验结果也相对完美。 (三)利用网络技术构建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增强学习氛围 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构建一个公共学习平台成为可能。在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一些精品课程相继建立了相应的网站。针对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专业广,学生人数多(每年全校有十几个专业,1200多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而课堂授课学时相对较少(根据专业不同,授课学时不同,从36学时到120学时不等),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机会少等情况,我认为利用网络技术构建一个公共学习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9、设计课程介绍区、学习功能区、交 流功能区、创新功能区等,每个栏目各司其职,不但方便了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师生间无障碍地交流。在课程介绍中,介绍了本课程的特点、内容体系结构、教学目的要求及参考教材,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学习功能区,学生可以在线利用电子教案进行学习,也可以在线做一些题目的练习或者是自测来检查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在交流功能区,学生可以利用论坛交流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是学习心得,学习课堂宽广,学习心情放松,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教学相长;在创新功能区,公布学生的创新项目的成果及设计思路过程,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的继续创新做出案例,创新题目可以咨询老师或者自拟,通过这样训练,可以使学生视野开阔、能力增强。 综上所述,网络课堂扩大了课程的受益面,与课堂教学互补,实现了因材施教,创造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的环境;因而活跃了教学和学术气氛,使学生得到熏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