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中的应用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1379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中的应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中的应用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中的应用,不单纯只是工具层面的辅助作用,更重要的是两者有机融合基础上的内涵建设。本研究在客观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要素展开,阐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具体路径。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信息技术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体上而言,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相对简单,但由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特殊性,小学数学教学仍旧面临着诸多挑战。 目

2、前,信息技术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支持和可能性。互联网+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通过创设可视化、具象化、生活化的学习情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用数学思维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1因此,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为小学数学教学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只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辅助工具,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的功能,只有实现两者的深度契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才将会实现。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剖析 (一)小学数学教

3、学理念滞后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同样需要创新的教学理念作为支撑。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单一主体,忽视学生主体功能和地位的现象;同时,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尚且存在着教师单纯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忽视培养小学生用数学思维分析解决现实应用问题能力的现象;除此之外,多媒体化教学手段与生活化教学、情景化教学和发展式教学等新的教学理念在内涵建设上融合度不高,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的偏颇现象。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存在着单一化、刻版化、低效化问题。展开来说,体现为教师的教、学生学的方式陈旧,以一对多的教

4、学方式为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学习等方式得不到重视和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教师运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因材施教理念得不到有效贯彻;教学和生活实践相脱节,学生解决应用问题能力较差。总之,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容易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能力将受到制约。 (三)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式不完善 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效果起着监管和督促作用。小学数学的教学创新不只是教学形式上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上的内涵建设。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分数的高低不可避免成为评判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往的教学评价机制已不适

5、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及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培养的需求。 (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亟待提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其在丰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础上,也给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不同程度上带来冲击,因此教师应适时、适宜转变自身角色,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进而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服务学生发展。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中,多媒体教学应用效果普遍不佳,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制约,尚未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引起重视;二是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大于内容,没有充分发挥好其教学辅助工作的作用;2三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的度把握不好,并不是所有教学

6、内容都适合运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教师对知识点的选择、解读能力及教学方式的恰当运用将直接关乎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三、信息技术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现实路径 (一)创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发展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既为教学过程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也丰富了教学形式和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契机,不断创设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及注意力;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此外,通过网上举办多样化的数学竞赛活动,优化学生的体验过程,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进而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

7、教学中的应用,更多的体现在内涵建设上,集中表现为一是推动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的融合,有机,使学生在生活中、游戏中学习;二是通过信息技术在探究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交互式教学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提高小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及自主学习等的能力;三是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课堂的翻转,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教学评价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

8、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一套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离不开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及社会评价等多元评价主体和手段,多元化、开放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具有必要性和现实

9、性。3信息技术为家校协同教育搭建起一个基本的互动平台,通过该平台家长和学校、教师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更加方便、快捷,其不仅有助于家长、学校和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和发展情况,也有助于多主体、多渠道参与对教学效果的把控,从而达成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的目标。 (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保障教学效果 信息化大背景下,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能力的提升是保障教学效果的持久动力和实现教学创新的源泉。一方面,学校层面应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提升,通过不断举办各种说课比赛、专题讲座、系列培训活动等,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利用现代化信息平台,努力汲取各种新知识,不断

10、提升教学技能,完善自身发展。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1张小敏.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8)115-118. 2熊觅.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3郑艳艳.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学术论坛,2009(32)232-234.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